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區】東莞本土藝文KOL: 粵港澳本是文化共同體

撰文:慈美琳
出版:更新:
張三不認可香港「文化沙漠」的自貶,並表示從小到大受港影響深遠。(梁鵬威攝)

張三於2015年創辦的微信公眾號「一時半刻」,現在已有超過10萬粉絲,成為東莞民間一張招牌,也建起了自己的寫作團隊。翻看近期內容,香港製作霓虹招牌的手藝人、澳門的墟市、東莞的獨立書店,都是文章的主角。張三說,他們不止關注自己的城市,對整個粵語地區都很有興趣,因而想將周圍有趣的內容都帶到東莞這個「文化低地」。4月見面時,他們剛剛訪問了港姐雷莊𠒇和澳門「微辣」短片製作組。

嚮往香港的「都市感」

對香港文化事,今年30出頭的張三如數家珍,他將梁文道視為榜樣,學他博覽雜書,在內地氣氛寬鬆的時期張三常常網購港版書籍,最喜愛黃霑《不文集》,也喜歡林海峰、黃子華的棟篤笑、看詹瑞文舞台劇……「廣東人對香港文化好推崇,覺得是文化共同體,去到(香港)就覺得什麼都好熟悉,聽歌、電影都入腦了,覺得很親切。」他笑說。

張三不認同香港「文化沙漠」的自貶,認為「每個地方都可以覺得自己是文化沙漠,這個詞太虛了」。他舉錢穆和金庸做例子,認為香港「有高冷的學術人的一脈,又有很生猛很市井的東西」。

他解釋道,「市井」指的是在茶樓、街市等看到的小市民營生的活力,另一邊,電影《春嬌與志明》系列則拍出了他心目中香港的「都市感」,尤其記憶深刻的是兩人初見時在後巷「打邊爐」的畫面,令他覺得「好自然,好瀟灑」,看似不經意的動作,形成了他心中對白領的印象,「我們這裏一切都太新了,穿名牌,上80樓辦公,但是沒有那種都市感」。

「你飲普洱茶,你喝久了有個茶漬在(茶壺)上面,那是好的東西」,張三相信,嘗試將這些「好的東西」介紹進來,也許可以帶家鄉從「老土」走到「骨緻(精巧玲瓏)」。

他相信,這座城是湖南人的東莞,台灣人的東莞,韓國人的東莞,即使是本地人也不會只局限在東莞人的東莞,正如不同族群構成了今日的香港。(梁鵬威攝)

掃黃過後  東莞委屈中奮進

什麼樣的內容值得着墨?在《事後:本土文化志》中,香港作家陳冠中寫下「細藝無分廟堂江湖,各自修行、各顯精彩、各領風騷,卻共譜時代精神」。張三受到啟發,認為正是多元聲音構成了香港民間的文化氣氛,「大陸是(只有)政府和人民的關係,中間社會的一層沒有豐富的文化」。

在張三看來,記錄民間就是記錄這座城市的獨特,在嶺南文化底色之上,東莞與許多廣東城市的不同在於人的構成,東莞千萬人口之中擁有本地戶籍者不足兩成,外地人中又有過半是外省人。東莞吸納了各地的打工者和淘金者,亦因他們的存在而發生改變。

他舉例,在靠近深圳、工廠林立的塘廈鎮,有外省人來打工,後來呼朋喚友,一條村整個搬了進來,講鄉音,開餐館,把他鄉變成了故鄉。這座城市於是愈來愈多不同的餐館和同鄉群體,成為「湖南人的東莞,台灣人的東莞,韓國人的東莞,即使是本地人也不會只局限在東莞人的東莞」,正如不同族群構成了今日的香港。

張三在東莞長大,在廣州讀完大學後又回到東莞,記錄這座城市的獨特。(梁鵬威攝)

