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取消M503飛行偏置引台抗議 分析:模糊化海峽中線增台空防壓力

撰文:陳進安
出版:更新:

1月30日,大陸民航局宣布取消M503航線自北向南飛行偏置,以及啟用M503航線W122、W123銜接航線由西向東運行。國台辦發言人陳斌華表示,M503航線位於上海飛行情報區內,設立和啟用這一航線是大陸民航空域管理的一項常規工作。對此,台民航局表達遺憾並嚴正抗議,陸委會亦表示,此舉未經兩岸溝通,表達嚴正抗議。而對於大陸這一舉措,學者分析,其用意在於模糊化海峽中線,加大台灣空防監測壓力。

陳斌華介紹,M503航線於2015年3月開通以來,運行平穩,安全可靠,為改善航班運營、滿足民生需要、促進經濟發展,發揮積極作用。此次取消M503航線自北向南飛行偏置和啟用M503航線W122、W123銜接航線由西向東運行,是為緩解有關地區航班增長壓力,保證飛行安全,減少航班延誤,保障旅客權益,滿足亞太地區航空運輸發展需要,也有利於改善兩岸航班運營,進一步便利兩岸人員往來,符合兩岸同胞共同利益。

據了解,M503航線位於海峽中線西側,並經國際民航組織批准,但台灣方面認為此航線過於接近海峽中線及相關敏感空域,減少台灣空防預警時間。時任台灣交通部民用航空局局長林志明曾表示,M503航線位於上海飛航情報區境內,台灣一方無從置喙,後來陸委會稱已與大陸方面達成協議,同意M503航線南下運行。2018年1月,大陸航空局公布餘下的M503航線北上運行及相關銜接航線開始啟用。

對於大陸今次舉措,台灣民航局表示,因中國大陸的措施,與2015年啟動M503航路時,雙方溝通結果有明顯差距,民航局深表遺憾並嚴正抗議。至於這項措施可能產生的相關影響及後續處置等細節,民航局將與相關機關進一步評估及商討後,再對外說明。

M503、W122與W123航線示意圖。(台交通部民航局提供)

陸委會則表達嚴正抗議、強烈不滿,要求中國大陸立即停止不負責任的飛航行動。其指出,新冠疫情過後,中國大陸國際航線尚未全面復航,其卻佯稱開通相關航路是為了緩解有關地區航班增長壓力、保證飛行安全,實則未經兩岸溝通啟用相關航路,不僅罔顧飛安,不尊重台灣,且是刻意以民航包裝對台政治,乃至軍事的不當企圖,有改變台海現狀疑慮。

陸委會強調,對於大陸繼2018年1月4日片面宣布啟用M503北向航路後,再次未經協商公布相關作法,顯然蓄意製造兩岸不安,對此強烈抗議,要求對岸停止2月1日起執行相關航路運作的決定,如果中國大陸一意孤行,必須承擔任何影響兩岸關係的嚴重後果。

台交通部長王國材則在31日表示,對大陸民航局的做法感到遺憾,因M503靠近台北飛航情報區,距離海峽中線只有4.2浬,天候不佳時,飛機會偏東飛行,對台灣的民航機與軍機有衝突,兩岸應該溝通,而這是個嚴肅的問題。

王又指,W122航線與馬祖南北竿機場及W123線與金門機都很接近,如兩岸沒有溝通航班起降時的平行距離與高度,會有飛安的疑慮。後續會由軍方與民航局共同研擬對策,由國安單位統一處理。

王國材表示,如兩岸沒有溝通,會有飛安的疑慮。(ETtoday)

另一方面,國防安全研究院國家安全研究所長沈明室接受中央社訪問時表示,彼時台灣抗議後,M503航線以海峽中線往西偏置6海浬飛行,現時宣布取消,意味打破海峽中線象徵意義,也將加大台灣空防監測壓力,北京是在用航線的改變執行界於戰爭與和平間的灰色地帶行動。

