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巴戰火陰霾未散 伯利恆聖誕氣氛「清零」

撰文:張子傑
出版:更新:

每逢聖誕佳節,位於約旦河西岸的耶穌出生地伯利恆(Bethlehem)通常都會充滿節日氣氛,但受到以巴衝突持續的影響,馬糟廣場(Manger Square)沒有傳統的聖誕燈飾和聖誕樹,當地的旅遊業及經濟收入遭受嚴重打擊。

《以色列時報》及美媒12月17日報道,以色列和哈馬斯(Hamas)的衝突已經兩個多月,伯利恆官員決定取消今年的聖誕慶祝活動,市長哈利亞(Hana Haniyeh)直言,戰火導致當地經濟陷入困境,但與其他以色列及加沙民眾面對的情況相比,這完全不是問題。

哈馬斯10月7日突襲以色列之後,以軍在連接伯利恆及其他西岸巴勒斯坦城鎮的道路設立檢查站,交通大受影響,亦導致不少當地巴人無法前往以色列工作。

伯利恆受到以巴衝突影響,旅遊業首當其衝,經濟活動接近完全停頓。圖為12月2日聖誕季節開始時,當地沒有遊人,店舖大多數都關門,民眾坐在街上打發時間。(Reuters)

旅遊是伯利恆的經濟主要支柱,佔當地年度收入達七成,其中聖誕慶祝活動更是重頭戲。惟受到戰爭影響,全球大部分主要航空公司都取消來往以色列的航班,世界各地的遊客亦因此卻步。

伯利恆「停擺」,市內超過70間酒店被迫暫停營業,料超過6000名員工失業。一眾官員固然對當地經濟的影響感到煩惱。巴勒斯坦旅遊部門估計當地面對每天損失250萬美元的困境,料直到年底的總損失金額達2億美元。

哈利亞表示,伯利恆是巴勒斯坦社區的重要一部分,因此即使取消聖誕慶祝活動,包括午夜彌撒在內的宗教儀式會照樣舉行,祈求和平。

以巴衝突:伯利恆的聖誕教堂(Church of the Nativity)的遊人絕跡,不過市長認為,該市是巴人社區的重要一部分,因此宗教儀式會繼續舉行。(Reuters)

除了伯利恆,耶路撒冷同樣面對沒有遊客的情況,當地主要教會在11月宣布取消慶祝節日計劃,與受影響人士站在同一陣線。當地舊城區的基督徒區(Christian Quarter)本來人山人海的街道變得水盡鵝飛,很多店主都感到害怕而紛紛關門大吉,即使有部分願意繼續營業,都差不多沒有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