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利班勝利的三個原因

撰文:許輝
出版:更新:

美國拜登(Joe Biden)政府從阿富汗撤軍後,面對塔利班(Taliban)的閃電攻擊,阿富汗政府軍兵敗如山倒。短短10多天,首都喀布爾(Kabul)即告陷落,總統加尼(Ashraf Ghani)出走他國,塔利班重掌阿富汗政權。

20年前,美國以反恐為由將阿富汗塔利班政權趕下台。20年來,為了阿富汗戰爭和重建阿富汗,美國及其盟友付出了巨大代價。據統計,美國為阿富汗戰爭和重建花費了納稅人近1萬億美元,超過2300名美軍士兵陣亡,2萬多人受傷,此外還有450多名英國和數百名盟國士兵喪生。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辯解稱,當初推翻塔利班政權的目的是為了反恐,這個任務業已完成。如果單純從國際反恐的角度看,布林肯說的是事實。美軍進入阿富汗後,基地組織被趕走,離開阿富汗的基地組織頭目本・拉登後來也被美軍擊斃,利用阿富汗策劃發動國際恐怖襲擊也確實鮮見。

但從阿富汗國家重建的角度看,美國20年的努力可謂付之東流。美國國內很多人甚至將本次美軍的撤離,比作1975年美國撤離南越時混亂的「西貢時刻」重演。美國總統拜登辯解稱,他不願意把阿富汗難題留給下一任政府。美國投入巨資無休止地捲入別國看不到盡頭的內戰,即便美軍再駐紮三年五載,阿富汗政府軍照樣抵擋不住塔利班的進攻。言外之意,阿富汗政權是「扶不起的阿斗」,美國不願意再埋單。

為何美國花費巨資、經營了20年的阿富汗會落此下場?為何美國訓練的30餘萬名阿富汗政府軍和警察在塔利班面前如此不堪一擊?

一個原因是阿富汗官員的貪腐,譬如滿清在甲午戰爭戰敗,是因為官吏腐敗和海軍軍費被挪用;國共內戰國民黨敗退台灣,也是因為抗戰後國民黨大員和官吏的普遍腐敗——但在腐敗之餘,阿富汗政府軍的無心戀戰和崩潰,還有更為深刻的原因

在白宮發布的這張照片中,拜登總統於 2021 年 8 月 15 日在馬里蘭州戴維營與他的國家安全團隊和高級官員進行了虛擬會面,聽取了關於阿富汗的簡報。(AP)

首先,從本質而言,阿富汗政府的失敗,是源於國家重構和社會治理失敗導致的系統性崩潰。阿富汗是部落社會,部落社會的邏輯和認同與現代國家有着天然的矛盾,沒有外力因素,阿富汗的國家現代化之路本會非常漫長。不可否認,阿富汗政府也曾經為國家轉型努力過。已逃離阿富汗的總統加尼在2003年擔任阿富汗財政部長時,曾被評為亞洲最好的財政部長。他在部長任內進行了一系列廣泛而深刻的改革,試圖以創造財富和建立公民權利來消除貧窮。

但美國在反恐的名義下揠苗助長,捲入阿富汗的國家重構和社會治理,採取的種種措施與昔日蘇聯一樣,與部落長老及軍閥同流,以至於既未建立阿富汗中央政府的權威,又沒能成功改造阿富汗社會,特別在廣大鄉村地區建立有效管制。

20年來,美國並沒有建立起阿富汗人對「阿富汗」的國家認同,戰爭輸贏對普通阿富汗人而言非常無感。而相反,塔利班卻更加能夠適應部落社會的組織形式、文化觀念和行為模式。

其次,與温和的國家重建需要的耐心、時間和可能的失敗相比,塔利班的宗教極端主義對普通人來說更有吸引力和號召力。阿富汗在國家轉型的過程中,除了要承擔巨大的經濟轉型負擔外,普通民眾還要經歷民主投票、複雜的司法程序、官員的貪腐和效率的低下等種種難題。相比,塔利班的宗教教義純粹、是非對錯分明、執法簡單明瞭,能夠在廣大貧困的鄉村地區如魚得水。

再次,塔利班自身策略的變化也是其成功的重要原因。與第一次執政時處處與世界為敵的姿態相比,現在的塔利班或許依舊「內方」,卻似乎懂得「外圓」。在度過了僵而不死的困難歲月後,塔利班給外界的印象變得更加開放,處理問題變得温和,也更願意與各方接觸。塔利班積極尋求與美國談判,忙着對中國保證不支持恐怖主義,像模像樣地參與阿富汗的和平談判進程。

塔利班有了外部地緣國家的支持、內部廣大鄉村地區的根基、純粹而吸引人的理想,再加上阿富汗政府國家治理的失敗,所有這些複雜因素被表面化地稱為「民心向背」,政府軍的望風而逃和塔利班的勝利就不言而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