習拜會|場邊峰會為何考起後勤?桌椅水杯擺放大有學問|外交101

撰文:房伊媚
出版:更新: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11月15日將與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會面。美媒12日稱,會面安排鉅細無遺,從座位安排、打招呼方式,到放水杯或樽裝水、擺放鮮花,都有學問。

美國智庫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CSIS)亞洲安全高級研究員和中國力量項目主任林洋(Bonny Lin)表示,習拜會可能對於包括誰先進入會議室,是否拍照在內的具體程序,都有非常詳細的規劃。

雙方須根據外交禮儀,就包括會議時間長短、誰先進入會議室、使用的桌椅、安全人員、傳譯員進場在內的細節進行協商,更重要的是討論習拜會結束後,是否會發表聯合聲明或是否公開會議內容。

美國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前亞洲事務主任車維德(Victor Cha)指,在APEC峰會期間確定場邊會談的安排,是「後勤噩夢」。他說一般情況下,中國代表到美國訪問,會希望獲最高規格接待,但這在政治上是不可能,而在三藩市舉辦APEC峰會能解決這難題,因為主辦方並非白宮。

中美關係:圖為2022年11月14日,美國總統拜登(右)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左)出席G20(二十國集團)峇里峰會時進行場邊會晤。(Reuters)

現場擺放的鮮花也重要,在中國文化中,有些鮮花選擇可象徵兩國和諧。梅花在中國是一種深受人們喜愛的花,以在嚴寒中堅忍不拔而聞名,而蓮花在中文中則有和平的含義。

報道指,習近平可能希望拜登在他抵達時親自迎接,中方或希望兩國領導人在沒工作人員陪同下合照,以突顯兩人「私人關係」。

美國智庫布魯金斯學會(Brookings Institute,暫譯)約翰・桑頓中國中心( John L. Thornton China Center)主任何瑞恩(Ryan Hass)稱,中方希望向國內民眾顯示,習近平獲拜登尊貴和尊重的接待,兩名領導人基於個人關係的互動,遠超過在會議室一排旗幟前的循例握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