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台灣的新農業政策 為香港帶來的啟示

撰文:劉彥汶
出版:更新:

政府在2016年《新農業政策》當中承諾參考新加坡農業科技園的做法,提出「農業園」計劃,強調會以現代化及高科技種植方法提升本地農業產量。不過,自推展以來,計劃不但未能為農業發展帶來希望,而且未能穩住小農戶的信心。歸根究柢,是政府在借鑑海外經驗時往往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所以未能對症下藥,令政策變成了「四不像」。
新加坡過去的農業狀況與香港相似,基於天然資源匱乏、土地面積有限,曾有超過九成的食品供應由外地進口,而農業在國內生產總值中所佔的比重只有0.3%。有鑑於此,當地政府早於1986年提出「農業科技園計劃」,在全國開拓六個「農業科技園」,研發水耕種植、垂直式種植法,以節省空間,它們分佈在新加坡不同區域,有部份興建在市區附近。

承接上文:「農業園」能否成為香港農業救命草?

新加坡所有土地都歸國有,被劃作農業用途的土地必須從事農耕活動,絕對不會荒廢,更加不容許發展商囤地。(資料圖片)

新加坡未容發展商囤地

乍聽之下,香港農業園除了落後人家三十年之外,也算是學得「似模似樣」,但細究之下不難發現,兩者大不相同。有別於香港農業園把適合土耕的農地用作水耕發展,新加坡會將不需土壤耕作的新式務農作業安排在科技園的大樓內進行,以免浪費可作耕種的土地。

再者,新加坡所有土地都歸國有,被劃作農業用途的土地必須從事農耕活動,絕對不會荒廢,更加不容許發展商囤地。但在香港,儘管香港政府也是所有土地的大業主,並以政府租契形式出租,但當局未具新加坡政府的決斷和魄力—對於已被自行改建成為露天停車場或儲物場,以及被發展商囤積多時的荒廢農地,往往不敢大膽收回;對於仍然能夠用於耕種也着實仍有農戶耕種的農地,卻要千方百計收回,而不願推出農地保護政策。

另外,新加坡對農戶的資助也不遜色,如農戶成功租用農地,政府會向其提供資助。在過去五年,新加坡當局經農業生產基金(Agricultural Productivity Fund)向100個農戶投資約3,800萬坡元(約2.2億港元),讓農戶可增添設施提高質量及生產效率,平均每位農戶獲得38萬坡元(約220萬港元)。對比之下,香港的做法可謂「抄不足」,儘管當局提供五億元作農業持續發展基金,但當中僅400萬元分發給合資格農戶,平均每位農戶只有三萬元補助,其餘4.96億元不知「花落誰家」。

當然,每個地方的實際情況各有不同,香港在借鑑不同經驗時,也不可能完全照辦煮碗「抄到足」,但關鍵是不但要「知其然」,更加要「知其所以然」,才能實事求是地對症下藥。

香港在借鑑不同經驗時,也不可能完全照辦煮碗「抄到足」,但關鍵是不但要「知其然」,更加要「知其所以然」。圖為早前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到訪荔枝窩,了解環境保護署轄下鄉郊辦的工作。(資料圖片/政府新聞處)

台灣積極發展「科技農業」

除了新加坡的「農業科技園計劃」,台灣的「科技農業」政策也有一定參考價值。農業是台灣其中一項主要的經濟來源,農作物除了供給本地食用外,亦會安排出口。不過,面對創新科技的挑戰,當地農業也經歷升級難關,甚至有農戶面臨失業,幸而當局沒放棄他們。

一來基於土地優勢,台灣並沒有像新加坡一樣幾乎放棄常規農業,而是盡量使用地理脈絡、氣候環境等,結合科技產業持續開發,例如農民會把農作物的生長數據紀錄在雲端,以便他們做數據分析,改善未來的種植方式;農場也會添置機械操作工具,可以更精準地執行耕種的動作。二來還得歸功於當地政府積極推出扶持政策,從資金、技術到營銷一應俱全,例如行政院前院長張善政在任期間,便經常到花蓮的農地工作,與有機種植的農民討論技術升級,以提高生產效率及產品質量,出身創科的他更曾經協助農戶開發「無人機種西瓜」技術。

在2017年,台灣農委會更舉辦「農業創新黑客松」(即程式設計馬拉松),讓不同的科技人才設計高科技程式,協助農戶更有效率地進行農耕工作。如此一來,既可讓一直以傳統人手方法耕作的老農繼續他們的工作,也可以吸引有意入行的年輕小農以科技化方式協助耕作,可謂一舉兩得。

新加坡大力支持研發水耕、垂直種植等方法。圖為垂直農場員工處理種出的羽衣甘藍。(路透社)

香港擁有的農地本來就比新加坡多,根據規劃處在2019年的統計,香港擁有5,000公頃的農地,如政府可協助農民將部份土地復耕,則可安置原有的小農戶,也有足夠位置興建農業園發展農業技術。政府可考慮在學習新加坡發展農業園的同時,參考台灣保留原有農戶的做法,並給予他們在農場上發展科技農業的資源和培訓。農業園對於推動香港農業發展只是其中一個小助力,若政府「有心」想將農業產業化,在現階段必須用盡土地及人力資源。參考台灣及新加坡的做法,可以令香港農業在雙軌道下運行,或許能為這個產業另闢一條新路。

上文節錄自第259期《香港01》周報(2021年4月6日)《「農業園」能否成為香港農業救命草?》。如欲閱讀全文請按此試閱周報電子刊,瀏覽更多深度報道。

259期《香港01》周報精選內容:

【封面報道】對選舉改革的積極反思 把港人治港落到實處

「忠誠的廢物」只是善意鞭策 對話田飛龍:「一國兩制」正在換個活法

蘇州過後無艇搭 被忽略的首份白皮書和習近平勸告

「農業園」能否成為香港農業救命草?

歐洲疫情爆發一年 歷程峰迴路轉 後續仍難預料

媒體電子轉型的存亡之秋:在網絡世界中尋覓新聞價值

《民法典》實施之後 說好的「新時代女性」來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