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轟炸機數量增加一倍 中俄聯合巡航的戰略意義

撰文:鄭真
出版:更新:

中俄兩國空軍12月22日實施第二次聯合戰略巡航。上一次中俄空軍聯合戰略巡航是2019年7月,當時中國官方說中俄在東北亞地區組織首次聯合空中戰略巡航。而此次中國國防部則稱中俄在亞太地區組織第二次聯合戰略巡航。雖然兩次巡航的地點都是在日本海、東海有關空域,但表述從東北亞擴展到亞太,似乎預示着中俄聯合戰略巡航的範圍會進一步擴大,並不會侷限於東北亞。

這是中俄合作更進一步加強的象徵。在當前的國際格局之下,中俄進一步加強軍事關係是必然選擇。

伴隨着中美貿易戰、科技戰而來的,還有中美在亞太地區的軍事競賽白熱化。過去數年中國劃定東海防空識別區,推進南海填海造陸,戰機軍機頻繁西出太平洋,軍事實力大增。美國緊接着加強了同亞太各國的軍事聯繫。

中俄領導人都非常重視雙邊戰略合作關係。圖為2019年11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俄羅斯總統普京出席金磚領導人峰會。(AP)

美國對盟友的軍事承諾有突破性進展。駐日美軍指揮官施耐德(Kevin Schneider)10月27日再次強調了美國會派兵助日本「保衛」釣魚島。2019年3月,美國國務卿蓬佩奧(Mike Pompeo)在訪問菲律賓期間,罕見表示如果菲律賓在南海遭到攻擊,美國作為盟友將提供保護。 與奧巴馬(Barack Obama)政府時期在對日本和菲律賓防衛保護上的猶豫不決不同,特朗普(Donald Trump)政府對盟友的防衛保護都非常直接和明確。美國對台軍售次數在特朗普上台後也在增加,在過去不到四年的時間裏,美國政府已經9次對台軍售,而其前任奧巴馬政府7年內對台軍售次數為3次。

此外,美日印澳亞洲小北約的建設頗有成效。一般而言,美國密切與盟友或夥伴國的防務合作需簽署三大基礎防務合作協議,即《後勤交流備忘錄協定》(LEMOA)、《通信兼容和安全協議》(COMCASA)和《基礎交換與合作協議》(BECA)。2016年,美印簽署《後勤交流備忘錄》,兩年後,兩國簽署《通信兼容和安全協議》。2020年10月27日美國國務卿蓬佩奧、時任防長埃斯珀(Mark Esper)訪問印度與印度簽署了《地理空間合作基本交流和合作協議》,至此美印全部簽署了這三大協議,軍事關係升級為準盟友。

美國、印度、日本三個國家長年舉辦的多國聯合軍演「馬拉巴爾」(Malabar)2020年納入澳洲,系13年來的首次。作為美日印澳合作順利推進的成果,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NSC)12月21日宣布將「功績勛章」(Legion of Merit)同時授予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和澳洲總理莫里森(Scott Morrison)。

在美國快速推進亞太軍事存在之際,中俄很難不提升關係水平。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 )2020年10月以在線方式參加國際智庫瓦爾代俱樂部年會,他說「我們不需要(建立軍事同盟),但是理論上,是可以想象的……未來兩國之間的軍事關係可能會更加密切,時間將表明它如何發展,但我們不排除……」。

解放軍近年來實力大增:

+1

以往普京談到中俄關系時曾多次否定結盟一說,2019年在瓦爾代演講時,他直接說,「至於聯盟,我們目前與中國沒有建立軍事聯盟,我們也不打算建立」。從不打算建立軍事聯盟到現在的「可以想象」,細微的變化引發了無數的猜測。

中俄關系持續靠近的說法在中方一側也已經公開化。中國外交部副部長樂玉成2019年11月訪問俄羅斯時在莫斯科記者會上也曾公開表示,發展中俄關係上不封頂不設限。

亞太日漸成為全球經濟重心,各方紛紛將戰略重心調整到亞太,目前的競爭態勢實際上處於你方唱罷我方登場的不斷升級狀態。未見分曉之際,各陣營正加強力量整合,中俄空軍聯合戰略巡航機制化、戰略巡航範圍擴大,則是題中之義。而這場較量遠未結束。

中美矛盾已經成為當今世界最主要的矛盾,此次戰略巡航,中方出動的轟炸機數量和去年相比增加一倍,從2架轟炸機調整到4架轟炸機,俄羅斯出動的軍機數量未變,均為2架軍機。中方日漸增加的軍機數量,中國官方口徑中日漸擴大的戰略巡航範圍,都預示着中俄軍事合作關係日漸提升的同時,內部關係也會迎來重調。無法否認,美國目標轉向中國的同時,俄羅斯的戰略壓力有所降低。過去的中俄戰略合作,俄羅斯仰賴中國,現在的中俄合作,中國更需要俄羅斯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