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若開戰美軍將援台?華府要的正是入局者迷

撰文:陳鄭為
出版:更新:

從美國的角度看兩岸關係近年走向,此時恐怕有點得瑟。有別於昔日中美關係穩健發展,自特朗普(Donald Trump)政府輕縱民粹之力開啟中美貿易戰開始,中美關係的競爭性矛盾便成為了兩強之間難以調和的硬傷,繼任的拜登(Joe Biden)政府縱然在政黨、施政與多類意識型態相左於特朗普,惟在視北京為首要競爭對手,並必要遏止的道路上,兩人與美國兩黨取得了難得的共識。

順流中美關係變化而下,台灣問題自然成為重中之重的變項。如今的美國政府善於操作「詭變」,知曉外界正在用放大鏡檢視其台海政策會否從既有的「戰略模糊」,改弦易徹「戰略清晰」,故時而刻意撩撥,玄虛其中,以擴大自己在美中台三邊關係的角色份量。具體言之,中外官學界各種解釋華府「戰略模糊」與「戰略清晰」之變,在意釐清的要點唯有兩項:一旦台海開戰,美軍是否援台?以及華府行之有年的「雙重嚇阻」會否就此打破平衡?

美國國會參議院外交委員會以17票贊成、5票反對的壓倒性票數,通過《2022年台灣政策法》,法案接下來將送交參院全院審議。(資料圖片)

首先,在美軍會否因應北京武力攻台,進而採取出兵行動的問題上,縱使拜登數度打破歷屆美國總統尺度,迄今四度示意美國不會冷眼旁觀,最近一次即9月18日拜登接受電視專訪,稱「若台海發生『前所未有的攻擊』(unprecedented attack),美軍將出兵協防台灣」;但綜合美國行政部門屢屢後為拜登「脱罪」,矢言一中政策未變,實則是美國內部鷹派鴿派、行政與立法部門相掩,打着套路配合。

例如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Nancy Pelosi)8月執意訪台,接續9月中旬美參議院不惜犯忌美國政府長年奉行的一中政策,高票通過挑釁北京意味濃厚與張揚美台軍事關係升級的《台灣政策法》,皆可以是美國立法與行政部門互唱雙簧的歹戲拖棚,雖行政部門每每喊冤,看似被國會「無事生非」的連帶受害者,實則齊力與美國內部對中鷹派遙相呼應,繼而對外進一步鋪墊「協防台灣已是新鷹派共識」的主張空間。

《台灣政策法》提案人,美國參議院外委會主席梅嫩德斯(左)、共和黨籍參議員格雷厄姆(右)。(左:梅嫩德斯官網;右:格雷厄姆官網)

綜觀拜登政府刻意在美軍會不會援台的問題上對着外界打啞謎,基本打定言說再多回的「出兵承諾」仍是不離「戰略模糊」,於美國基策「無動於衷」,美國政府大可在主觀宣稱不違背一中政策底下,遂行其意。但虛假提問美軍援台的可能性,則可另將「美軍援台」拱升成為一道美國自抬身價、就地營造出來被眾人討論的議題,以達再次放大美國對台海問題具關鍵影響力的預期效果——各方揣度賭美國出兵、賭美國不會出兵的意見,對美國來說,都是熙熙攘攘、請君入甕,因為相關方參與押注本身,即已是入了美國設定好了的桌局。

至於美軍援台與否的真實度與實踐本身,自始至終皆非美國政府與軍方所想,美方冀望獲得的不只是眾人皆知的影響力,而是保持必要關鍵的決定性地位、足以令其相信得同時支配北京與台北兩造行動的發動權。

可以說,入局者迷才是拜登政府想要藉「美軍援台」所起到的效果。例如「首當其衝」的台灣社會便對美軍援台與否的真實性打上不小問號,鎮日枕戈待旦。根據台灣坊間民調顯示,如果北京武力攻台,有48%台灣民眾並不相信美軍會協防台灣,高於44%表示相信的人,立場高度分歧。

但不論台灣人信不信美軍來援,一份來自華府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的中國實力計劃(China Power Project)調查已顯示,64位研究兩岸關係的美國學者和前官員一致認為「北京信了」,進而自我鼓舞得出美國當前嚇阻戰略(deterrence)某種程度上具有一定效果。此間即能表露美國官學界圖「操之在己」的意志如何厚實。

解放軍圍台軍演的「8月危機」過後,台灣8月16日有民調顯示,將近8成台灣民眾「不害怕」中國大陸大規模軍事實彈演習。(新華社)

事實上,美軍援台至少在現階段還只是謀術問題,用以虛張聲勢為多,但劃設兩岸關係的尺度邊界,過去相當程度系由美國主導而定之,如今是否還得持之以恆,則是謂概念問題。就以CSIS受訪者群欣慰美國嚇阻戰略還堪用的角度而言,顯示美國主流官學界依舊留戀於對兩岸「雙重嚇阻」的歷史經驗,一方面嚇阻北京攻台,另一方面也斷然反對台灣躁進獨立,促使兩岸「好壞有度」的現狀合乎美國利益所望。

針對拜登新進接受電視專訪說法,有論者認為存暗示支持台灣自決之意,單就拜登政府如今在協防台灣宣稱上的躁動,顯然有違「雙重嚇阻」功效期待。然而,從什麼狀態下的兩岸關係才符合美國利益的角度評估,華府要求台北一面倒向美國,當屬一時間利益切面的需求,是為動態結果,而非台北天真的以為是民主價值趨向為前因。

就以過去前美國總統小布殊(George W. Bush)也曾說過會協防台灣、2016年特朗普甚至破天荒與蔡英文通電話為例,但凡種種鼓舞台灣莫名的「總統行徑」,事實證明都無改美國長期穩定的基本國策。對美國來說,穩定的國策並非恆守一中政策,而是恆守以美國利益最大化為依歸的指向。

2016年12月2日蔡英文致電特朗普,恭賀其當選美國總統,雙方通話十多分鐘,被台灣政府視為台美關係實質突破之舉。(台灣總統府提供)

因此,縱然美國國內反中集團與台獨遙相樂見拜登的「新鷹派共識」,認為美軍來援有望,甚至長年框限台獨空間的「雙重嚇阻」鬆動,協台赫中有譜,台灣或有機會在夾縫中找到一絲絲自決的機會,但這類的偏想實際上都只是台灣內部獨見一中政策是否調整的自我安排,卻遠離了美國利益極大化才是美國政客所思所想、最根本的政治現實面。

總的來說,拜登政府十分清楚美國必要佔據決定兩岸開戰與否關鍵角色的重要性,也心有盤算北京短期內不致貿然對台起兵,既然「一中政策」自我封閉解釋、「戰略模糊」與否自己說了算,憑空造出「美軍援台」議題又可自吹自擂一波,再度刷滿美國霸權的存在感,在沒有兑現壓力與無傷美國利益下,拜登近來屢屢輕言對台出兵的承諾,當真又有何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