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破城台人「天朝夢醒」 民調顯示:蔡英文失去這兩類人的厚愛

撰文:陳鄭為
出版:更新:

蔡英文執政時至5月20日即將屆滿6周年,國民黨搶先於5月13日公布民調,針對蔡政府施政提出檢討,結果顯示50.3%受訪民眾不滿意台灣政府的防疫作為,並以30歲至39歲年齡區間的受訪者反彈最大,不滿意比例達58.2%。

與此同時,在台灣連續兩周單日本土確診破萬、攀高,以及「快篩(港稱:快速檢測劑)之亂」造成社會民心浮動、怨聲載道夾擊下,擅長於網路宣傳行銷的蔡英文,其網路好感度也擺脱不了陡降命運,其網路負面聲量在短時間內激增了約15%。

30歲至39歲群體:從擁蔡到反蔡

國民黨智庫「國家政策基金會」5月13日上午舉行「520蔡政府施政總檢討民調發布會」,包括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國民黨秘書長黃健庭、立法院黨團總召曾銘宗、智庫副董事長張善政及執行長柯志恩等人均出席。

該份民調結果顯示,台灣民眾對政府施政最不滿意的前5名,分別為物價調控、防疫政策、能源政策、空氣品質及兩岸關係等。針對物價調控,有62.0%受訪民眾對台灣政府近兩年管制物價漲幅的表現不滿意,30.1%表示滿意;在實質所得感受方面,76.4%台灣民眾認為實質所得減少,14.5%則認為實質所得增加。其中,30歲至39歲的受訪族群中,有86.3%的人認為實質所得減少。

對於蔡英文政府2年來的防疫表現,50.3%台灣受訪民眾表示不滿意,54.4%認為是「超慢部署」。(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提供)

此外,針對台灣政府1年以來的防疫表現,民調顯示,有50.3%受訪民眾表示不滿意、43.2%表示滿意。其中,不滿意度最高為30歲至39歲族群,有58.2%不滿意政府的防疫作為。同時,有54.4%民眾認為是「超慢部署」、24.5%認為是「超前部署」,30歲至39歲族群認為台灣政府「超慢部署」的人最多,來到64.4%。

朱立倫趁勢指出,民進黨執政的兩大代表字就是「缺」和「亂」,尤其是應對疫情的「五大缺」,從先前缺口罩、缺疫苗,到今年缺快篩試劑、缺藥物,最嚴重的是包括蔡英文及衛福部長陳時中等官員都欠缺「同理心」。

+2

整體言之,環顧台灣社會檢驗政府施政的焦點,在台灣爆發Omicron本土疫情、並整備迎接疫情高峰的前夕,台灣民眾聚焦政府疫控管理與經濟民生秩序的維持等「貼身事」實屬自然,但在最不滿防疫表現、判斷民進黨政府「超慢部署」的負評群體,30歲至39歲族群的反彈尤其突出。

這對於長年享有「40歲以下」族群支持紅利的民進黨而言,已然是兵臨城下的警訊——若將時間拉回到8年前,2014年太陽花學運期間,民進黨正是廣受30歲以下青年與學生群體高力度擁戴,方有2016年的勝選氣勢擊退國民黨。誰能料想,8年過去,如今已做為社會中堅的30歲至39歲群體,不正是當年上街高舉花束、一心期待民進黨執政能夠帶來「改變」的同一群人?這群社會中堅在疫情擴散、經濟不利,以及上有父母、下有子女的現實夾擊下,從彼時的擁蔡主流到如今的反蔡大宗,失去青壯世代支持基礎,對民進黨政府十足有傷。

2014年台灣的太陽花學運涉及年輕人對經濟狀況的不滿。(Getty Images)

光環褪色 蔡英文網路負面討論陡升

無獨有偶,在傳統民調之外,網路大數據分析也釋放了類似的訊號。根據《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在4月13日至5月10日間的統計調查,蔡英文在過去一個月期間,藉由大秀經濟成長創新高政績、特赦兩位軍方將士;要求行政部門大量進口快篩試劑、不再堅持實名制;以及呼籲民眾快打第三劑疫苗,喊話衝高第三劑疫苗覆蓋率等作為,創造了三波的網路聲量高峰。

然而,蔡英文藉由「疫政」創個人網路聲量高峰的同時,收穫的並非好評,伴隨台灣本土疫情持續延燒,輔以推行「快篩購買實名制」上路,供需吃緊的情況下反倒燒出不少民怨,連帶影響蔡英文的網路好感度。綜觀其個人同期的網路好感度下降近5%,後半個月(4月27日至5月10日)的負面討論度較前半個月(4月13日至4月26日)更是增加了近15%,在相同的時間區間內,對於蔡英文的正面討論度僅增加9%。

蔡英文2021年10月,蔡英文在她的臉書上宣佈她的Instagram粉絲追蹤人數即將突破90萬人,她將親自在IG上回答粉絲私訊問題。(Facebook@蔡英文 Tsai Ing-wen)

此番消長,除了原有「清零政策」被攻破,直接導致社會民心不寧外,台灣政府未能未雨綢繆備妥足量的快篩試劑,終於在供給不足、時間消化不及與民眾瞬間提兑心理壓力大等因素三管齊下,造成系統壅塞,這可謂民進黨政府標榜「新台灣防疫模式」失去信任與破功的主因。但「快篩之亂」只能是蔡英文政府防疫光環褪色的起火索,更深層的原因還是在於台灣社會依舊徘徊在「清零」與「共存」兩套政策方向莫衷一是。

根據台灣民意基金會4月26日公布的民調顯示,儘管有45%的台灣民眾贊成與病毒共存,但仍有46.3%的台灣人持反對意見,這代表台灣社會對「與病毒共存」政策看法缺乏共識,輔以鄰近的日本、韓國等國都已加入歐美國家重新開放的行列,也為台灣帶來不小的壓力。

台灣防疫指揮官陳時中4月27日表示,中國防疫數字很漂亮,不得不佩服,但未來可能餓死比病死多。每個國家有自己好與不好的地方,「我們見賢思齊,見不賢就不要齊」。(台灣行政院供圖)

台灣人猶如「天朝夢醒」

對比世界各國應對新冠肺炎疫情侵擾,台灣政府過去兩年確實在地理優勢、邊境防控作為與社會基本配合實名制強力推行下,博得了「台灣模式」的好評,但今年在失守omicron防線後,台灣政府未能表現防疫的「後發優勢」確實讓人意外。

台灣社會瞬間感染疫情急速擴散的恐懼不說,台灣行政院部門與地方政府的政策凌亂,從一日數變到相互扞格,都讓近兩年早已習慣自視「防疫資優生」的台灣人,跌入天朝夢醒般的徬徨與無措——從本該是蔡英文核心支持世代主體的30歲至39歲群體「眾叛親離」,到經營網路世代從來優越,如今聲量依舊,卻負評蓋天,過去支撐蔡英文政府高支持率的兩大基礎已然發生了質的變化,其後也或將進而引導台灣內部新起的政黨政治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