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駐華大使吳若蘭為何失去了中國粉絲?

撰文:蕭予
出版:更新:

在防火牆內外,圍繞「新聞自由」的每一次爭論,最終演變為一場公婆之爭,誰也說不了誰,各方繼續自說自話。最新落入這一漩渦的,便是英國駐華大使吳若蘭(Caroline Wilson)。

熱愛中國文化、常常和網友互動、端莊而親和是吳若蘭經營多年的形象,她擅長與普通網友們打成一片,還十分時髦地拍起了社交媒體上最流行的視頻博客(Vlog),記錄在中國所見所聞,知道吃火鍋要怎麼搭配菜品。

憑藉多番用心,吳若蘭在中國社交媒體上如魚得水、粉絲無數,這或許是她認為,能夠對「外國媒體在中國正遭遇歪曲報道」提出「規勸」的底氣所在。

一直以來,中國人熟悉的「外媒」除了指代西方輿論陣地的主流媒體之外,還暗含了意識形態偏見、抹黑、雙標等不友好因素,中國在西方話語中的弱勢地位,總讓人心中塊壘難消。而作為英國駐華大使的吳若蘭,能夠真誠記錄中國故事,甚至不吝嗇對中國抗疫的誇讚,都讓網友們生出了得遇知音之感,紛紛在她的微博評論留言以示對她的歡迎。

點擊看吳若蘭的微博的動態:

+4

事情在吳若蘭以駐華大使館官方微信公眾號發表《外國媒體憎恨中國嗎》一文後起了變化,她以英國公民撤離武漢一周年為由頭,說當初英國媒體就英國政府撤僑安排不夠妥當提出了問題,指出「外國媒體在中國的行為是獨立的,對本國政府和中國政府的行為都進行了監督」,並呼籲中國給予外媒多一點空間。

全文語氣委婉,極力誇讚英國媒體對於社會和個體的價值,似乎是要吿訴中國,媒體應該扮演怎樣的角色,西方媒體就是一個很好的榜樣。顯然,中國民眾並不買賬。吳若蘭可能無法想明白一點,為何她在中國積累的人氣,在那篇「友好」的文章問世之後,幾乎損耗殆盡。風評陡然轉向,同樣的陣地,網友開始指責她虛偽。

《環球時報》總編輯胡錫進說她對新聞自由的闡述過於簡單,掩蓋甚至扭曲了媒體與現實的真實關係。吳若蘭在文中提到的《中國日報》則表示,吳若蘭錯誤地引用了該報報道,中國日報所說「憎恨中國者」其實指代的是熱衷於誹謗中國的人,而不是吳若蘭理解的外國媒體。

吳若蘭曬出2020年11月在上海蔘加進博會的打卡照片。吳若蘭此前在微信公眾號發文引發關於新聞自由的討論。(微博@英國使館吳若蘭)

對於中國媒體的發聲,吳若蘭並沒有再度發文給予回應。不過,她在Twitter上發了一張截圖,顯示她在微信公眾號上發表的文章已經被平台禁止轉發,「看上去有人不希望我的文章被分享」,吳若蘭寫道。言下之意似在彰顯,「你看,我說了中國沒有言論自由吧。」只不過,有人在評論中好心提醒她公眾號的規則,文章被讀者舉報多次,平台會自動禁止轉發。也就是說,她引起了讀者的不滿。

中國人民反感的,不是西方媒體的批評,而是他們的雙標。《環球時報》在一篇報道引用了一個案例,在今年2月4日和2月23日時,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曾先後批駁了英國廣播公司(BBC)所炒作的兩名「見證」了新疆「再教育營」中對女性 「暴力侵害」的女子,並拿出證據說明了這兩名女子是在對媒體撒謊;但是在外交部發布會現場的路透社記者之後寫出的報道卻似是另一番景象,看似省略汪文斌給出的重要線索,並突出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攻擊女性。這都讓中國人民認為西方媒體對中國持雙重標準。

BBC關於武漢的紀錄片,兩版對比。中文版(左),英文版(右)(YouTube截圖)

又例如,今年初,BBC拍攝了一部《重返武漢》的紀錄片,被中國網友發現,原版畫面暗淡,中文版則正常,而兩個版本均出自同一個團隊。中國網民將將其戲稱為「陰間濾鏡」,刻意展示一個死氣沉沉的中國。BBC對此並未有所回應。

駐華的西方媒體記者們,作為個體而言,或許並非懷着對中國的惡意來到中國,甚至很多人長期生活在中國,也真正喜歡上了中國文化,就像吳若蘭大使本人一樣,對於中國文化細微之處的喜愛應該不假,也頗為了解中國人的生活方式,只是一旦切換到了另一種場景,上升到價值判斷的時候,他們依舊遵循着固有路徑,自動屏蔽部分看到的聽到的事實。

過去,我們常給一些研究中國的西方學者或者部分於中國關係密切的貼上「知華派」、「中國通」的標籤,但是大多數時候,這當中還是有很多人無法翻越意識形態的藩籬。正如有評論指出,一個外國人即便會說中文,即便在社交媒體上對中國釋放善意,卻不一定真的了解中國。

吳若蘭大使此文,只提中國驅逐西方記者,不提美國驅逐中國記者,有後果無前因。行文方式與西方媒體報道中國的方式如出一轍,只不過語氣稍顯和緩,言下之意也不難猜測,看在曾經支持她的中國粉絲眼中,不免失望,原來親和力只是面具,西方世界精英表現出對中國的喜愛,是師長對學生的「慈愛」,一旦學生表現不佳,老師就該冷面訓誡。吳若蘭只是此中的一個案例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