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探秘】太極拳申遺成功 創始人真的是「太極張三丰」嗎?

撰文:許陳品
出版:更新:

經過六次申報、12年的努力,作為中國傳統武術著名拳種之一的太極拳,終於在2020年12月17日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無形文化遺產委員會第15屆常會評審透過,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成功「申遺」。
過去眾多武俠小說或影視作品不乏太極拳的身影,平時公園廣場亦有不少民眾勤練太極,然而考察史實,所謂的「太極張三丰」根本是子虛烏有。

太極拳不少理論都取材自中國道家哲學,雖然過去學界多認為太極拳為明末將領陳王廷所創,但依然有部分認為其出自武當道士張三丰。(武當五仙廟網站)

太極拳並非起源自張三丰?

作為老少咸宜、流傳範圍極廣,至今已衍生出眾多流派的太極拳,可說是中國最為家喻戶曉的拳種之一。從2008年起,中國大陸先後六次將太極拳放入申報名單中,但前五次均鎩羽而歸,所幸經過12年的努力,如今終於成功列入聯合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中。不過受到文學創作與影視作品影響,仍有許多民眾認為太極拳起源自武當道士張三丰(1247—?),甚至有「天下太極出武當」、 「太極張三丰」等傳聞,而後學界共產生五種不同說法:唐代許宣平、宋代張三峰、明代張三丰、明末陳王廷,以及清代王宗岳等起源。

民間一般認為太極拳出自張三丰(峰),多是源於清初大儒黃宗羲於清康熙八年(1669)所作的《王征南墓誌銘》:

少林以拳勇名天下,然主於摶人,人亦得以乘之;有所謂內家者,以靜制動,犯者應手即撲,故別少林為外家,蓋起於宋之張三丰。三丰為武當道士,徽宗召之,道梗不得進,夜夢玄帝授之拳法,厥明以單丁殺賊百餘。
黃宗羲,《王征南墓誌銘》

廣東肇慶學院體育與健康學院講師李永彬指出,據中國近代武術史家唐豪(1896—1959年)考證,張三丰為元末明初道士,曾在湖北太和山(即武當山)結廬修行。不過《明史》與歷經纂修的《太和山志》,完全沒提及張三丰會拳術;即使在清雍正元年(1723)四川圓通道人汪錫齡編的《三丰全書》稿本,以及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長乙山人李涵虛重編的《三丰全書》中,雖宣稱見過14世紀的張三丰,但也未曾說過張三丰會拳術或創造太極拳。李永彬表示,由於過去為了推廣一種學術,託名神仙或其他有威望的人物所流傳,是非常普遍的現象,所以才出現託名「張三丰創造太極拳」的說法。

河南大學教授洪浩、碩士梁宇坤的研究也指出,記載張三丰的歷史文獻主要集中在明清兩代、共有206篇,最早的是明宣德六年(1431)任自垣撰寫的《太岳太和山志》,據今最近的是在清末民初,時間跨度近500年,但這些記述內容無一與太極拳有關。加上考察張三丰一生遊歷河南周口鹿邑、湖北武當山、陝西寶雞金台觀、貴州福泉高真觀等名山大觀的紀錄,其中也並無對其創立太極拳或練拳、傳拳的行迹描述。

據考證,河南省焦作市温縣陳家溝為陳式太極拳的發源地。17世紀中葉,陳王廷與李氏兄弟在千載寺「養生無極功」等拳術的基礎上,創編出一套具有陰陽開合、剛柔相濟、內外兼修的拳術,後經世代傳承逐漸完善,形成了陳式太極拳。圖為河南陳家溝中國太極拳博物館(太極拳祖祠)。(新華社)

太極拳源自明末陳王廷與李氏兄弟

已有27年武術教學經驗、目前任教於台灣台北市中山女中國文科教師林世奇指出,太極拳創始傳說眾說紛紜,與群眾心理有關。清代武術宗派蠭起,許多拳師喜歡援引名人為祖師,為自己所習拳種增益光彩,「張三丰創造太極拳」的傳說就是其中之一。後來經過武俠小說與電影的渲染,以訛傳訛,日久愈甚。近百年來,經過武術學者唐豪、徐震、顧留馨等人多方考證,許多證據指向太極拳發源自明朝末年的河南温縣陳家溝(今河南省焦作市温縣城東的清風嶺中段,距焦作市區35公里)。

至於首創者究為何人,林世奇指出,根據民初以來的武術考據,學者原已認定為明末武將陳王廷(字奏庭,1600—1680年),但近年大陸出現了一些新的證據和說法,認為太極拳的創造與明末的李岩、千載寺有關,也值得注意。

河南省作協會員魏美智認為,陳王廷對創編太極拳有所貢獻,但非他一人之功,太極拳的雛型也非誕生自陳家溝。他指出,據《李氏家譜》(1716年)記載,明天啟年間,陳王廷曾與表兄李岩、李仲一同前往懷慶府河內縣(今河南省博愛縣城南唐村)千載寺拜師學拳,「創藝太極養生功,練傳無極功十三勢、通臂功」,而該寺自唐初弘揚「儒、釋、道三教合一」的住持李儒(字道子、號十力僧)創藝「養生無極功」以來,「十三勢」、「通臂拳」、「炮拳」等拳種傳承數百年不絕,馬雷石、丁新中、李昌推論,應是於清末明初之際,陳王廷、李仲、李岩習得這些拳法之後,才編創了具有自己風格的「太極拳」。

為何由李岩、李仲、陳王廷兄弟三人共創的「太極養生功」,如今只剩陳式太極拳廣為流傳?原來李岩、李仲參加了明末李自成的起義軍,李岩遭到冤殺、李仲逃難浙江,唐村李氏都諱言此事,名遂不顯。

唐豪於1932年赴温縣陳家溝實地探訪時,見到陳氏家譜中陳王廷名下注有「陳氏太極拳創始人」,以及《長拳譜》、《太極拳譜》等舊抄本,並發現陳家溝的太極拳動作,很大一部分取自明將戚繼光的《紀效新書.拳經》。據稱陳王廷參考該書,融合道家《黃庭經》長生之術,使養生、健身、技擊合而為一,形成了陳式太極拳的雛型。後來十四世陳長興(1771—1853年)在祖傳套路上精煉歸納,發展成今日的陳式太極拳一路、二路(炮捶),太極拳得以發揚光大,並衍生出其他諸如楊式、武式、吳式、孫式等太極拳分支。

太極拳是基於中國古典哲學(陰陽學說)發展出來的成熟拳種,擁有龐大且複雜體系,勢必不可能起自一人一時,必然有一個雛型、發展、成形的演變過程,除了家族世代相傳,還加上歷代拳家和拳術愛好者在繼承前人實踐經驗的基礎上發展與創新,最終才形成了一個較完整的太極拳運動體系。

如今太極拳終於獲得列名於世界文化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中,受到國際間的重視。相信未來太極拳也將在經驗與傳承中,隨著時代與地理氣候條件差異,逐漸出發展有別於其他拳種的特色,讓太極拳成為全世界更多族群都能學習且喜愛的武術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