他又指,這顯然是針對台灣總統大選結果而來,收回了當初的善意。過去一段時間,解放軍軍機有越過海峽中線行為,不過這仍屬偶發事件,民航機由於運輸飛航需求,也有技術性偏離。而現時過去既有默契被打破,等於海峽中線模糊化,台灣空防監測除了看軍機,還要看民航機。

過去一段時間,解放軍軍機有越過海峽中線行為,而未來台灣空防監測除了看軍機,還要看民航機。(資料圖片)

他進一步指認為,大陸啟用W122、W123銜接航線由西向東飛行對台海安全影響較大,因原本只有台灣飛機往金門、馬祖來回飛,現時加上了解放軍軍機、民航機,沿著海峽中線飛甚至可能跨越,將使台灣空防監測壓力加大。

全球防衛雜誌採訪主任陳國銘則認為M503航線改變可解讀為對於即將上任的賴清德新政府的施壓,以北京對台一連串作為來看,可推估在5月20日總統就職日前,還會有其他施壓手段。以往,輿論擔憂大陸可能會利用有關航線,以軍用機假扮為民航機對台構成威脅,甚至攻佔機場。不過陳國銘強調這個可能性相當地低,一來空運能量有限,二來台軍絕對有反擊能力,中共採取該方式的代價很高。

他又指,大陸改變航線,目的是結合先前經貿脅迫、蔬果禁運等對台手段,試圖造成台灣民眾人心惶惶,他建議民航單位應該盡快地採取因應動作。

在大陸,國台辦31日上午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會上記者提問道是否能夠解讀大陸是在為兩岸航線全面恢復做準備。

對此,發言人陳斌華表示,根據兩岸空運相關安排,兩岸航空公司可以在大陸61個航點與台灣10個航點間,每周共安排不超過890班客運航班運行。兩岸空中直接通航,極大便利了兩岸民眾往來,為增進兩岸同胞的共同利益發揮了重要作用。去年以來,隨著疫情防控進入新階段,陸方順應兩岸同胞的共同願望,積極推動兩岸空中直航航點復航。目前,大陸14個城市每周執飛兩岸航線共500多班客運航班,運送旅客8萬餘人次。兩岸航班、運量雖較疫情防控期間有所增長,但因航點有限,總體上兩岸往來仍有較大不便,台胞台商熱切期盼兩岸直航航點盡快全面復航,「我們一直在為兩岸航線全面覆航做準備。民進黨當局應盡快取消兩岸航空運輸方面的不合理限制,滿足兩岸民眾特別是台灣民眾的出行需求」。

陸委會籲請相關國家共同關切並表達抗議。(資料圖片)

同日,陸委會再表示,經確認相關資訊,陸方國際航線航班數較疫情前大為減少,既有M503、W122及W123運行並無滯礙或擁擠情況,且既有M503南向偏行航路更有助於飛航安全,顯見中國大陸所謂開通相關航路是為緩解航班增長壓力、保證飛行安全等,完全與事實不符,明顯是出於政治目的,意圖片面改變台海現狀,此作法將嚴重破壞兩岸關係,並威脅區域和平穩定。

陸委會強調,飛航安全是國際社會及國際民航組織對航路首重的基本要求,中國大陸未經兩岸溝通即擬開通相關航路,W122、W123銜接航路之使用,不僅影響既有金門、馬祖飛航安全,亦對所有使用該等航路的國際航班造成飛安風險,陸方以政治目的,罔顧區域飛安,籲請相關國家共同關切並表達抗議。

陸委會指出,陸方口口聲聲說,將尊重、關愛、造福台灣同胞,但實際作為完全背道而馳,陸方再次未經協商公布航路變更,其蠻橫無理的片面作為,已製造兩岸及區域不安,台方強烈抗議,並要求對岸立即停止此一不當的決定,儘速透過兩岸既有機制與台方協商,否則一切後果必須由陸方承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