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美豬能否換台美FTA 台學者:未來美國要求還有很多

撰文:楊家鑫
出版:更新:

蔡英文此前放棄與在野黨、社會各界取得共識,獨斷宣布開放美國含萊克多巴胺(瘦肉精)的美豬進口,引發台灣各界反彈。對此,曾任國發會主委的政大經濟系教授林祖嘉指出,若未來美豬在台銷量突破20%至30%,台灣豬農每年農損將達150億台幣以上;同時,開放美豬只是第一步,未來美國對台灣的要求還會有很多,台美FTA能否簽署還是一個大問號。

國民黨智庫「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舉辦「開放美豬能換得台美FTA嗎?」座談,林祖嘉(中)認為,開放美豬衝擊台灣產業,台政府應在事前充分與人民溝通,而不是黑箱作業。(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供圖)

9月14日,國民黨智庫「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舉辦「開放美豬能換得台美FTA嗎?」座談,由智庫經濟財政組召集人、政大經濟系教授林祖嘉主持,邀請原農委會主委陳保基、台大國企系副教授盧信昌、現代財經基金會顧問戴肇洋等人分析開放美豬。

針對蔡英文突然宣布開放瘦肉精美豬,林祖嘉首先質疑其缺乏充分的「科學證據」,國外對瘦肉精使用量,牛豬的標準不同,肉與內臟標準也不同,沒有人知道,產婦坐月子,吃了一個月含瘦肉精的內臟,會產生什麼影響,台政府並沒有拿出足夠科學證據說服民眾。

對於產業衝擊,他指出,根據2017年統計,台灣每人每年平均消費5.9公斤牛肉、36.5公斤豬肉,而豬肉國產比例達87.2%。豬肉每年產值超過755億新台幣,佔農業13.9%,佔畜牧業46.1%。如果美豬進口市佔率達到20%到30%,台灣豬農每年損失可能會超過150億,政府提出的100億豬肉基金根本不夠用。

林祖嘉表示,當年開放美牛,馬英九要求送入立法院審議。現在美豬對於食安和產業的衝擊,遠超過美牛的開放,台政府為什麼不願意和人民、產業、立法院溝通?民主的原則是「少數服從多數,多數尊重少數」,政府應該與少數溝通對話。

蔡英文宣布開放瘦肉精美豬,將對台灣產業有衝擊。(中央社)

至於開放美豬能否換來美台FTA或BTA,林祖嘉表示,到目前為止,美國貿易代表總署(USTR)沒有任何回應。目前聽到的是美國國務院次卿克拉奇(Keith Krach)過幾天可能訪台,推測主要目的是談台美供應鏈的問題,也就是台積電赴美投資,跟簽署FTA有很大的距離。

他說,開放美豬隻是第一步,未來美國對台灣的要求還會有很多,台美FTA能否簽署還是一個大問號。例如要求基改食物可以進校園、健保藥價、農藥殘留等問題。服務業方面,美國也可能要求開放美國律師及會計師來台執業、金融市場自由化、國營事業保護。「國內是否已準備好,拿這麼多項目開放換FTA?」。

盧信昌認為,就算為了美台關係、美台FTA讓步,也不該拿人民健康當籌碼,以日本為例,當時開放美國稻米,也是作為援外之用,完全不進國內市場。(陳舜協/多維新聞)

盧信昌則表示,假如台灣因為爭取美台關係改善、用美台FTA帶動整體產業升級的目標,而開放美豬,雖然要跟豬農說抱歉,但對整體社會是正面的,可以理解。但蔡英文當時的記者會上語焉不詳,說「沒有任何交換條件」。這兩天美國國務次卿來台也不談FTA,「既然什麼都沒有,那蔡英文記者會究竟要做什麼?什麼時候台灣的總統府成為美豬的最好銷售員?」。

他說,「就算因為美台FTA談判需要有冒險行為,但也不該把消費者與國民健康當籌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