窺看過往時光:台灣輔大老照片展發掘台北昔日風華

撰文:許陳品
出版:更新:

1月4日下午,台灣輔仁大學與台灣「國立歷史博物館」(史博館)首度館校合作策展《看覓—台北老照片展》,欲通過26件史博館典藏1960—1980年代戰後大台北地區老照片,讓輔大師生以及參觀展覽的社會大眾得以一窺大台北過往的歷史風華。

2021年1月4日,台灣輔仁大學與台灣「國立歷史博物館」首度館校合作的策展《看覓—台北老照片展》,舉行開幕茶會。左為輔大校長江漢聲,右為史博館館長廖新田。(許陳品/多維新聞)

輔大校長江漢聲致詞時表示,非常開心《看覓—台北老照片展》能作為輔大在台覆校60周年系列慶祝活動的開端,除了給師生回顧輔大60年前在台覆校的點滴,還呈現1960—1980年代台灣的生活樣貌,極具意義。另外,江漢聲指出,全台只有三所博物館學研究所,負責此次展覽的策展單位—輔大博物館學研究所,乃全台在藝術大學以外的唯一一間在普通大學的博物館學研究所,代表輔大對該領域的重視與用心,而這個展覽也成為該所研究生的實作機會。他期待,未來能吸引更多的人投入其中,讓更多民眾看到更好的展覽與博物館典藏,勢必能對台灣的文化傳播有所貢獻。

史博館館長廖新田認為,一個機構成立屆滿一甲子相當不容易,1955年12月4日成立的史博館,剛剛才在去(2020)年慶祝了65周年館慶,而今(2021)年對即將度過在台覆校60年的輔大也別具意義。廖新田表示,官方博物館與學校合作,其實是在創造雙贏,因為博物館本為教育機構,有說法稱「博物館是現代人的教堂」,想要獲得美感,就必須到博物館來。不過廖新田也稱,過去史博館如同蜘蛛般,只蹲守在台北市一隅,被動等待民眾上門參觀;如今的史博館積極「走出去」,像是蜜蜂般勤勞出外採蜜,並與民眾分享。今天和輔大的合作策展,也正體現史博館「從蜘蛛到蜜蜂」的實踐。

始建於清乾隆年間的新莊地藏庵(大眾廟),供奉無人祭祀的孤魂野鬼,並於每年農曆五月初一舉行遶境(新莊大拜拜)。圖為1949年台灣攝影師張才在今新北市新莊頭前里地區所攝的《大眾爺遶境行列》。(許陳品/多維新聞)

展覽新聞稿指出,「看覓」(khuànn-māi)是閩南語的「來看看」,有觀賞注視與尋找發現的意涵,策展團隊希望觀眾帶着發現的眼光,一起探索老照片,並藉由窺看過往時光影像,尋覓屬於自我的生活意義。本展覽依影像內容分四大主題單元:以建築物探討今昔變化的「遠行的姿態」、藉由視角轉變使老照片有不同詮釋的「窺視的你我」、將主角迴歸至舊時代小人物的「生活的繁花」,以及紀錄輔大在台覆校初期心路歷程的「傳承的燈火」,不僅串連出校園與土地之間的歷史人文連結,更使展覽內容更加豐富多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