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養兒不防老」 柯文哲接手成台灣Z世代青年的聖人摩西

撰文:外部來稿(中國)
出版:更新:

2024年的台灣大選以一場「三國演義」的戲碼收官,藍綠白三方勢力都在這次選舉耗盡了全力,並且都找到了能夠讓自己體面下場的台階。

雖然民意基礎處於弱勢,但民進黨終究拿到了「匪酋」大位。國民黨在「立法院」比民進黨多了一把椅子,考慮到無黨籍的兩把椅子透著藍光,至少在牌面上國民黨成為了「國會」第一大黨。民眾黨不僅「總統補助款」和「政黨補助款」拿到手抽筋——大約7億新台幣,還在「立法院」搶到了8把椅子,在三黨都沒有過半的情況下,成為了人人都愛的「關鍵少數」。

相較兩大黨,民眾黨在此次選舉中的表現似乎更為搶眼,至少讓傳統台灣政壇顏色變得更為豐富了一些,客觀上提高了台灣民眾整體的審美水準。然而花無百日紅,台灣民主化三十年來,頭兩把交椅已經樹大根深到黯然失色,而第三把交椅卻因為來來往往的「坐客」坐得油光發亮。

登高易跌重,今天風光無限的柯文哲,眼中是否已經有了專屬民眾黨的,揮之不去的大限倒計時?

民眾黨搶了民進黨的娃?

諸多觀察家在選舉後認為,這是台灣社會民意釋放較為充分的一次,台灣民眾各自找到了他們可以託付選票的政黨。

民進黨基本用盡了自己的基本盤,以大陸的視角來看,相當於高考踩了線進清華,一分沒浪費。這個群體在國家立場上傾向「獨立」,階層偏中下,心思單純,動員性較強。國民黨方面,雖然少了郭台銘在最後關頭的振臂高呼,但還是收攏了絕大多數的藍營隊伍,一定程度上趨近了真實的基本盤。這個群體在國家立場上談不上對統一有多渴望,但絕對反對顛覆中華民國的台獨主張,階層偏中上,人中龍鳳,心眼多,呈現一盤散沙的狀態,因此每次選舉「團結」都是國民黨的罩門。

那麼民眾黨的基本盤在哪裡?在Z世代台灣青年!無需精準的資料,僅透過造勢現場的直觀體驗,就可以感受到民眾黨場子的青春洋溢,與兩大黨的暮氣沉沉形成了強烈反差。

Z世代台灣青年有什麼特點?將民主自由視為安身立命的價值根本,對兩大黨的頑固自私,貪污腐敗嗤之以鼻,對兩岸關係的發展欲拒還迎,給他一把鍵盤就可以實現低成本的政治動員。

2014年的「太陽花學運」令年輕一代在當年的九合一選舉把票投給民進黨。(資料圖片)

應該說,民眾黨的出現是一個順應潮流的選擇,因為其背後是台灣政治「世代交替」的宏觀趨勢。在這種趨勢下,即便沒有民眾黨,也會有民人黨、民從黨等政治團體扛起所謂的白色大旗,只是時代的紅利剛好便宜了柯文哲。

政治意義上的「世代交替」第一次被所關注,是因為2014年的「太陽花運動」。然而大浪淘沙,當年趁著新浪潮的政黨如今已經死傷大半,那些「扶大廈之將傾」的風雲人物在放肆綻放光芒後,只留下了一個個聳人聽聞的江湖傳說以及一地雞毛。第三勢力衰退的一個主因是這次「世代交替」紅利大頭落在了民進黨的手中。所謂的第三勢力表面光鮮,其實只是跟著民進黨喝了點湯,而只喝湯一樣要餓死人。

Z世代台青原本是民進黨的盤子。台灣民主化後,由於過去的不光彩歷史,國民黨有著和民主自由對立的原罪,因此反國民黨是一種政治正確,作為黨外勢力集大成者的民進黨也成為了年輕人追隨的對象。鑒於民主化初期主流民意掌握在國民黨手上,民進黨需要發育自己的基本盤,於是選擇成為「青年之友」。「陸戰」方面,填補國民黨退出校園後的政治真空,收編學生社團,大肆兜售民主自由生意經。「空戰」先國民黨一步深耕網絡社群,新媒體文宣團隊爆炸式擴容且24小時不宕機,成為民選政治血汗工廠的典範。

不少評論認為,民進黨是香港整場反對修訂《逃犯條例》運動以來政治狂潮的受益方。(資料圖片)

2014便是收穫之年。在這一年,民進黨的孩子們在「立法院」包場開趴,亂交、偷吃太陽餅、隨地大小便......年輕人的群情激奮,使「青年翻轉」成為當年「九合一」選舉的主題,不僅讓民進黨轉的盆滿缽滿,還順帶刺激了第三勢力浪潮。因為「太陽花」而嶄露頭角的青年政客後來多數成為了民進黨的門徒——雖然事後證明他們在此前就已經與民進黨有千絲萬縷的聯繫。

不過日久見人心,年輕人後知後覺地發現民進黨嘴上道理冠冕堂皇,但論吃喝嫖賭跟國民黨是一丘之貉。對青年而言,反國民黨依然是政治正確,但也開始捎帶上了民進黨。今天回頭去看民眾黨的崛起歷史,可以看到柯文哲政治手腕的有的放矢。作為「太陽花」的最大受益者,柯文哲並沒有急於將其政治影響力變現,而是在2019年才成立民眾黨,力求在一個選舉周期中充分練兵,劍指2024。

