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在野整合徒淪「副手」之爭|專家有話說

撰文:外部來稿(國際)
出版:更新:

如果說2024年台灣大選有什麼看點的話,那一定是「藍白合」,即國民黨和民眾黨以「下架民進黨」為核心目標,組成政黨聯盟,形成競選統一陣線,並在勝選後共同組閣。

10月14日,在萬眾矚目之下,國民黨和民眾黨的合作會晤召開,雙方進行了「坦誠」與「建設」的交流,然而在「如何產生共同候選人」這樣的關鍵性問題上產生了較大分歧,只得收兵回營,相約再談。

為什麼要「藍白合」

之所以「藍白合」備受關注,是因為無論是國民黨還是民眾黨,在當前台灣綠化的政治生態中,都無法單挑如日中天的民進黨。

去年的選舉於民進黨而言是一次「滑鐵盧」,全台22縣市只贏下5席位,是自有民進黨以來的最慘紀錄。然而不到一年後,賴清德便以碾壓性的支持度霸屏,其支持度大致維持在3成5,而這種支持度足夠將侯友宜與柯文哲按在地上反覆摩擦——二人目前各自只有兩成的民意。

2022年11月26日台灣九合一選舉結果出爐,民進黨慘敗,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左)宣布辭職,為敗選負責,賴清德在月後繼任新任黨主席。(AP)

此外,民進黨的政黨支持度也遙遙領先國民黨和民眾黨,大致維持在2成6的水準,而且支持民進黨的民眾有9成會堅定支持賴清德,「西瓜效應」十分明顯。

進一步講,民進黨的民意基礎不僅強勢,而且還高度團結與忠誠。「九合一」選舉(地方選舉)通常「選人不選黨」,具體而言:其一,選民相對聚焦於地方事務,更多考慮一方父母官是否與自己有親緣關係,或者是否能夠給自己帶來實際的收益;其二,由於票倉分散,各政黨和候選人主要面對的是屬地選民,選舉動員作業不僅分散,不同縣市的選舉態勢也較少相互干擾;其三,各縣市的候選人往往深耕地方,有很大的在地影響力,政黨標籤的重要性相對較低。

不過到了「二合一」選舉(台灣總統與立委選舉)層級,隨著選舉議題向高政治層面移動以及候選人數量的減少,選民的注意力得以聚焦,政治認同也更容易被整合。其次,由於選舉規模變大,票源寬度變大,候選人需要政黨在組織戰方面的支援。最後,由於台灣地區累積性社會分歧,使得政黨——主要是兩大黨的民意基本盤相對穩定,基本盤民眾一般會慣性投票給所屬的政治陣營,候選人的政黨標籤也自然會影響選舉結果。

台灣民眾黨2020年台灣選舉後成為第三大黨。(網絡圖片)

一般而言,國民黨在「九合一」中的表現要好於民進黨,而民進黨在「二合一」中的表現要好於國民黨。這主要是因為歷史上形成的「恩庇侍從」關係,使能夠推動基層選舉動員的地方派系與國民黨的關係更為緊密。民進黨是地方組織戰的後來者,不過其更為倚重社會公民團體、政治受難者團體以及宗教團體等社會性力量,而這些社會性力量在全台串聯方面相較傳統的地方勢力具有優勢。此外,這些社會力量自我維繫的價值基礎在於國民黨的原罪,意味著相對國民黨,民進黨基本盤的忠誠度更高。

在這種情況下,自去年「九合一」期間便流行的「下架民進黨」願景,恐怕真的只是一個願景。誠然,由於執政拉胯,「下架民進黨」成為很多人的精神圖騰,直接導致了民進黨在去年選舉的大崩盤。然而隨著「二合一」選舉拉開序幕,民進黨迅速完成了以賴清德為核心的選舉機器建構,基本盤也積極歸位,而所謂「下架民進黨」的民意因為藍白的各自為戰,產生了分裂。

根據目前的各方民調,無論是政黨支持度還是候選人支持度,只有藍白實現合體,才有與民進黨的一戰之力。如果藍白不能整合,那麼2024年就是基本盤的比拼,藍白各自的政策設計再巧妙,惠民口號震天響,也無法反轉當前的政治格局。

「藍白合」的技術細節問題

大方向上,因為有「下架民進黨」的民意需求以及單一政治勢力無法撼動民進黨統治地位尷尬格局,藍白之間其實是有合作基礎的。因此,自選戰開啟以來,國民黨和民眾黨之間的政治鬥爭禮貌了很多,彼此出手都給對方留有餘地,以為可能的合作建立良好的氛圍。此外,隨著選舉臨近,民進黨的一家獨大讓非綠民眾對合體有了更多期待,因此無論是為了勝選,還是為了作秀以鞏固民意,藍白雙方都有磋商合作的必要。

藍白合對雙方的意義完全不同。國民黨志在政黨輪替,重新執政,而民眾黨因為實力較弱,對勝選並沒有較高的期待,其基礎目標在於盡可能多的獲得「立法院」的席位,為未來積累更多的政治影響力。

在「藍白」協商期間,侯友宜競選辦公室執行長金溥聰質疑柯文哲競辦總幹事黃珊珊能否代表民眾黨與柯文哲,為本已困難重重的兩黨整合增添變數。(資料照片)

