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下港人用餐習慣改變 一星期平均叫多少次外賣?

撰文:特約撰稿人
出版:更新:

傳染病流行,最安全的做法就是在家避疫,減少外出,自然增加在家用餐的時間。今年4月,全球性測量和數據資料分析公司AC尼爾森(AC Nielsen)調查疫情下亞洲人的消費行為,發現約77%的香港消費者更常在家用餐,約46%的香港消費者偏好買外賣,平均次數由每星期3.31次升至4.3次。

承接上文:【新冠肺炎】不要再幫人夾餸! 疫情重塑飲食文化

現時,許多餐飲集團都與外賣平台合作,或自建線上網購系統,藉以開拓客源。虛擬餐廳亦趨興旺,它們沒有實體店舖,只存在於外賣平台,收入卻可能更勝實體店舖。其實,疫前各地外賣平台本快速增長,疫下只會加強此趨勢,外賣平台foodpanda母公司德商Delivery Hero表示,今年全球第一季訂單較去年同期增加一倍,營收達5.15億歐元,年增92%,其中亞洲地區營收達2.01億歐元,年增198%。

上班族要改變在車上吃早餐的習慣了。(資料圖片)

少去餐廳,勿在公共交通上進食

美國雜誌《紐約客》所描述的「隔開的桌子,質地細密的餐巾紙,安靜的音樂,白色的瓷器餐具,精細編排的服務,法國風味的高級美食」,這種排場可能成為絕響,又或變得稀罕。事實上,米芝蓮餐廳已適應疫下潮流,開始做外賣求存,從前人均逾千元一餐的消費,現在可能變成數百元的套餐,只是少了往日講究的用餐環境。

除了在餐廳用餐,在公共交通上用餐本來極為尋常。但是,在疫情下,為避免除下口罩受到感染,人們都避免在公共交通上進食,有些搭飛機回港的乘客不再像以往那樣,在機上吃喝。一些鐵路運輸、長途巴士等交通工具上,人們也盡量不吃不喝,又或找出最保險的吃喝方法。

近年人們對人造肉的需求大增。(資料圖片)

講究食材,更追求健康養生

疫情下,人們避疫在家,減少了運動,難免容易發胖,這是注重形象的都市人所不能容。同時,肥胖也加重染疫後致死的風險,不可不防。要有效控制,唯有控制飲食。人們因而依從專家建議,以低熱量的食物,即瓜果蔬菜等植物類食物取代高熱量(脂肪較高)食品。植物性食品,如人造肉、植物素肉等的需求增加,醞釀多時的「以昆蟲作糧食」風氣也大行其道。另外,覆熱即食、冷凍產品也成為疫下的熱門消費選擇。

飲食次序也受到影響,比如以往很多人都習慣飯後才吃水果,但現在可能改為飯前吃。專家認為,人的腦下垂體負責傳遞食物到達胃部的飽肚感,如果飯前20分鐘吃低熱量、纖維量多的水果,又或用餐時先喝湯,可以增加飽肚感,其後才吃飯和肉,就可避免因過飽而引致肥胖。

人們出於避疫防疫,在飲食習慣上作出了很多改變,至於能否持久,則要視乎疫情持續多久(資料圖片/李澤彤攝)

就地取材,縮減「食品里程」

飲食文化本身就是人類適應生活環境以自我保護而產生。先人找尋合適食材,避免食物因長途運輸而腐爛,或透過風乾與燻製來延長食用期限,以及將食物加熱變熟後才食用,降低招惹寄生蟲、細菌和病毒的機率,都是因自我保護而形成各種飲食習慣。甚至中國人自古燒水烹茶,歐洲人喝啤酒避免飲生水等傳統,也是出於同樣的考量。

當下新冠疫情對全球的飲食文化帶來衝擊自是無可避免,人們出於避疫防疫,在飲食習慣上作出了很多改變,至於能否持久,則要視乎疫情持續多久,以及疫後的生活環境。

上文節錄自第225期《香港01》周報(2020年8月3日)《顛覆共食制 養生另有道 疫情重塑飲食文化》。如欲閱讀全文請按此訂閱周報電子刊,瀏覽更多深度報道。

225期《01周報》精選內容:

當「抗爭」遇上「鬥爭」 選舉延期 香港重啟

評戴耀廷被解僱—「學術自由」成為所欲為的「保護傘」?

疫襲農業 天災蝗禍引爆全球糧食危機

心理輔導與法律支援並行 專家設平台 助被捕青年覓曙光

由歐美燒到亞洲 「退休之火」蔓延

顛覆共食制 養生另有道 疫情重塑飲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