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腦與哲學系列】從柏格森看還原論和機械論對意識理解的局限

撰文:葉雯德
出版:更新:

系列文章上篇——【大腦與哲學系列】腦神經科學與人工智能所理解的意識可能是錯的

我們在前文提到,量子物理學家潘洛斯(Roger Penrose)嘗試以量子力學的概念來構造一個理解意識運作和起源的猜想,因為他認為一般的腦神經科學不足以解釋意識。潘洛斯的微管結構(microtubule)猜想可能是不正確的(他自己也不斷強調這只是一種可能解釋,證據仍然嚴重不足),但他與其反對者(例如強人工智能理論家閔斯基(Marvin Minsky))的主要差別並不在於科學證據的掌握不同,而在於兩者對意識有不同的理解和定義。潘洛斯指出意識與其他日常物理現象有一個不能被取消的差別:意識有著疊加(superposition)的特性,本質上就不能被完整分割和安放在物理時間和空間之中(例如你在物理時空中,只能觀察到在場的事物,但在記憶之中,無數個在場和不在場的事物都可以同時湧現,換句話說意識的內容在疊加),我們也因此不應將意識只看成一個可以計算或被計算的單位。

強人工智能理論家閔斯基(Marvin Minsky)(Wikimedia Commons)

在此我們可以看到,當人們討論意識、心靈以至生命時,導致問題和爭論難以解決的原因在定義層面中已經發生,論據的引用只是次要的論爭場域。定義問題牽涉到差異性、相似性和同一性等本體論與認識論範疇,而且往往在討論之前已經被理論家作了某種預設,決定了結論的方向。因此,一種正確的、全面的意識哲學首先要回應的問題不是「意識是什麼」這類實定問題,而是要處理「如何理解意識」這類認識論問題。法國現代哲學家柏格森就是從哲學史及科學史的整理中建立出一種新的意識理解方法。

柏格森:「創化論」生命哲學與綿延的連續時間

還原論原則的錯誤跳躍

柏格森認為,他之前的心理學或意識哲學,不論是什麼立場,都傾向犯上還原論(reductionism)的錯誤。所謂還原(或譯化約)有兩重意義,一是將一個東西還原成多個更易觀察和分析的部分,以此理解這個東西的整體;二是將某一個領域(例如心靈)完全歸入到另一個性質差異的領域(例如物質)中,因而可以用後者的原則來解釋前者。柏格森承認還原論的方法在實用意義上是有力的,但只能是一種比喻,並不一定能夠準確描述對象,因為一個東西的整體不一定等於部分的總合(例如社會並不只是全部個人的總合,還有社會結構、歷史這些不能切割為細小單位的屬性)。而且,無論一個領域與另一個領域有多相似(similar),但並不等於說兩者同一(identical)。還原論為了給出容易和實用的理解,必須排除或遺留事物之間的差異性(difference),不加反思地把「相似的」與「相同的」兩個謂詞的差別否定了,又或者是將「相同」看成極高程度的「相似」,這很明顯是一種不正確的邏輯跳躍。德勒茲在解釋相同和相似的關係時,就以雙胞胎為例說明:無論這一對雙胞胎的屬性有多接近,他們終究是兩個不同的個體,不能還原或交換成另一人。

德勒茲:在重複之中,沒有兩個東西會真正一模一樣

任何將意識看成是機械、計算性智能或物質的主張(可以籠統稱之為機械論(mechanism)或唯物論(materialism)),都必須在論證過程中排除意識裡那些混沌、不一致、不能分配在物理時空的現象(例如夢、詩性的創作,人與人之間的認知和溝通落差)。換句話說,機械論者在得出「心靈=物質」這種結論之前,就已經假定了全部意識現象的特性可以被取消甚至還原成物質,已經拒絕承認心靈現象的特性與物質現象的特性有著本質性的差異。與還原論方法和衍生出來的機械論立場相反,潘洛斯的理論預設就是意識的非計算性(non-computability)與物理性質的可計算性之間有不可取消的差異,假如論者首先就不承認這個差異的存在,就會完全反對潘洛斯的理論建構。反過來說,潘洛斯的理論雖然證據不足,但仍然有著深刻的意義,就是因為他要在保留差異性甚至是悖論性的同時,努力提供一個盡可能全面的解釋(這也是量力物理學比古典物理學更困難的原因)。

假如意識機械論不正確,那它的相反立場,即不同形式的理念論(idealism)或目的論(teleology)是不是自動成為正確的見解呢?柏格森認為他的哲學比較接近古典哲學的理念論,即承認意識運動有其獨特性,不由物質因果鏈所決定,但他認為理念論也常常將物質或時空還原成超自然靈魂的性質,仍然不能夠解釋心靈的雙重特性,而且很容易導向神秘主義式妄想(例如上文提到那種企圖以量子力學來證明神靈存在的偽科學)。柏格森的主張更為複雜一點,他認為物質和心靈這個對立本身就不足以描述世界和心靈,我們因此不能透過論辯的方式來選擇一個立場,而是需要首先找出真正的對立(即空間與時間)。但在介紹柏格森哲學的內容之前,我們還需要先整理他對還原論的批評。

柏格森的「綿延」與「直覺」概念——「直覺」的哲學:直覺是一種正當的認識方法嗎?

