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經貿發展 增強外交影響力 外媒怎麼看普京訪問中東

撰文:房伊媚 歐敬洛
出版:更新:

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12月6日訪問沙特阿拉伯和阿聯酋,這是他自俄烏戰爭爆發以來,罕有的遠行訪問。多國媒體關注普京行程,及其在中東地區將來什麼影響力。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與海灣國家發展合作

俄衛網12月6日稱,普京訪問沙特和阿聯酋,反映俄方在中東地位增強。分析稱近年俄羅斯加強在中東的影響力,與90年代比是天壤之別,此訪顯示俄羅斯在與海灣國家發展合作。

過去世界石油價格大多取決於這些國家,但這些並非唯一主要的事,因為經貿合作的多樣性正向高科技領域轉變。阿聯酋成為了俄羅斯的主要晶片及半導體出口國家。

此次訪問還可能與俄羅斯自2024年起擔任金磚國家(BRICS)主席國有關,8月金磚國家宣布擴大,沙特和阿聯酋成為新成員國。

圖為12月6日,俄羅斯總統普京訪問沙特,在利雅得與沙特王儲穆罕默德會唔。(Reuters)

美國《華爾街日報》:向歐美宣示國際影響力

普京罕有地出訪,尋求更緊密的與中東關係。普京把以哈衝突歸咎是美國在中東政策上的失敗,他將在訪問沙特和阿聯酋期間強調此點,以挑釁海灣國家與美國之間的關係。

同時普京此時加強與中東關係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要,藉着與同為美國盟友的沙特及阿聯酋建立關係,可向歐美表明俄羅斯儘管受到排斥,仍能與華盛頓名義上保持一致的國家產生影響,獲得支持。從以宣示其影響力,讓俄羅斯重返國際舞台。

印度WION:拉攏中東石油國家成為盟友

俄烏戰爭爆發後,俄羅斯雖然受到歐美的制裁,但石油的輸出正抵銷着制裁的影響。憑着國內的軍事工業體系,俄羅斯成功支撐的戰時經濟,甚至提出了有史以來最大的國防預算。

普京正計劃拉攏中東的石油國成為盟友,在他訪問中,石油、貿易以及以巴衝突成為關注重點。俄羅斯將把其外交發展中心,轉移至新的地方。

加拿大CBC:普京希望成為以巴衝突的調停者

普京試圖提升俄羅斯在中東衝突中的權威地位,挑戰華盛頓,將這場戰爭描繪為美國外交的失敗。普京提出俄羅斯可以作為調停者,因俄羅斯與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保持着友好關係。

普京計劃在7日繼續進行外交活動,在克里姆林宮會晤伊朗總統萊希(Ebrahim Raisi)。

以色列和哈馬斯的戰爭仍然是中東地區的重大關切,紅海地區最近也遭到伊朗支持的胡塞組織襲擊,威脅商業航運。俄羅斯與伊朗的友好關係同樣成為了協助調停的可能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