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霧月政變、水晶之夜與柏林圍牆倒塌的一天

撰文:01哲學團隊
出版:更新:

11月9日是歐洲的多事之日:1799年法國,拿破崙發動了「霧月政變」;1923年德國,納粹黨發動「啤酒館政變」;1938年,納粹對猶太人有組織的迫害開始,史稱「水晶之夜」(Kristallnacht,Kristall是德語是水晶的意思,然而水晶在這裡是指被敲碎的玻璃窗。)到1989年,柏林圍牆正式倒塌。以上事件有兩次是涉及納粹主義,所以我們希望在這話題之上,展開今天的【在與時】。

François Bouchot《霧月政變中的拿破崙・波拿馬》(Napoleon Bonaparte in the coup d'état of 18 Brumaire in Saint-Cloud)(Wikimedia Commons)

談起納粹,我們會先想到希特拉及其黨羽對猶太人的殘暴惡行。而納粹發展的歷史裡,「啤酒館政變」到「水晶之夜」這15年間可能較少被人提及,納粹黨員於那時一度成為階下囚,最後又如何發展成極權統治的政黨?

納粹發展:階下囚到德國最大黨

納粹黨成立於第一次世界大戰德國戰敗後。因為《凡爾賽條約》第231條,迫使德國接受戰爭所有責任,需要割讓土地、賠款。但當時的威瑪共和政府(Weimarer Republik)無力賠償,引致德國失業率高企,通脹問題十分嚴重。1923年尾,德國貨幣(Reichsmark,RM,馬克)已由1922年的六百七十馬克,竟然升到六千萬馬克兌一美元。

《凡爾賽條約》(Wikimedia Commons)

不難猜想,納粹利用混亂時勢,宣揚民族及種族主義,並得到急速發展。其後,雖然納粹黨被定義成違法黨,但仍作為地下組織繼續發展。1921年時,黨員只有三千餘人,兩年後已發展到三萬多人。

1923年11月8日晚,德國慕尼黑政界及名流於貝格勃勞凱勒啤酒館(Bürgerbräukeller)舉辦宴會,希特拉認為時機已經成熟,決定發動政變。然而軍力不及失敗收場,而一眾納粹黨員也被捕入獄。由於當時的法官同意希特拉的政治理念,因此只判希特拉監禁五年,而實則上,九個月後他就被釋放了。

啤酒館政變中試圖奪權的納粹黨員(Wikimedia Commons)

出獄後的希特拉決定不再採用武力方式,而以合法途徑奪取政權。啤酒館政變後,總理換屆,1923至1929年間,他帶領下的德國,經濟出現復甦跡象,反對聲音因而減弱,納粹黨同時積極活動。1929年,新總理病逝,加上美國股市經歷大蕭條後崩潰,導致數百萬德國人失業,經濟比之前更差。於是希特拉抓住時機,大規模宣傳納粹主義,承諾可重振經濟,平息國亂。在1932年7月德國大選,納粹以37.4%的選票成為國會最大黨。

而在幾年間,納粹力排眾議,通過修改憲法,取消其他政黨資格。1933年後,大選均被納粹黨控制,令國家成為了實存的一黨專制。而當時社會仍存反對派聲音,尤其是共產主義及猶太教會人士。在權力穩定之後,納粹就開始將爪牙伸向猶太人。

水晶之夜

1933年起,納粹德國就頒佈了一系列的反猶太律法,如禁止出任公職、禁止和德國人結婚等。大批猶太人因受迫害,而逃難到其它國家。當時猶太政治家魏茨曼(Chaim Azriel Weizmann)在1936年寫道:「世界分成了兩部份:猶太人不能生活的及猶太人不能進入的」。

水晶之夜後損壞的猶太人店鋪(Wikimedia Commons)

1938年2月,猶太復國組織領導(The Zionist leadership)的文件寫道:「根據一個秘密消息,德國不久之後將會(對猶太人)展開一個有組織、大規模而戲劇性的大屠殺」。所言非虛,完成文件後的半年,德國發生了「水晶之夜」,一場由納粹政府所策劃的陰謀正式展開。11月9日晚,德國境內200多座猶太教堂、7千多間商店、29間百貨公司被破壞及打劫,窗戶均被打碎。這晚導致了數以千計的猶太人傷亡。這晚之後,大屠殺展開可怕的序幕,數以十萬計的猶太人被一批一批送入集中營。

然而,11月9日的今日,德國是慶祝柏林圍牆倒塌的公眾假期,但對經歷過那段黑暗時期的猶太人或他們的後裔而言,這是無法從記憶中磨滅的、哀痛的一天。現今資本主義消費社會,用盡所有方法要我們只活在當下,讓我們普遍傾向去歷史化。到底這個世界曾經發生過甚麼事,因而促成人類走到現在這個境況呢?若我們想要理解到我們的存有是怎樣建構出來的,這就要從一點一點的了解歷史事件(Event)開始。

1989年11月10日,勃蘭登堡門附近的柏林圍牆(Wikimedia Commons)

_________________

+1

下載《香港01》App ,按「+」號加入《哲學》搶先看文章:https://hk01.onelink.me/FraY/hk01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