2014年是東莞的轉折點,大規模掃黃行動聚焦了全國目光,央視報道曝光後,東莞出動6,000警力,公安部親赴廣東督導,東莞酒店、娛樂等行業自此大受打擊。張三說,這正如「兒子被老爸狠狠批評了一頓」,「受過委屈」就更迫切想為這個地方正名。

他見到有95後自己做潮牌,跑到上海、深圳交流,又有喜歡電影的年輕人去北京電影學院旁聽,大家都想出去學本事,再將好的東西帶回來,為城市帶來新氣象。「東莞氣氛本來是hea(懶散)的,本地人可以收租(過活),不工作都行。」張三笑道。

回想當年,張三有些唏噓,覺得那時是魚龍混雜,卻亦是繁華盛世,「不是說大家懷念叫雞,而是『青樓』很鼎盛的時候說明社會氣氛在沸點。各色人在那裏交流,小姐本來也是來自五湖四海的。」他記得在那樣的場域裏,有人有錢,有人有權,有人破產……可以見到密集的人情冷暖。

掃黃同年,東莞提出機器換人行動計劃,整個城市迎來產業轉型。(梁鵬威攝)

「細路仔已經唔識講白話」

東莞性產業衰退的脈絡,和製造業轉型幾乎重合,掃黃同年,東莞市提出「機器換人行動計劃」,整個城市開始探索新的發展方式。當城市的舊標籤正在褪色,新秩序漸現雛形,有什麼應當被珍重、被保留?張三首先想到的,是人情味和方言。

他給記者講了一個故事,在盛產香蕉的東莞麻涌鎮有一間小餐館,老闆每日凌晨劏豬,3點鐘開始供應新鮮出爐的排骨飯,頗受種蕉人歡迎,他們天沒亮就出門勞作,一碗熱氣騰騰的排骨飯是最好的慰藉。而現在隨着種蕉的人愈來愈少,這間排骨飯卻依然好生意,原來早出晚歸的快遞員成了新常客,「雖然產業變了,一碗飯的人情味還是延續了下去」。

然而,對於方言,張三明顯更為憂慮,因為如今「細路仔已經唔識講白話」。香港近年圍繞廣東話的討論眾聲喧嘩,不少人對母語式微深感擔憂,而對同講白話的東莞而言,方言沒落已成事實。

對同講白話的東莞而言,方言沒落已成事實。(梁鵬威攝)

「我阿媽那個年代去買餸,講普通話別人會看不起你,那時廣東話大晒,不理對方聽不聽得懂,但現在她都要努力講普通話。」張三猜測原因,除學校大力推廣普通話之外,亦因城中講普通話的人從最初的外來打工者,變成了現在的高薪高科技人才,「語言也是有權力關係的,」他感慨。

2016年,「一時半刻」發布《東莞話,我要講到80歲》一文,勾起城中情意結,點擊量高達數十萬。有讀者留言說,在外常被人嫌口音重不好聽,但「還要繼續傳承下去,你吹咩。」收到超過400個讚好。

回到現實生活,他們需要面對普通話已是主流的事實,張三記得曾幫文創社區策劃宣傳活動,請來香港柳重言、向雪懷等香港音樂人到東莞分享創作故事,一齊唱粵語老歌,現場氣氛一度熱烈,惟「公司老闆不是廣東人,不太理解這樣的活動,後來就停了」。張三感慨,東莞文化圈如今許多人都不懂廣東話,對粵文化的認知停留在Beyond年代。

張三說,香港產生過很多有影響力的文化作品,使廣東話附着其上,有了傳承的載體,惟近年愈來愈乏善可陳,「以前香港影響我們很多,我們對香港沒什麼(影響),以後恐怕難說了」。

上文節錄自第114期《香港01》周報(2018年6月4日)《透視大灣區之文化篇——東莞本土藝文KOL:粵港澳本是文化共同體》。

瀏覽更多大灣區文章:【01大灣區專頁

瀏覽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

《香港01》周報各大書報攤及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