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C逮捕令|為內塔尼亞胡站台 拜登正在作繭自縛

撰文:鄭真
出版:更新:

國際刑事法院(ICC)首席檢察官卡里姆·汗(Karim Khan)5月20日發布了針對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以色列國防部長加蘭特、以色列國防軍總參謀長哈列維等人的逮捕令申請。

儘管以色列不是《羅馬規約》的締約國,內塔尼亞胡等人不受逮捕令的約束。但是逮捕令侮辱性極強。國際社會有120多個國家是《羅馬規約》的締約國,逮捕令若然發出後這些國家的配合使得內塔尼亞胡等人的國際活動空間將變得很小。

以色列的反對在意料之中。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國際刑事法院要對內塔尼亞胡發布逮捕令一事早就是公開的秘密,4月底內塔尼亞胡就頻繁給美國總統拜登打電話,希望美國阻止國際刑事法院對他發出逮捕令。卡里姆·汗是英國籍人權律師,以色列堅信美國對英國有相當的影響力,英美具有阻止國際刑事法院的能力。

而一頓操作猛如虎,結果卻不盡人意,針對內塔尼亞胡等人的逮捕令還是發出了。這中間到底發生了什麼?

卡里姆·汗目前是國際刑事法院的主要辯護律師之一,曾為肯尼亞、蘇丹和利比亞的案件提供法律服務。(Reuters)

國際刑事法院不給美國面子的背後是加沙戰爭造成的大規模人員傷亡已經引發了國際社會的普遍擔憂和憤慨。民主已經無法成為以色列暴行的遮羞布。美國已經無法有效通過自己的霸權來為以色列張目。

逮捕令發出後,美國總統拜登、美國國務卿布林肯一致為以色列辯護。拜登明確說「我們拒絕國際刑事法院的逮捕令申請。以色列和哈馬斯是不同的。很明顯,以色列希望盡其所能保護平民。讓我澄清一下,(加沙)發生的事情不是種族滅絕。」美國國會眾議院議長約翰遜甚至發表聲明,宣佈眾議院正在考慮制裁ICC檢察官。

但美國民主黨內部卻出現了不同的聲音。一些資深民主黨參議員卻拒絕表明立場。美國資深參議員桑德斯(Bernie Sanders)贊成ICC檢察官申請逮捕內塔尼亞胡。歐盟內部,德國對逮捕令表示質疑,而法國、比利時表示支持。

以色列和美國提前運作了這麼長時間,沒能阻止逮捕令,也沒能統一西方世界在這一問題上的立場。

以巴衝突:2024年5月12日,以色列與哈馬斯之間持續衝突,加沙北部遭轟炸後濃煙滾滾。(Reuters)

前不久聯合國大會表決巴勒斯坦加入聯合國一事,國際社會對加沙戰事的立場已經非常明確。大多數國家都選擇站在了為巴勒斯坦伸張公平正義的一邊,盟友中願意公開支持美國的越來越少。再加上美國國內高校挺巴勒斯坦示威抗議活動持續蔓延。拜登政府明顯感受到了加沙戰事帶來的道德壓力,也極力希望以色列能夠停火。公開的要求或私下的暗示,已經做了很多。美國一度停止對以色列運送武器來威懾內塔尼亞胡改弦更張。

但是前腳武器停止,後腳就宣佈對以色列軍事援助。一邊反對以色列攻擊拉法甚至美國國務院就有五支以軍部隊嚴重侵犯人權的證據,另一邊卻反對國際刑事法院的逮捕令為內塔尼亞胡站台。拜登政府如今的做法非常矛盾。

即便有國際社會的道德壓力,有國內學生的示威輿論壓力,有來自盟友的政治壓力,但這些都不足以讓拜登下定決心在阻止以色列上有霹靂手段。現在看來,針對美國的壓力如果不體現在選票上,政客們是不會感到疼痛的,也不會有意識去改變的。美國和以色列幾十年的盟友關係無法短時間內改變和調整。不發生重大的讓美國付出代價的事件,不足以成為驅動美國調整美以關係的契機。拜登這一次為內塔尼亞胡站台,不過是在作繭自縛的道路上一路狂飆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