此外,由於國民黨基本盤少於民進黨,因此國民黨若要贏得選舉,就必須爭取到足夠多的中間選民,而中間選民又多傾向宣稱自己是「三不沾」的民眾黨,侯友宜自己又偏偏沒有吸引中間選民的個人魅力。國民黨的組織動員體系能夠保證侯友宜的下限,但無法再使其更進一步。某種程度上,藍白合表面上是雙方互惠,大吉大利,未盡之言卻是國民黨有求於民眾黨。

當然,合作對民眾黨未必完全沒有好處,國民黨畢竟號稱「百年老店」,雖然頹勢已顯,但相較民眾黨還是家大業大,分碗肉湯也能夠讓民眾黨喝上很久,這對於草創的民眾黨而言是一種助益。而且,這種合作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分擔民進黨對民眾黨的政治圍剿,為發展壯大贏得時間。

時任台北市長的柯文哲曾公開質疑,不知蔡英文提倡「台灣價值」為何物。(圖源:台灣總統府)

藍白合目前尚存在很多技術細節問題,其中的一個關鍵的問題在於誰正誰副?而這也是14日兩黨未能談妥的核心議題。副手是一個非常雞肋的角色,如果柯文哲是正的,侯友宜還不如回去把新北市長「做好做滿」,何必冒著被罷免、被新北市民厭惡的風險,去當柯文哲的陪襯。

同樣的,如果侯友宜選正的,柯文哲也未必看得上吉祥物的位置,還不如談談「立法院」「行政院」一把手的位置比較實際。然而讓出「議長」與「院長」,又無異於從國民黨黨內蠢蠢欲動、望眼欲穿的大佬們口中奪食——朱主席窩囊了那麼多年,總要讓人家揚眉吐氣一次吧!

誰正誰副爭議的背後是兩黨各自的沉重政治包袱。國民黨是有穩固基本盤的第二大黨,且在基層有較大的號召力,有這樣的優勢與地位卻讓一個新興小黨來攢局顯然不太合適。民眾黨從建黨之初就標榜自己非藍非綠的中間路線,為了勝選而將自己擺在一個僕從地位,不僅有悖於本黨價值觀,其實也冒著被國民黨吞併的風險。

柯文哲表示,他的目的是吸納對藍綠兩大政黨不滿的選民。圖為2018年台灣九合一選舉期間,揮舞國旗的市民。(網絡圖片)

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藍白合說雖然吵得震天響,卻始終沒有靴子落地,其實是雙方在等一個各自都能接受的台階——民調。在國民黨完成整合後,侯友宜的民調止損回升,和柯文哲不分伯仲,雙方都有不服的底氣,也沒有退讓的藉口。原本雙方的想法是在民調中決出勝負後,再來談合作形式。但隨著選舉的臨近,雙方民調焦灼的局面沒有改變,只能主動戳破窗戶紙。

從14日的會晤情況來看,民調台階依然是兩黨的共識,不過形式上存在分歧。和各機構的追蹤民調不同的是,藍白合的民調是主動民調,可以自主選擇統計方式。國民黨提出「民主初選」,由民眾實名制投票,展現直接民意,而民眾黨提出「比民調」的方式,以五次民調平均數決定最強候選人。實施細節按下不表,只能說,雙方提出的都是最有利於自身的民意統計方式,分歧也自然存在。

「藍白合」的三策

如果沒有藍白合,2024年也別奢談政黨輪替;而有了藍白合,才能為明年選舉打開一個五五開的局面——郭台銘雖然參選,但會逐漸邊緣化。這時候兩岸關係、進口雞蛋等具體議題才會在選舉中發揮作用。沒有五五開,那就是基本盤的硬碰硬,賴清德將穩坐釣魚台。

無論怎樣,藍白合已經也必須在路上,然而這其中也有程度問題。

上策即高度整合。藍白兩黨共推一組候選人,統率全部非綠陣營,而這是雙方正在努力的方向。其結果或是侯柯配,或是柯侯配,或是一方退出而全力支持另外一方,並得到相對應補充。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柯文哲不會接受成為副手,淪為國民黨的僕從,侯友宜雖然內部表態可以接受副手,但朱立倫等一干黨內大佬又不能接受。上策最好的發展結果,就是柯文哲接下「行政院」或「立法院」,從而開啟台灣地區的「內閣制」時代。

2023年5月24日,柯文哲至台南拜會民進黨前總統陳水扁,引發不少討論。(Facebook/陳水扁新勇哥物語)

中策即有限整合。藍白兩黨在推舉一組候選人的問題上沒有談攏,於是各自參選,但彼此之間相互配合、相互應援,但在「立法院」層面做對應的席位劃分。這是一個至少能夠保證在野勢力權力最大化的中間選項。

下策即選民自行整合。藍白兩黨合作告吹卻互不拆台,將選擇權交給選民,在正常的選舉流程中達成一種所謂的「納什均衡」。這種策略的潛台詞是觸發「棄保效應」,然而棄保發生的前提是雙方已經在民調中決出勝負,選民為了不浪費自己的選票,投給最可能獲勝的一方。一旦雙方支援度膠著的狀態持續到投票前夜,那麼非綠陣營依然在分裂,賴清德依然是老神在在的一方,所謂的「下架民進黨」,政黨輪替也都是大夢一場。

本文獲《觀察者網》授權刊載。作者王曉笛是上海政法學院講師、東北亞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