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裔歧視非因疫情起 也不會因疫情終

撰文:周萱
出版:更新:

在亞特蘭大亞裔按摩店槍擊事件後,美國總統拜登提出了「Covid-19仇恨犯罪法案」的構想,表示絕不會容忍因新冠疫情滋生的歧視亞裔現象。不過,這顯然是簡單地將疫情視為問題的源頭,事實上,美國對亞裔歧視情緒幾乎和移民史一樣長久,尤其是當美國與亞裔的母國發生衝突時,敵對情緒便隨之高漲。
因此,疫情只能算得上種族關係緊張的催化劑,既非源頭,也不會因疫情受控而退卻。而隨着中美關係未來數十年內還將持續激烈競爭態勢,在美華裔乃至亞裔也將持續被程度不一的提防和敵意環繞。

大國傾軋之下,沒有國家和群體可以獨善其身。在國家維度上,便是加拿大、澳洲、韓國、新加坡等「中型國家」(middle power)在中美之間左支右拙;在個人維度上,便是西方國家尤其是美國的華裔乃至亞裔,不可避免地面對各種審視和提防,其既有的「永恆的外國人」之感恐不斷加深。而這種感覺,亞裔一直都不陌生。

貫穿移民史的歧視經歷

回顧歷史,在美亞裔作為美國本土問題的「代罪羔羊」、美國與其母國發生衝突時的「出氣筒」,這類經歷貫穿了整個移民史。

例如大眾熟悉的1882年《排華法案》,就是加州淘金熱結束之後進入經濟衰退,民眾對於華裔勞工搶佔低收入工作感到不滿,政客也不復此前對華裔勞工主力修建了「第一條橫貫大陸鐵路」(即首次連接東西海岸鐵路)的容忍態度,除了嚴格禁止華裔入境之外,之後還陸續在婚姻、教育、居住、擁有土地權等方面採取系統性隔離。諷刺的是,美國直到1943年二戰期間為了支持中國抗日戰爭,才廢除了《排華法案》,將每年移民限額放鬆至105人。

美國1912年諷刺漫畫,指美國一面譴責俄羅斯驅逐猶太裔美國人,打開櫃子發現被美國驅逐的中國骷髏。(維基公共領域)

而美國該階段對華裔態度稍微轉霽的另一面,則是對日裔的大規模無差別監禁。在日本1941年偷襲珍珠港之後,美國當局以防止通敵之名,大規模拘禁生活在太平洋沿岸(即加州、俄勒崗州、華盛頓州)的日裔,而只要有1/16的日本血統就符合拘禁標準,最後將約11.7萬日裔送入內陸偏僻的集中營並凍結其財產。美國軍方本也有聲音呼籲同樣如此對待德裔和意裔美國人,但因該想法認受性相對不高所以未有成行。而直到二戰結束後,被扣押的日裔才得以重獲自由。

此後經過了轟轟烈烈的60年代民權運動,美國才通過了新的《移民法》,朝人們熟悉的那個「歡迎移民的大熔爐」形象靠近。但這不過這只是亞洲國家不對美國構成威脅期間的暫時平靜。美日80年代激烈貿易衝突時期,對日裔的排斥情緒就又捲土重來。

當時美國深切憂慮日本不斷增長的經貿和科技實力,迸發了强烈的「反日情緒」(japan-bashing)。傳媒將日貨「入侵」形容為「第二次珍珠港」事件,美國廠商宣傳也時常訴諸種族歧視,尤其是被日本車大量搶佔份額的汽車業,例通用(GE)旗下品牌奧斯摩比(Oldsmobile)曾在廣告中赤裸裸地歧視日本人平均身高不足美國,以此宣傳美國製造的車更適合本國人開。此外,打砸日本汽車和家用電器洩憤的事件時有發生,美國議員甚至曾在國會山前帶頭砸東芝收音機。

華裔青年陳果仁(Vincent Chin)在1982年就成了反日情緒的犧牲品。他身處的休斯頓正是大批美國車廠倒閉的核心地帶,有一對因行業不景氣而丟了飯碗的父子在酒吧遇見陳果仁時誤將他認作日本人,斥罵他「就是因為你們這些人,我才丟了工作」,隨後拿出棒球棒將陳毆打至死。而這麽一樁無可爭議的仇恨犯罪,檢方僅以「二級謀殺罪」起訴,主審法官更是判決3,000美元罰款和緩刑三年了事,可見連司法機制都已失效。最後,隨着日本90年代經濟陷入停滯,不再對美國構成威脅,「反日情緒」才隨之退潮。

美國議員1987年拿着大槌砸爛東芝的大型收音錄音機,抗議日本半導體及電子產品傾銷美國,佔領市場。(Getty Images)

歧視的長期化不可避免

而在目前中美激烈競爭的大背景下,美國對於華裔以及相似面孔的亞裔的警惕和敵意,顯然也不可避免。這種情緒已在特朗普四年執政期間已經不可逆地升溫。根據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的數據,美國民衆對於中國的好感度從2017年的44%、2018年的38%、2019年的26%到2020年的22%,一直處於穩步下跌的狀態。疫情雖然起到了催化作用,但顯然不是源頭,也不是結局,中美衝突才是最重要的時代背景。

而與美日競爭或者美國反恐戰爭不同的是,中美之間的較量是一場持久戰。中國不會重蹈日本經濟政策失誤加之政治混亂的覆轍,美國也無法像對待伊斯蘭恐怖分子那樣通過反恐戰爭大抵消弭了民衆的恐穆情緒,中美競爭的時間綫將拖得更長,這也意味着華裔會持久地面臨審視,並切身感受到每一次中美摩擦的劇烈程度。

雖然美國執政者風格將很大程度上影響華裔所面臨困境,例如我們可以相信拜登當局不會在海關隨意刁難中國學者和學生、不會以「間諜中心」的名義關閉中國使館等等,但美國仍然會持續在意識形態和人權方面攻擊中國,許多民衆也會繼續在日常微觀層面上對華裔擁有先入爲主的不信任感,更別説大把特朗普的門徒可能會在未來上台,惡化本已脆弱的輿論環境。

台灣裔政客楊安澤3月21日參與反歧視機會,他曾呼籲亞裔去證明自身的「美國性」。(美聯社)

不可避免被針對的華裔,是否只能去證明自身的「美國性」、「愛國精神」以更加融合進美國主旋律?被迫捲入其中的其他亞裔,是與華裔割席,還是聯合起來抵禦這種歧視?各種思潮正在湧動,但可以確定的是,隨着中美競爭的進程,向來沉默的華裔會更多地被推向風口浪尖上,遭受更多的明性或隱形歧視,這是其無法避免的時代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