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去蔡英文化」箭在弦上

撰文:陳鄭為
出版:更新:

民進黨於上月底的地方選舉創黨史大敗,除了地方執政版圖閃回「北藍南綠」格局、重挫台派聲勢外,蔡英文一辭黨魁也直接導致民進黨內秩序大亂。除了明年1月中進行的黨魁補選之爭外,民進黨內短期秩序也必要等待內閣程度改組後才能始見新的均衡之勢,此前各派系間權力傾軋導致的紛亂無可避免,而盤據民進黨內多年的蔡英文中心主義也將翻篇改寫。

民進黨「蔡英文化」到「蔡英文中心化」

雖民進黨中常會在選後4天迅速推舉高雄市長陳其邁擔任代理黨主席,但在陳其邁已表明不會參選下,未來民進黨主席補選的各方動向引發關注。有別於2010年民進黨內曾經湧現蔡英文、蘇貞昌進取主席的「兩顆太陽」之爭,至少留有中心之說,爾今各方點名潛在競逐黨魁的人選,除了賴清德未受此次敗選挫傷外,其餘中生代人馬皆受傷頗重,起手勢弱,不利形成氣候。

台灣總統兼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在記者會承認選舉結果不如預期,即刻辭去民進黨主席以示負責。(影片截圖)

盤點選後媒體消息與台北政壇耳語,有志2024年台總統大選的台灣副總統賴清德與即將卸任桃園市長的鄭文燦均傳出有意爭取下任民進黨魁,民進黨內年輕世代則另有呼聲,期待前文化部長鄭麗君出馬角逐,以達「氣象一新」。然而,考量民進黨內派系政治成風,缺乏派系支撐的鄭麗君要出線的機率並不高,但不論蔡英文退位黨魁後由誰人接掌,直至2024年1月台總統大選前,可期未來兩年的民進黨都只得在「去蔡英文中心化」的步伐中待望重整。

綜整蔡英文自2008年始任民進黨主席,到2016年首度當選台灣總統以降,民進內權力高度集中化的傾向年復一年顯著,忠於「英系」所用,成為了歷次黨政軍人事調整的醒目特徵。今次地方選舉民進黨揮別自詡「民主進步」的黨內初選,由蔡英文率領的「英系」掌握絕對的提名權、定主席意識於一尊,又黨內不再有異見,可以是民進內權力高度集中、「蔡英文中心化」多年結果的血色教訓。

2018年台灣地方選舉過後,蔡英文聲勢曾經跌落谷底,後來靠着「抗中保台」的「辣台妹」路線攀上權力顛峰。(台灣總統府)

受惠於台灣內部政治風向,民進黨自2014年太陽花學運後,基本主宰了40歲以下中壯與青年選民的政治支持,彼時蔡英文以個人之力,帶動一波民進黨的「蔡英文化」,對此趨勢發展,民進黨人多是樂見,原因無他,擴大群眾基礎效果足矣。

就政治現實而言,傳統民進黨支持者與蔡英文粉的同流,確實為民進黨在近兩次總統大選的狂勝奠下基礎,惟民進黨支持者多是蔡英文支持者,但蔡英文的支持者未必是民進黨的支持者,此間的差別交集,民進黨人也心知肚明,終於民進黨的「蔡英文化」在支持群體的區別特性下,無從抵禦倒向「蔡英文中心化」發展而去。

因此,哪怕蔡英文二度為敗選辭任黨主席,民進黨內仍多以蔡英文的影響力猶大於民進黨來預期未來政局發展,蔡英文共主身份儘管折翼,但未夭折。

2014年的「太陽花學運」令年輕一代在當年的九合一選舉把票投給民進黨。(資料圖片)

「去蔡英文中心化」進入排程

然而,縱使蔡英文共主之姿、自持黨內權力中心的局面一時之間難以打破,但回應第二任期中選舉的慘敗,蔡英文雖不直接跛腳,但其處在後蔡英文時代到來的民進黨內,耳聽「去蔡英文化」的序曲已然敲響。

眼下觀諸有條件、資歷爭取下任民進黨主席者,在黨內須為中生代領銜的期待下,人選寥寥可數,且各有難處。相關潛在候選者中,賴清德被寄予的厚望最高,同時也是民進黨眾現下心領得代表民進黨參選下屆總統大選的最大熱門。但橫亙在賴清德角逐黨魁的行動前,「若讓副總統擔任執政黨主席,豈非直接讓蔡英文跛腳制度化」的疑聲也在民進黨內四伏,若賴清德當真銜任新屆黨主席,如何調動蔡英文政權下的黨政關係,或將種下更不確定的不定時炸彈。

其餘此際相對弱勢的中生代人物,如鄭文燦、林佳龍、陳建仁等,若非如鄭文燦無力延續民進黨執政縣市「有責在身」,即是如林佳龍慘敗於國民黨候選人「顏面掃地」,又或陳建仁親蔡英文色彩濃厚,在蔡英文專制提名導致敗選成黨內檢討共識下,陳建仁「成也英系,敗也英系」。這群曾經被寄予厚望、閃亮的中生代因一場敗選幾近團滅,雖為賴清德掃除競爭障礙甚多,但在黨內各派系不能沒有代表的生態中,為派系利益續命的使命,相當程度成為了這批受重傷的中生代領導者起手勢弱也得要力爭的主心骨。

2022台灣九合一大選,國民黨籍新北市長侯友宜得票超過113萬票,大勝民進黨對手林佳龍,連任成功。圖為11月25日晚間侯友宜陣營舉行選前之夜造勢大會,主辦單位表示現場湧入超過5萬人。(侯友宜競選辦公室提供)

只不過,合縱連橫多有,但都無改未來接任的黨主席必要存乎一定威望與折衝能力,得使各派系能夠支持。更重要的是,這些問題基本建立在新任黨主席如何因應一個以「去蔡英文化」為核心任務的後蔡英文時代?論及威望與折衝的要義,在於繼任者如何扭轉一個「蔡英文中心化」過頭、如何脫離一個幾近等同專制黨內權力的生態?繼任者無論是誰,基於本位與權力驅使,必然建立起一套服務於己的秩序環節,這無可避免地是必要「去蔡英文化」的同義詞。

凡此種種,一個「去蔡英文化」的民進黨內秩序重構已箭在弦上,輔以民進黨因一場創黨史級的敗選,重洗各派系與領導人物勢力聲望,導致短期秩序混沌不明——而曾經民進黨人引以為傲的「蔡英文化」資產,也料在未來兩年內以倉皇難堪的方式被掃入其黨史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