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評全球化・三】吃小虧賺大錢 中國成功突圍但風險仍在

撰文:蕭予
出版:更新:

對於那些反對全球化的人來說,新冠疫情提供了一個極好的理由。《經濟學人》(Economist)一張本來是表現如何阻止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大流行的封面照片,流傳到網絡上,被解讀成了一張暗示全球化走向窮途末路的照片——很多國家「關閉邊境」,更多人還發現全球製造業的脆弱,供應鏈並沒有做好應對大型流行病的準備……
《經濟學人》刊發的文章預計,「病毒給了那些反對全球化的政客以理由,各國可能跟隨美國向內轉變並關閉邊界,工業全球化進程或許會退縮。」還記得2019年初,有經濟學家就用Slowbalisation(慢化)來表達對全球化未來前景的失望。而後貿易戰、脱鈎論,如今加上新冠肺炎疫情,給過去三十年的全球化重重一擊。
但,如果冷靜想一想,這次疫情或許只是給了我們一個反思全球化的契機。《香港01》就此將推出四篇文章,從全球化的發展、中美兩國分別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以及全球化當前面臨的問題等角度解讀,時至今日全球化到底經歷了哪些變化。
此為第三篇。

事實上,中美貿易的大部分利潤被美國賺走了。比如說生產一台蘋果手機,中國可能只賺幾十元,而美國會賺上千元。中國企業的利潤率遠低於美國,這是全世界都知道的事實。但中國政府和大部分企業家都抱持極其頑強的精神,寧可利潤低,也要想一切辦法投資技術、擴大產能,讓產業升級。當然,中國的巨大市場和銀行為主的金融體系賦予了這種升級機會。中國的外匯管制,又使大量資本無法外流投資海外,資本回報率雖然低於美國,但被迫在中國國內自循環,尋找投資機會。在這個過程中,中國企業在很多工業門類已經實現了規模效應,不但在勞動密集型產業有比較優勢,甚至在資本密集型產業也有了比較優勢,並且還在一步步向上游爬升。

漸漸地,就像螞蟻搬家一樣,不知不覺中一切都變得不一樣了。「不是這次疫情,很多人還真不知道中國在全球產業鏈上有多重要」。

疫情持續至今,在全球製造產業鏈上,很多人已經注意到了中國的位置。世界製造中心意外停擺,連鎖反應很快傳導給全球產業鏈。比如,由於中國整車工廠延期復工,豐田(TOYOTA)在日本本土的發動機工廠,不得不暫停部分原本供應中國市場的生產線;再如,在電子消費品領域,人們感受到中國工廠引發的蝴蝶效應……類似這樣的故事,經常能在各國報端所見。

疫情更凸顯了中國在全球供應鏈中的重要地位,但這也促使其他國家開始反思是否對中國的供應鏈過於依賴。(視覺中國)

但很多人或許沒有想到,疫情也讓印度製藥企業感到緊張,擔心原料藥庫存不足。據《金融時報》報道,印度一家大型製藥集團的負責人警告說,印度各製藥商可能面臨嚴重的生產停頓。原來,印度是全球最大的仿製藥出口國,但70%的原材料依賴中國。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原料藥生產和出口國,在維生素類、解熱鎮痛類、抗生素類以及皮質激素類等產品頗具競爭優勢。中國是藥品原材料的最大出口國,也是全球最重要的原材料消費國。

不僅是藥品,自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銅、鐵礦石、鎳、鋁和液態天然氣等關鍵工業原材料的價格大幅下跌。2月18日,鐵礦石巨頭必和必拓(BHP.US)公布了截至2019年12月31日的半年財報,受中國需求和鐵礦石價格高企所支撐,必和必拓上半年營收高達222.9億美元,淨利潤49億美元。可見,中國的需求是很多原材料市場的支撐。

事實上,判斷中國供應鏈、產業鏈不會因為疫情、貿易戰等情況發生大規模外遷的原因,是因為中國不是單純的生產者,而且也是全球最大的消費者。數據顯示,在20個主要行業中,中國有17個行業的消費份額在全球總消費中佔比超過20%。以信息電子行業為例,中國的手機銷量大約佔到全球銷量的40%,電動車銷量佔到64%,半導體消費佔到46%。當中國既是全球製造業的供應方,也是主要市場的時候,其國內供應鏈與產業鏈首先滿足國內需求,因而不可能發生全部轉移的情況。由於中國生產同時滿足國內與國外市場需求,巨大的規模效應導致生產成本大幅降低,從而可以鞏固中國全球製造業中心的地位,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夠具有這種優勢。螞蟻搬家,積少成多,開始時不被察覺,但規模效應一旦形成,這個趨勢是很難改變的。

有人會問,如同美國產業升級替代生產發生轉移一樣,中國會否也發生類似轉移?中國的情況是,隨着中國向製造業高價值端前進,亞洲經濟體與中國的產業聯繫將進一步強化,使得全球價值鏈的區域化屬性加強,亞洲地區在全球產業鏈、價值鏈的地位更加鞏固。中國是韓國、日本、東盟(ASEAN)的第一大貿易伙伴,以韓國三星(SAMSENG)為例,在中國生產零部件,在越南組裝。從中國轉移到東南亞的服裝業、電子業等,大部分供應鏈依然在中國國內,東南亞國家有限的勞動力規模使得他們無法形成一個完整的產業鏈,而不得不依賴從中國進口。未來或許有更多的下游組裝部門遷往亞洲其他國家,但他們不會取代中國,而是形成更緊密的地區供應鏈體系。也就是說,全球供應鏈與價值鏈的確在市場化重組,但重組依然以中國為中心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