還原論的實用意義

對柏格森來說,哲學不單需要提出準確理解事物的框架,也應該要解釋那些誤解的框架是如何形成的:既然還原論和意識機械論的方法是不準確的,為什麼會那麼常見呢?或者換個形式來問:真實存在的差異是如何被錯誤地取消的?柏格森這個問題的回答方式是雙向的,一方面是社會實用主義的需要,另一方面是意識本身確實有著一定的物理性質,使得還原論和機械論能夠解釋部分現象,從而以為自己成功解釋意識整體,滿足在明顯不準確的理論中。

柏格森認為將心靈和意識現象還原成機械或類物理現象是有實用意義的,因為社會的運作需要可通約和可操作的公共性和計算性,即有必要將差異排除。例如我們可以從一輛汽車在某個時間點開始到另一個時間點完結之間走了多遠的距離,花費了多少燃料,運送了多少重量的人或貨物,然後將這些總量平均分割成每一秒表現出的單位。一旦我們將一個城市裡全部汽車都作這些統計,所得出的數字對交通規劃、物流運作等社會行動是非常有用的。用類似的方式放在心理學或社會學中,我們可以對社會的未來發展作一定程度的預測,以建立相應的政策安排。當我們想引起一個人某個數量的快樂程度,那就會給予他相應單位的喜好對象。成人對著小孩,人類對著寵物,廣告商對著潛在客戶等等,都需要對大量的意識活動作計算,而且很多時候計算是有效的,也就是說在社會交換之中,個性之間的相似性比差異性更有決定作用,使得差異性可以被暫時遺忘。

(Unsplash: Sven Mieke@sxoxm)

此外,現代科學的發展強化了機械性理論的解釋準度和廣度,現代社會的制度和文化發展本身也使個人有更多可預計性(以韋伯的術語來說就是社會的理性化,而以馬克思的術語來說就是社會異化,但柏格森並不認為社會的機械性發展本身是不好的),這都使得機械論的主張變得更為流行。在科學史與哲學史中,機械論思潮都是隨著物理學、天文學、化學或醫學的發現而再次流行起來(例如17世紀的幾何學啟發笛卡兒的靈魂有死論學說、18世紀的解剖學和腦科學影響拉.梅特里的人是機械思想。同理,今天的人工智能和電腦模擬技術的發展也促進今天新的機械論意識學說)。

笛卡兒:心物二元 - EP21

柏格森認為在諸多科學和制度的發展下,還原論和機械論思想得以流行是非常合理的,相比玄學來說也是一種社會進步。但是,機械論思想的前提是研究對象的同一性或相似性,而不是差異性。正如上文提到,多相似的東西也不是同一回事。意識與物理之間有明顯的差異,一個意識與另一個意識之間也有無數不能相比的內容,還原論在科學進步和實用需要的背景下卻過度自滿,以不同事物之間的相似性去否定了它們的差異性,而這種傾向最終卻造成心理科學上的謬誤和現代人自我認識的失準和心靈空虛。例如心理學經常測量情感的強度,或者比較一個情感與另一個情感的強弱。機械論的心理學和模糊的常識會認為戀愛的快樂比喝水止渴的快樂大,但細看這種比較和結論,會發現這是一種偏差的說法,因為兩種情感根本不構成包容和被包容的關係(這是大小關係的定義):我們不可能透過增加喝水次數來達至戀愛的快樂,戀愛也不能被切割成多次的喝水。它們是性質差異(qualitative difference)的意識狀態。

我們不可能透過增加喝水次數來達至戀愛的快樂(Unsplash: Pontus Ohlsson@pontus)

總的來說,柏格森認為我們必須擺脫還原論和機械論,才能準確理解意識的複雜性,不會在實用主義的眼光下犯下幼稚的謬誤。但是,擺脫還原論仍然只是第一步,而且不犯謬誤的主張不等於就有洞察力。我們之後會接著介紹柏格森如何從時間的綿延(duration/la durée)性質出發重置意識問題,理解這種承認差異的哲學是怎樣描述心靈。

系列文章下篇——【大腦與哲學系列】柏格森論物質與心靈之間的絕對差異——雙重性

_________________

+1

下載《香港01》App ,按「+」號加入《哲學》搶先看文章:https://hk01.onelink.me/FraY/hk01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