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新任國防部長埃斯珀:特朗普的一招伏筆

撰文:吳迪
出版:更新:

6月24日,埃斯珀(Mark Esper)在三天前接獲得特朗普提名後,開始擔任美國代理國防部長。一旦獲得國會批准,即可取替去年12月辭職的馬蒂斯(Jim Mattis),正式出任國防部長一職。
至於在過去近半年來擔當代理國防部長的沙納漢(Patrick Shanahan),則於一周前「以需要更多時間照顧家庭為由,決定退出國防部長人事任命遴選」。

新防長:上過前線、做過文職、當過說客

已經離任的沙納漢2017年被特朗普空降為副防長,主要負責國防部內部改革以及管理部門開支。在那之前,沙納漢從來未曾在美軍服務過,缺乏戰場經驗,也甚少外交及政府工作經驗。但他頻頻獲得特朗普的讚譽,被特朗普稱為談判國防合約、購買軍備的「好買家」,不似其前任馬蒂斯那般興趣缺缺。

不過,沙納漢在軍事方面的短板,也一直招到國會非議。共和黨內部被視為軍事經驗最資深的已故參議員麥凱恩(John McCain)就曾頗有意見,認為沙納漢沒有軍事經驗,且違背了「國防部要職不應由軍火商前高層擔任」的原則。

當然,特朗普是不會在意這種原則的,接任沙納漢的埃斯珀在過去數年間便一直是軍火巨頭「雷神公司」(Raytheon)的政治說客,對華府政商圈頗為熟悉。不過,他近20年在軍方的經驗,上過戰區前線,亦擔任過文職,並且在學界政界都有過一定經驗,且一直與軍方相關。這給了他相較於沙納漢更為稱職的履歷。

不過,「補齊前任短板」只是其一,埃斯珀的上任,尤其是他若能通過國會任命,便將帶來兩個較為顯著的後果:一者指向中國,一者指向白宮。

對華鷹派再掌五角大樓

一如過往歷屆美國國防部長強硬的對華態度,埃斯珀亦屬於「對華鷹派」。他長期敦促美國政府對華採取強硬立場。

埃斯珀今年4月接受路透社訪問時稱,「我們現在認識到與中國處於戰略競爭關係,已經有些遲」;「中國的問題、中美的競爭、中國的能力,對我來說已經不是新議題;我目睹這種演變已經超過20年」;5月出席大西洋理事會(Atlantic Council)的會議時續指,「中俄多年致力於加速軍事現代化進程。自冷戰結束以來,美國在軍事上保持無可比擬的優勢,但這種差距目前已經縮小」。

可以預估,在埃斯珀擔任國防部長期間,美國軍方會延續對華強硬的立場,甚或是在傳統鷹派尚算務實的涉華政策基礎上,配合白宮採取更為激進的政策。

新代理防長埃斯珀2010年至2017年在為全球最大軍火製造巨頭「雷神」工作的數年間,被華府政治雜誌《國會山》評為頂尖政治說客(路透社)

不過相較之下,埃斯珀的任命最重要的影響,或許還是在白宮之內。

軍事國安更多由幕僚把持

特朗普自己對軍事和國安事務並不嫻熟,這也令得近兩年多以來,美國在這方面的對外政策一直受到相關領域幕僚的強烈影響。尤其是國務卿、國防部長和國家安全顧問這三個重要職位。

在特朗普上任頭一兩年間,蒂勒森(Rex Tillerson)、馬蒂斯和麥克馬斯特(H.R. MacMaster)三人分別擔當此三職。蒂勒森常年擔任能源領域的高管,缺乏軍事和國安經驗,令他在這方面的表現受限;而馬蒂斯和麥克馬斯特作為軍方元老,在這方面很大程度上維繫了美國傳統政策的運行,對特朗普異於往屆政府的外交政策予以平衡。

美國政府有數十年的對外軍事和國安經驗,形成了高度成熟的官僚體系,在既定的工作流程和大體不變的軍事國安政策方針下,與各盟友配合通暢。諸如馬蒂斯、麥克馬斯特等人皆善於此道。

特朗普要的是「錢」,是「名」,而不是要拼命。基於此,固執的博爾頓與「務財」的特朗普遲早將發生衝突,甚至大概率於今年年內被辭退。

可是近一兩年白宮主管這方面工作的幕僚卻並非如此。作為國務卿,蓬佩奧(Mike Pompeo)自上任以來,一直毫無保留地推動特朗普激進的外交政策。暫且不論他究竟是為了投機還是誠信認可,至少現階段蓬佩奧是忠於特朗普的。

現任國安顧問博爾頓(John Bolton)的情況則有所不同。

博爾頓危矣?

博爾頓多年以來一直是華府的「異類」。其偏激的激進鷹派觀點,易怒執着且不善與人配合的性格,令他多年來一直被華府主流所排斥。而在特朗普「破格提拔」他擔任國安顧問之後,他也終於得以推行自己倡議了多年的激進政策,這包括委內瑞拉、朝鮮等,但在美伊問題上尤為突出。

博爾頓自十多年前起便開始主張對伊朗開展,為防止伊朗擁有核武器而採取類同於伊拉克戰爭一般直截了當的軍事行動。近幾個月來,美伊關係愈發緊張,與博爾頓主導相關事務有密切關係。

博爾頓以觀點偏激、不擅團隊配合、性格孤僻固執而著稱(美聯社)

博爾頓如今的做法一方面屬於特朗普極限施壓的一部分,受到特朗普的容忍;但另一方面,亦愈發將美伊當真推到爆發衝突的邊緣。

可是,特朗普不是一個這般激進的人。恰恰相反,特朗普斤斤計較的、錙銖必較,對可見可算的賬面收益極為看重。這一點在他向各國發起的貿易戰便可見一斑。

數十年來,特朗普一直是個反對發起對外戰爭,倡議縮減海外駐軍的人,這一點直到今天仍未有變。無論是他對朝鮮和伊朗的「極限施壓」和戰爭威脅,都是為了能夠讓對方來到談判桌,並且做出更大的讓步。

簡而言之,特朗普要的是「錢」,是「名」,而不是要拼命。基於此,固執的博爾頓與「務財」的特朗普遲早將發生衝突,進一步預判,甚至有很大概率博爾頓將在今年年內就被辭退。

那麼,從這個維度來看,埃斯珀如今的上位,或許就是特朗普通過啟用有軍方背景的建制派官僚,對隨時有可能「擦槍走火」的博爾頓施以制衡。再進一步說,這也是為博爾頓遲早的離任做好鋪墊。

而屆時,被各界一再評為「不可預測」的特朗普,也就會更進一步地展現其「熱衷於挑動是非、極限施壓、火中取栗,卻又不願硬碰硬」之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