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砒霜留給自己劇評|文字張力遠超聲畫 影視人再墮「改編」陷阱

撰文:秦志鴻
出版:更新:

2014年因為本土小說《那夜凌晨,我坐上了旺角開往大埔的紅VAN》而入戲院「𠝹櫈」。7年後,記者再次因為同一位小說作者的作品《把砒霜留給自己》(下簡稱《砒霜》)而衝去Netflix,就在首頁,輕鬆一Click欣賞,然後心情沉痛的分三日「捱完」。

記者睇完《把砒霜留給自己》的心情恰巧與「四角」的「藥到病除」。(截圖)

記得2012年,從朋友手中見到一本名為《那夜凌晨,我坐上了旺角開往大埔的紅VAN》(下簡稱《紅VAN》)的網絡小說,單憑小說名字就已覺有趣,一手搶過來,一看見書內粗口橫飛,主角阿池的內心世界沒有半分修飾地「寫」在讀者眼前,「第一身角度」的呈現方式甚為過癮,於是決定從朋友手中再搶「下集」追看,儘管去到最後,自己都無法欺騙自己,故事沒有「爛尾」,但仍忍不住還書給朋友後,再買一套來「看門口」,對於作者Mr. Pizza的廣東話式內心戲描寫甚為欣賞,那種口不對心,嘴裡說不腦海卻很誠實的思想矛盾,過癮,過癮。

(網上圖片)

一年後,即2013年,香港知名導演陳果說要開拍《紅VAN》,滿心歡喜。再一年後,2014,電影甫上映,立即衝入戲院,結果......必須佩服他能夠將《紅VAN》改編成與原著完全不一樣的味道,但依然偷偷的在戲院裏「𠝹櫈」,因為電影版將原著小說中「第一身角度」的張力大為削弱,反以幾個人物的「背景故事」取而代之,似是告訴觀眾,小巴上的乘客「每一個都有故事」,然而這種劇本處理,直接分薄主角內心世界中那份掙扎的情緒。畢竟,《紅VAN》原著中最吸引的地方,是作者的表達方式,惟變成電影後即難以實行。試想像文字故事當中,內心對白戲份佔八成,改編為電影有幾困難,因為文字是很直接的,而讀者亦可以靠想像填補字裏行間的留白。所以,陳果,我唔怪你,嬲完之後反而欣賞你嘅改編手法,唔係咁改,可以點將《紅VAN》搬上熒幕呢?

咳,咳~!7年後的《砒霜》就有答案。

蘇皓兒是《把砒霜留給自己》的主要演員之一。(截圖)

2020年,同一個文字作者的作品,交到劉翁手上,再次掐入「改編」陷阱。

《砒霜》收錄了原著散文的其中10個故事改編為10個單元的劇集,每集大約25分鐘,以「Cult片」作為賣點,2020年11月12日於hmvod上架,近日再於Netflix全套上架,及後一連多日高踞榜首,成績極佳。

但看畢之後,雖沒有《紅VAN》那種失望,但亦終於明白到文字的張力近乎照辦煮碗放到影視作品,往往得不到好下場。

周祉君在單元《睡房暗殺者》者中有一種「自瀆殺人」的能力,非常荒誕!(截圖)

劉翁今次以最低的成本、選用相對不叫座的演員陣容去完成散文改編而成的《砒霜》,加上非常尊重原著,盡量將作者最拿手的「第一身角度」搬至熒光幕,本來勇氣可嘉,然而略嫌有點本末倒置。在《砒霜》10集中,幾乎全部都以單元主角的內心讀白作為收尾,大約二至四分鐘,同樣亦是主角的內心讀白去重溫之前20分鐘的每個迷思,靠內心讀白講出種種「人生哲理」。但最尷尬的是,內心讀白在文字中威力無窮,但改以聲畫傳達,就過份「畫公仔畫出腸」,略嫌老土。

另一方面,每集幾乎20分鐘均以懸疑、荒誕的節奏,有時加愛情作為包裝,到最後突然變成以主角的視角去「引導」觀眾進入內心世界,這樣的呈現方式更令「讀白」感覺突兀,加上每集只有25分鐘,內容未複雜到要去3至4分鐘去為觀眾拆解,作為「觀眾」,真係寧願你乜讀白都唔加,唔好跟足原著的「第一身角度」,總好過將觀眾當作小學生那樣,在片尾做「閱讀理解」。「Cult片」,麻煩Cult到盡,Thx。

老實講,陳漢娜的表現有驚喜,在前輩劉浩龍面前亦絕不會比下去,非常搶鏡。(截圖)

係,我承認係有啲嬲嘅,只係覺得同「文字版本」有太大落差啫......咁,《砒霜》又未至於真係咁差。

由於《砒霜》的內容踩界又貼地,例如單元《交易》中有賣水貨奶粉、網絡騙案、入讀名校靠關係等;《水底三十尺》又提到倫敦金騙案,風水命理;《星期日早上》又以𡃁模、變態龍友等多個香港貼地的題材做元素,是香港劇集較少能夠觸及到的範疇,對白既抵死又夠日常,香港觀眾必定看得親切,非香港人又能夠透過《砒霜》更加了解到香港文化,加上每集只有約25分鐘,時間上進可攻,退可守。正如劇名一樣《把砒霜留給自己》,究竟你在乎毒發身亡的傷苦,定還是享受痛苦過後解脫的暢快?自負盈虧啦。

同場加映:蘇皓兒金髮造型迎接夏天 曬出無暇蜜糖肌盡展活力健康美

+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