台灣大選:大批柯文哲支持者2024年1月7日出席在高雄的民眾黨造勢活動(Reuters)

實際上,2019年左右的民進黨在年輕選民群體中的頹勢已顯,只是有了香港事件和韓國瑜落跑這兩口老湯續命,使民進黨可以一種相當體面的方式挺進新世紀的第二個十年,然而終究抵不過青年的離去。柯文哲如同摩西一樣為Z世代台灣青年提供了一個新的選擇——他既不是國民黨,也不是民進黨,有時候還挺有趣,討人歡心。於是那些被民進黨毒雞湯餵大的孩子們,自行拜了民眾黨當義父。民進黨苦心孤詣二十多年,一把屎一把尿培養民主世代,到頭來為民眾黨做了嫁衣。

如何解鎖民眾黨的泡沫化成就

台灣政壇上出現過諸多所謂的第三大黨,但大多曇花一現。許多觀察者喜歡將民眾黨與親民黨做比較。回首過往,前台灣省長宋楚瑜和親民黨也曾一度是影響台灣政局的關鍵協力廠商,然而終究敵不過歲月蹉跎,只留下了「年年有瑜」的金色傳說。

親民黨主席宋楚瑜自2000年起,曾經五度參與台灣總統選舉,其中四次競選總統、一次競選副總統。圖為2019年親民黨競選總部正式開張,黨主席宋楚瑜與其副總統候選人余湘與各立委候選人同台合影。(親民黨提供)

不過,民眾黨的終局恐怕沒有親民黨那麼淒涼——至少在檯面上的時間會長一些,因為宋楚瑜沒有趕上「世代交替」的歷史機遇。由於社會變遷,不同世代的認知框架、行為模式不盡相同。雖然進入了民主化時代,但無論是國民黨、民進黨還是親民黨,他們面對的選民都是一個世代的人,具有一些均質化的社群特徵,那些選舉中的傳統政治動員模式,如組織動員、廣播電視在他們身上依舊發揮著作用。

但是在世代交替背景中,年齡成為群體差異化的顯性標誌。今天的台灣年輕人可以扛著彩虹旗在街頭裸奔,可以一輩子不在現實中見面,卻能在網絡上可以完成各類政治動員。標新立異,特立獨行,已然和老一輩有很大的差異。台灣當前老齡化的社會環境能夠保證兩大黨在檯面上的體面,但老人盤的萎縮是必然趨勢,長期趨勢其實利好民眾黨。

柯文哲(右)支持者的黏著度令外界感到意外,但民粹主義起家的柯文哲,對年輕人吸引力能維持多久,將是對他的考驗。(柯文哲競選辦公室提供)

當然趨勢利好,不代表民眾黨真的能夠金槍不倒,這裡提出三個看空:

其一,政黨的寡頭鐵律魔咒。寡頭鐵律是指隨著組織規模的擴大,組織內的核心層會離群眾越遠,少數人開始集權,民主機制遭到破壞,整個黨的思想行為因此而保守化。之所以被稱為鐵律,是因為這是一種必然的趨勢,在剛性政黨的身上尤為明顯。民進黨被青年拋棄很大程度就是因為民主化初期的急劇膨脹,觸發了寡頭定律機制,使自身變成了一個冷漠的選舉機器以及錢權交易的名利場。

對民眾黨而言,如果將自己定位為關鍵協力廠商,維持有限的組織體系,那麼世代交替效應可以保佑其旱澇保收。然而從目前的情況看,民眾黨的前路終歸是星辰大海,柯文哲已經對外開出了2028年的支票。在這種情況下,民眾黨的擴大化是必然的,而民眾黨又是一個剛性政黨(編按:民眾黨自我定義為柔性政黨),會加劇寡頭鐵律的效應。屆時民眾黨是否還是青年人的政黨恐怕要打上問號。

其二,青年的心性不定。青年盤的性價比高,然而也不穩定,流動性較大。韓國瑜的教訓在前,民眾黨如果要吃世代交替的紅利,就要費盡心思維護整體形象。不過已然入了政治的道場,常在河邊走,鞋子即便不沾水,也會沾泥。更要命的是,引發口碑崩塌的事件本身就是無法預判的「黑天鵝」,可能上廁所不關門這一件小事就有會葬送整個民眾黨的千秋大業。

台灣大選:民眾黨支持者2024年1月11日在台北街頭為柯文哲拉票(Reuters)

其三,在雲端中的太子。民眾黨崛起的時代背景是世代更替,但更直接的因素在柯文哲的個人魅力。和諸多崛起的政黨一樣,民眾黨也是個人政治影響力變現的結果。柯文哲和民眾黨深度綁定,生死共存。這對政黨發展早期有利,然而柯文哲終究是凡人,逃不過生老病死等塵世宿命,政黨生死若繫於一身,那麼柯文哲的上限也自然是民眾黨的上限。

如果民眾黨想要武運長久,培養接班人是必然選擇。但繼任者常有,合格的繼任者不常有。然而對一個組織而言,如果一代目把調門抬得太高,將會給二代目的帶來極大的壓力。年輕人追捧民眾黨是因為柯文哲,後繼者如果不能突破柯文哲的政治影響力,那麼就會一直是柯文哲的影子,而影子是不會成為青年之友的。

雖然民眾黨現在仍處在上升勢頭,柯文哲也身強力壯,商議立誰做太子的事情似乎還相對遙遠,但僅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黨內似乎還沒有能夠接替柯文哲的神仙角色。

什麼,你說黃珊珊?別鬧了。

本文獲《觀察者網》授權刊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