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解除接觸後 印軍在拉達克難改進攻性防禦

撰文:茅岳霖
出版:更新:

3月5日,中、印兩軍已基本完成在班公湖南北兩岸的撤軍相關事宜,《印度快報》在3日發表評論,稱拉達克局勢已「解凍」(thaw)。隨着斯利那加到列城一線的氣温逐漸上升,其高速公路也在2月28日開放民用路線,中印邊境一線的態勢似乎趨於平靜。

的確,隨着印、中兩軍先後在2月18日和19日公布了班公湖南北撤軍和加勒萬河口衝突的相關信息和視頻,雙方開始撤走一線裝甲部隊,拆除前沿簡易工事。但對印軍來說,對峙前線的局勢緩和是暫時的,從2月中下旬開始,印軍又向拉達克地區調動裝備與人員。其行為也呈現了某種進攻性防禦的態勢。

中印撤兵一周後,在印度陸軍總司令納拉萬(MM Naravane)將軍監督下,印軍於2月17日先把印度引進韓國知識產權生產的K-9型重型自行火炮運往列城。印度「亞洲新聞社」(ANI)指出,印軍已在2月下旬向列城運輸三台K-9,並對其性能展開測試,如無問題,印軍一線計劃列裝一百台,以確保當地至少三個重炮聯隊的運作。

印度總理莫迪(Narandra Modi)在2月14日前往泰米爾納德邦金奈的兵工廠,代表印軍接收了第一批118輛「阿瓊」1A型坦克。莫迪在接收儀式上強調「阿瓊坦克將保衛我國北部邊境」,這意味着印軍為兑現莫迪承諾,也會向拉達克地區調動這種自重超過俄製T-90、中國製造的99式坦克的主戰坦克。

對印軍來說,2020年6月後的對峙是難忘的體驗:

+2

此外,印度空軍也在2月上旬宣布將接收83架自研的「光輝」(Tejas)輕型戰鬥機,並計劃將其部署在拉達克一線。由於印軍已經在拉達克地區零下15度的情況下檢驗過該機的戰鬥力,該機其成本較之印軍使用的Su-30和陣風也相對經濟,在大批部署後,印軍甚至具備了局部的數量優勢。

除裝備外,印軍又在拉達克一線進行人員重組與調動。2月19日,印度軍方即宣布將為駐紮在中印、印巴邊境的三個聯隊(聯隊為印度陸軍的大型編制,下轄十個以上營級戰鬥隊)分別組建三個營級戰鬥隊,總兵力約三千人。

印度國防部有消息人士向《印刷報》等媒體披露,這三個營的編組計劃已有調整,正計劃編入印軍在2021年計劃向拉達克方向派遣的「打擊軍」中。此前,據《鑄幣報》等媒體在2021年1月披露,印方可能會從馬圖拉等地調動第一集團軍等部隊,並調動至少兩個師兵力駐紮拉達克,而今,印方的前線增兵計劃就有了變數。

根據印度媒體資料,印方可能還有進一步打亂部隊部署的方案。拉賈斯坦邦等地媒體3月2日披露,印軍第90裝甲聯隊等部隊即從1月30日後分別組建「特遣隊」,向拉達克方向開拔,部隊抵達一線後就開展了夜間巡邏等例行訓練任務。其中2月27日的例行訓練因交通事故導致人員、設備損失,該部行蹤也因此泄露。

印度當局在加勒萬衝突後仍不忘冒險:

+2

事實上,印軍除調動人員和重型裝備維持一線存在之外,印方還從3月3日開始組織了為期90天,代號「ARMEX-21」的大型偵查行動。印方計劃在中印雙方仍在就達普桑平地、羌臣摩山地一線談判之際,組織一支專業的偵查、勘測隊伍,從中印邊境的喀喇崑崙山口出發,一路沿中印西部邊境南下,最終抵達印度與尼泊爾爭議的裏普列克山口地區。雖然印方稱此舉系「登山科考」行動,允許民間人員參加,但此舉終究是印軍在中印敏感地帶的冒險行為。

在2020年6月17日,幾名在15日夜於加勒萬河谷被解放軍打死的印軍被送回原籍比哈爾邦,這幾位參與的「雪豹行動」並不順利,但愛國熱情還是讓印度人民黨陣營贏下了2020年度比哈爾邦的地方大選。此後,印度各地的政客也學會了借「烈士」賺取人氣的手段。(路透社)

分析認為,由於印度軍事在實力上與中國存在巨大差距,中印之間的前景可能並不樂觀。包括索內(Pravin Sawhney)在內的一些印度軍事專家認為,莫迪當局在拉達克一線喪失地緣政治平衡後,其對北京的態度好轉或傾向於尋求「temporary reprieve」(暫時緩解)。這使得印方可能會停止危險行動,但印方也會在短期內採取一系列進攻性防禦的手段,印軍在2月下旬後向拉達克一帶的部署就與之形成了印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