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美國工廠》到「通用大罷工」 美國現「去工會化」情況?

撰文:香港01評論
出版:更新:

會員人數大減、影響日漸衰落的工會,忽然成為鎂光燈下的焦點。美國前總統奧巴馬有份投資的紀錄片《美國工廠》(American Factory)叫好叫座,除了聚焦中美兩地的文化差異,籌組工會一役更是壓軸高潮,相關爭議使人再次反思工會的優劣。正當影片熱播、熱議之際,全美最大工會美國汽車工人聯合會(UAW)宣布,由於通用汽車(General Motors)未能滿足勞方要求,旗下近五萬名工人將開展無限期全國性大罷工,踏入第三個星期(9月16日起計),工人仍未有復工迹象。到底,工會將延續江河日下勢頭,加速衰敗?抑或會被重新發現價值,重拾光彩?撰文︰李道

《美國工廠》旨在反思中美之間的競爭優劣,尤其為何大量美國職位流到中國手裏。片裏講述的,乃中國玻璃製造商福耀集團遠赴美國投資,讓通用汽車旗下一家倒閉工廠重獲新生的真人真事經歷。

紀錄片《美國工廠》聚焦中美兩地的文化差異與籌組工會一役。(《美國工廠》劇照)

截至去年,這家投資額高達10億美元的福耀玻璃廠,為當地創造逾2,000個工作機會,較通用汽車時期的一倍有多,惟員工薪酬卻比之前低—工人在紀錄片中透露,由2008年每小時29美元(約227港元)減半至2018年的起始14美元(約110港元)—究竟新工廠是有利員工,抑或是無良黑心企業?已為觀眾留下思考空間。

此外,美國員工不明白中國員工為何如斯勤奮、可忍受長時間的機械化工作;而中國員工則不明白美國員工為何總是不知足,包括工資比他們高、工時比他們短也不高興,以至不明白為何要搞工會「鬧事」—兩地之間的文化和勞資思維各異,亦為影片一大核心。

其中,兩地人員怎樣看待工會,以及工會到底應否存在,也是紀錄片希望帶出的訊息。美方人員普遍認為,成立工會有助維護工人權益,尤其當他們有感利益漸受侵犯;而中方人員則不以為然,來自福建的老闆曹德旺更擔心工會會影響工作和企業效益,揚言工會進來就撤資關廠,還聘請顧問遊說員工反對工會。

中美兩地人員怎樣看待工會,以及工會到底應否存在,也是紀錄片帶出的訊息。(《美國工廠》劇照)

三大車廠出現勞資衝突

紀錄片今年8月在美首播,旋即引起各界關注。不知是湊巧抑或有心安排上映時間,四年一度的美國車廠勞資談判在紀錄片播出不久後展開,而通用汽車則再次扮演重要角色。

UAW代表全美三大車廠—通用汽車、福特汽車和快意佳士拿(FCA)—總共近15萬名員工。作為行業龍頭,談判桌上的焦點自然落在通用汽車之上,而UAW今次罷工便主要針對通用汽車。

受累傳統汽車銷售放緩,勞動成本和關稅成本又不斷上升,通用汽車原計劃透過重組削減成本、增加臨時工比例等,從而調撥資源到電動車和無人車的開發生產。畢竟,汽車業的未來發展趨勢放在電動車及無人車之上,去年,美國相關銷售量便大增80%。

不過,身為傳統老大的通用汽車卻錯失機遇,被後起之秀嚴重拋離。以累積銷售量計,截至今年第一季度,特斯拉(Tesla Inc)的38萬輛數字,幾乎倍高於通用;以最新車款看,特斯拉的Model 3更佔全美電動車銷量的六成之多,涉約2.4萬輛,反之,通用汽車則十大不入,成績比日本的過江龍本田汽車(Honda)和日產汽車(Nissan)還要遜色。可見,通用汽車必須急起直追,故計劃到2023年前推出20款新電動車型,而去年底則關閉了四間美國舊廠房。

UAW今次罷工便主要針對通用汽車。(VGC)

不問可知,以上新措施難免招致工會不滿,因為關閉廠房意味工人丟掉飯碗,更莫說自2010年見頂,車廠工人的人工在扣除通脹後不增反減了16%。UAW今次號召的大罷工,規模之巨既不容小覤,持續時間之久還創下1970年以來的新紀錄。有分析指,通用汽車每日料損失5,000萬至1億美元。

工會不單要求通用汽車重啟相關工廠,還要求改善醫保福利、薪酬待遇、臨時工制度,以及職業保障等,讓員工分享公司更多利潤,包括目前時薪低至15美元(約117港元)的臨時工可獲更大保證被聘為長工;2007年後新入職者亦要跟其他「老臣子」看齊,一樣可最多加至時薪約30美元(約235港元)才封頂,並一樣可享退休金福利,從而扭轉目前不平等的「三級制」、「同工不同酬」的合約架構。

工會八十年代由盛轉衰

追本溯源,始自十八世紀的工業革命既發明了工廠與僱傭勞動;同一道理,工業革命還催生了現代化的「工會」。

工業化、城市化走得最前的英國,起初將工會列為非法組織,並反對集體談判權,此外還鎮壓罷工。然而,隨着勞動人手的經濟影響力愈來愈高,即使小部份礦工罷工亦足以令全國經濟停擺,由機械到火車都無法運作,天秤開始向工人方面傾斜,愈來愈多工會應運而生。1867年,英國皇家工會終於承認工會有利勞資雙方利益,並於1872年正式將工會合法化。

產業轉型、工廠自動化削減工會議價能力。(VGC)

根據英國國家統計局及英倫銀行的資料,當年英國工會化的比率尚不足10%,惟到1920已升至近40%,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初的最高峰期更超過50%,亦即每兩人裏就有一人是工會成員,全國工會人數一度高達1,300萬。

然而,八十年代亦是工會發展的轉捩點。根據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資料,除了英國之外,其餘的工業大國例如意大利、德國、加拿大、法國以至日本等,均於此時開始出現「去工會化」現象,工會成員比率拾級而下。

時至今日,英國的工會化比率已降至20%左右,較歷史高位足足跌了一半;而OECD的中位數,亦從八十年代最高逾50%,降至現在約18%。目前工會化比率仍維持高水平的地方,只剩北歐的瑞典、芬蘭、丹麥,比率介乎60%至70%,不過亦較高位大減十多個百分點。

美國「去工會化」較早出現,但美國諮詢公司蓋洛普(Gallup)的民調顯示,當地民眾對工會的支持度,在六十年代初仍高近70%,惟到七十年代末卻大降至50%左右;即使支持度比反對度高,說明美國人民普遍認同工會,不過,美國工會化的數字卻一直偏低,早於八十年代已僅約20%,現在則更少至10%左右。若撇除政府公務員,美國私營企業的工會成員比例,更從五十年代最多的35%,降至現時只有6%。

繼續閱讀︰英美工會勢力每況愈下 會否淪為歷史遺物?

相關文章︰通用汽車拒絕工會最新提議 罷工將持續惡化【瑞典模式】工會運動穩定社會 集體談判保障工人

上文節錄自第183期《香港01》周報(2019年10月8日)《從《美國工廠》到「通用大罷工」 工會影響力江河日下?》。

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香港01》周報於各大書報攤、OK便利店及Vango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