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M教育】摒棄應試文化非朝夕之事 創科教育沒統一指標難推動

撰文:林嘉淇
出版:更新:

香港教育的制度問題是難以撼動的大山,要把數十年來的「應試文化」一拔而起是不可能的事。然而,當全世界都在說STEM教育如何塑造未來新一代,又說不走STEM教育是逆潮流之舉時,香港要動教育制度外,還要思索如何才能有效支持STEM的發展,當務之急是為學校創造有利的教學條件與環境。

【STEM教育】中小學同遇困難 豈是大灑金錢就能辦好創科教育?

「其實很視乎校本如何看STEM。」香港中文大學學習科學與科技中心課程與教學學系教授莊紹勇時常與各中小學接觸,合作舉辦各項比賽及工作坊,也為學校提供培訓課程,協助學校STEM課程的教與學工作。他解釋,不少學校須額外投放資源,例如購置硬件或加建實驗室,也要「放」老師出外進修。又因為STEM不是獨立科目,沒有規定課時,並非所有學校都願意從其他課堂抽調時間推行。

中大教授莊紹勇表示,新學制下「三三二二」的最低入大學要求,不利STEM發展。(龔嘉盛攝)

缺乏硬指標 學校各吹各調

不少前線老師反映的與莊紹勇所言一致。有教師表示,學校能否推動STEM教育,端視最高決策人——即學校管理層與辦學團體是否有心,願意投放資源。負責周一STEM課堂的保良局王賜豪(田心谷)小學教師陳迦志坦言,由於負責老師須花額外時間備課,學校的行政措施也有所調整:五位負責老師在STEM課前的一節課均是「空堂」,讓老師有更多時間準備,而該天學生要交的功課也相對較少,甚至行「無功課日」,讓學生能更盡情地享受STEM課堂。

由於教育局並沒有對學校如何推動STEM教育有一套硬指標,結果,學校對如何推行STEM各自演繹——有的把STEM元素滲入常規課程內,有的只視之為課外活動。常到不同學校舉辦STEM工作坊的教育中心兼職導師Walker坦言,在他所接觸的小學中,STEM主要是作為課外活動,並不是所有學生都要參加。更有學校只在比賽前才急急找來導師提供「比賽導向」的課程,希望能為學校爭獎項。用一個近似拔尖的方式推展STEM教育,意味着只有在老師眼中數理能力較好,或是「資優」的學生才有機會被挑選。這不但拉闊了學生能力的差異,也突顯出教育局讓學校「校本決定」的弊病——校本對STEM教育的演繹各有不同,導致未能廣泛及有效推行。

到底小小年紀的他們,眼中的STEM是什麼呢?(鄧倩螢攝)

「用錢用得很多,但栽培的卻是少數人。」教育界立法會議員葉建源直言,這種校本自主的STEM教育推行模式不理想,被挑選出來的學生需要花額外時間接受更多的訓練,令本已被教育制度掐得喘不過氣的學生,壓力更大。他重申,拔尖及比賽只是STEM教育的「甜品」,「主菜」應該是讓所有學生都有同等機會接觸STEM,是要整體提升香港學生在數理科技方面的質素。

陳迦志表示,其任教學校會將STEM教育分為「STEM for elite」及「STEM for all」兩類模式,前者挑選能力較高、興趣較濃厚的學生參加相關課外活動,後者則把STEM融入課程,成為學生的必修課堂。他解釋,這種做法是不希望只有少數人可接觸STEM教育,校方認為,既然STEM所提倡的能力是未來社會所必須,當然要讓所有學生均有接受STEM教育的平等機會;同時,對於在這方面能力較高的學生,也會編排針對性的額外活動,讓他們在STEM方面有更好發揮。

保良局王賜豪(田心谷)小學將STEM教育分為「STEM for elite」及「STEM for all」兩類模式。(歐嘉樂攝)

如此鼓勵學生體驗STEM的學校,畢竟不是當下主流。STEM僅是教育制度中的「佐料」,不像「主菜」的語文科有能定優劣的考試評分。既然同樣要投放資源,前者甚至要消耗更多人力物力,卻又難以量化成績,學校自然傾向投資「回報」更高的主要科目。

撥款增加 是否用得其所?

