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太空三足鼎立 中美俄三方太空博弈加速

撰文:茅岳霖
出版:更新:

到6月中下旬,三名中國宇航員已經神舟十二號飛船進入「天宮」太空站,開始展開初步作業。面對前者進入正軌的局面,急於在2024年啓動有人探月計劃及多個深空項目,卻苦於預算有限的美國太空總署(NASA)似乎找到了財富密碼。

到6月18日,NASA局長尼爾森(Bill Nelson)為首的一批專業人士正從6月18日開始大造聲勢,強調美國必須時刻「緊盯中國」(Watch the Chinese),因此拜登(Joe Biden)當局需要多給NASA撥款。西方世界也掀起了一股「中國挑戰美國太空霸主地位」的風潮。

對俄方來説,ISS太空站已經變成在太空中緩慢老化並漏氣的不良資產。(YouTube/俄羅斯24頻道截圖)

一時間,從北京到華盛頓都被動捲入了一場航天競賽的風潮,很少有人想到,在中美之外,近地軌道上還會有第三位挑戰者。它就是在確認中俄聯合登月計劃時,同時宣佈將在2025年啓動「國家軌道太空站」(ROSS)項目的俄羅斯。中美俄三方的太空博弈也由此進入了加速階段。

也就在6月11日,俄羅斯航天集團總裁羅戈津(Dmitry Rogozin)即在接受該國發行量最大的小報《共青團真理報》專訪時明確談及了ROSS站在未來的規劃。

羅戈津開門見山地指出,俄方雖仍將按計劃在7月15日發射用於國際太空站(ISS)的「科學號」太空艙,並以此確保ISS仍能按計劃運作到2030年退役。但俄方也將在2026年後結束與ISS的合作關係,並開始建立其「可更換部件」的太空站,並在2025年發射第一個核心艙。俄新社也在11日的報道中指出,俄方計劃建造一座「模塊化」的低軌道、多功能太空站。

通過參與ISS項目,俄羅斯逐漸恢復了蘇聯解體之後一路下滑的太空探索能力:

事實上,俄羅斯航天集團的太空站計劃在2021年2月時就有所端倪。在羅戈津於2月11日向俄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匯報工作計劃後,普京即在同日強調了俄羅斯要有節奏地繼續推進載人航天工程。由於這一指示和俄羅斯總理米舒斯京(Mikhail Mishustin)2月12日批准的中俄月球科研站項目備忘錄幾乎同時發出,因此,外界一度會以為經費有限的俄羅斯載人航天項目或有可能成為未來的中俄聯合登月項目的一部分。

不過,隨着俄羅斯在2021年4月18日宣佈退出國際太空站,並開始展示其在蘇聯解體前保存的「金剛石2號」核心艙等設備,外界方才發現,具備獨立技術基礎的俄羅斯原來並不滿足於為美國代工太空站設施以及協助運送宇航員,仍有着蘇聯時代記憶的俄羅斯航天人士及決策層正醖釀大動作。

自1998年啓動的ISS項目已經成為俄羅斯航天工業屈辱的象徵。因為ISS的核心之一,「星辰號」功能艙本是蘇聯時期「和平2號」太空站的核心。該項目在1985年完成建造後,在蘇聯解體後曾被修改為「和平1.5號」方案,即作為「和平號」太空站延長使用壽命的計劃,後在1992年修改為包含5個太空艙的「和平2號」方案。

但隨着美國在1990年後放棄其「自由號」太空項目,轉而購買並接收俄羅斯航天物資,解體後的俄羅斯當局很快迫於經濟形勢放棄了「和平2號」計劃,俄方原計劃用於「和平2號」的設計最終也融合進了ISS。

國際太空站實際上可算是美國主導的項目,其全部15個太空艙中,10個美國分段的固然盡歸他所有,俄羅斯分段中的曙光號的產權也在美方之手。(中國央視軍事頻道視頻截圖)

目前,面對美國擁有ISS全部15個模塊太空艙的11個的主導權,俄羅斯只擁有其中4個的現狀,俄方在歷經多年的爭論後,最終選擇不繼續為美國主導的ISS貢獻更多力量。隨着俄方在2020年10月後逐漸確定了一個包含核心艙、專用生產艙、後勤物流艙、平台艙和商業艙的簡單方案,在俄羅斯航天集團重啓了包括「金剛石2號」等「和平2號」方案基礎的太空艙設備後,ROSS站的研發和運作就呈現了可能。

從某種意義上來説,ROSS站的運作可能也是俄羅斯向中國、美國以及歐洲各方宣示自己航天能力的重要場合。當羅戈津在近期的航天峯會上宣佈,俄羅斯正與法國討論改造圭亞那太空中心,使它可以用於載人航天任務時,俄方對歐盟的動作也展示了一個現實,即21世紀的近地軌道不僅容得下中美,或許還容得下俄羅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