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的選舉魔咒:遇見問題就投票

撰文:徐秋夢
出版:更新:

要論當代的國際政治中最跌宕最長篇的一部「大片」,那便是英國脱歐。為了脱歐,英國鬧了三年,亂了三年,「脱」或是「不脱」,儼然成為了一個世紀謎題,首相也因此換了三任。

12月12日,英國再次舉行大選。這次大選極為罕見,因為英國近百年來從未在聖誕季舉行大選,這是首次。更有意思的是,約翰遜(Boris Johnson)本年7月才剛在保守黨內的黨魁選舉高票勝出,順勢成為了英國新一任首相。按照正常情況,下次選舉要到2022年才會舉行。

萬萬沒想到,不到半年的光景,新一輪的大選被提前了3年舉行,而這一切的發生是因為約翰遜10月31日的脱歐時限被議會否決,他意圖利用再次大選恢復保守黨在下議院的多數席位,以推進他10月份與歐盟達成的新版脱歐協議。

對於這一次的大選,約翰遜原本勝券在握,此前11月16日公布的4項民調結果顯示,約翰遜所屬的保守黨領先工黨10到17個百分點。保守黨的支持率是45%,創2017年以來最高紀錄。

但是,隨着投票日的臨近,保守黨與工黨差距收窄。最新民調顯示,12月12日的投票中,保守黨將獲得43%的支持率(339個席位),或贏得28席優勢,但懸峙議會(即沒有任何政黨獲得議會多數議席)的可能性增大。

從三次大選的發生,可以看到英國政壇處理「困局」的一個規律:出了問題就選舉。可是選舉顯然未有解決問題。英國之所以落得如此境地,主要與兩方面的原因有關。

一方面是選舉制度被濫用。選舉是體現一個國家政體民主、平等、有效的方式,有利於甄選民意代表,傳達社會意見。但選舉制度並不是「萬靈丹」,無法解決所有的問題。一遇大事就選舉,似乎希望能從選舉之中找到解決之法。但一場又一場的選舉不僅沒有平復英國與歐盟原有的分歧,「脱歐」更是把英國政府逼入了「進退兩難」的境地。

另一方面就是社會對代表制的迷思,每一位英國公民都期望被國家所代表,都想通過自己手中的選票為自己發聲。但英國政治和社會目前面臨的問題並非是「公民是否被代表」,而是社會缺少一個可以代表大多數人的共識。這種撕裂之情況又是源於一些其他的問題,譬如英國對作為歐盟成員的利益和責任認知不清,社會教育及就業資源的畸形,致使社會兩極化。這些種種問題都是導致英國陷入「脱歐」僵局的關鍵因素。

英國顯然已經深陷「解決不了問題,就選舉」的「魔咒」之中,在不斷舉行選舉的過程中又滋生出更多的問題。如今,英國大選正式開啟,保守黨本來勝券在握,可在最後關頭民調優勢卻一再縮小,懸峙議會機率增加,約翰遜是否能恢復保守黨在下議院的多數席位都不得而知。回想2017年文翠珊(Theresa May)在民調優勢的情況下舉行大選,最終卻「功虧一簣」,即使約翰遜此次適當擴大議席,也當屬僥倖,當初寄希望於能靠大選贏得民意支持的初衷,而今真的能得償所願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