自STEM走進政府教育藍圖以後,當局大手筆投放資源。除了中小學各獲10萬元及20萬元的一次性津貼外,每校還可額外申請優質教育基金下最多200萬元的「公帑資助學校專項撥款計劃」,以及從5.5億元的教育發展基金申請津貼。名目眾多,也脫離不了一個「錢」字。為了推動STEM教育而要增加撥款,這不難明白,然而,撥款是否用得其所?

自STEM走進政府教育藍圖以後,當局大手筆投放資源。(曾梓洋攝)

翻查立法會文件, 2017年財委會批准每間資助中學推展STEM教育的20萬元津貼時,多位議員,包括葉建源在內,提出不少問題:有人憂慮各校發展步伐不一,亦有對校本自行決定撥款用途的質疑,也有對STEM沒有官方統一量度教與學指標的懷疑等。

葉建源當時於會上批評過一筆過撥款不是好的處理方法。去年《施政報告》轉而設立每年9億元的「全方位學習津貼」,學校可用此來推動STEM教育。一次性津貼轉為恆常資助,葉建源對這樣的調整「收貨」嗎?「只改善了很少,但起碼對學校來說可以有一個長遠的計劃,在籌備上比較好。」葉建源說,撥款幫不了的是學校的教與學工作,「政府對在香港如何推動STEM教育沒有一個完整的想法,我們講的是課程與教學,不是用錢便可以解決到的。」

葉建源表示,政府對在香港如何推動STEM教育沒有一個完整的想法。(鄧倩螢攝)

葉建源解釋,政府須對如何用該筆津貼有更清晰指示。翻查教育局致中小學有關一筆過津貼的通函,只寫了津貼有三個用法,一是「採購資源」,二是「舉辦與STEM相關的活動」,三是「支持學生參加與STEM相關的比賽」。但對於各自應佔比例多少沒有着墨,原因是「考慮到學校在推動STEM教育的基礎不同」,故把決定權全交到學校手中。學校只須在每年向教育局提交的帳目表內列出各項收支。

香港青年協會轄下的青年創研庫去年訪問過百名負責推行STEM教育的中學教師,其中有兩成老師表示,任職的學校用接近七成甚至全數的20萬元津貼來購置硬件。就是在此時,3D打印機、智能機械人開始走進學校。「首兩年一定會有這樣的情況出現,買機器是最簡單的事,一想(推動STEM)便會想到要買設備。」莊紹勇如此理解

不少學校購置了先進的高科技設備,例如3D打印機,卻忽略了制定完整教程。(曾梓洋攝)

曾任小學教師的Walker也認為,採購器材不是問題,關鍵是學校不懂得如何利用它們來教學。他以3D打印機為例,大部分學校會教學生如何用打印機,為的是讓學生開開眼界,接觸新技術,但STEM教育要做的,其實是讓學生懂得如何利用它去改善社會和生活。說穿了,其實是學校沒有一套完整教材、課程在手,而任教的老師須花額外時間就不同硬件設計一套完整而持續的課程,結果令本來工作已經忙碌的他們百上加斤。另外,由於科技日新月異,三年前學校買的是3D打印機,今天買的是micro:bit(編寫電腦程式工具),課程必須持續更新。但正正因老師很忙碌,令課程更新難言與時並進。Walker笑言,「(STEM)像是豬頭骨般被拋來拋去。」

上文節錄自第152期《香港01》周報(2019年3月4日)《空有目標 卻無路徑 大灑金錢能辦好STEM教育?》。

相關文章:相關文章:【STEM教育】中小學同遇困難 豈是大灑金錢就能辦好創科教育?【STEM教育】學生創科能力倒退 香港教育走錯了路嗎?

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香港01》周報,各大書報攤、OK便利店及Vango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