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阿富汗到台海 美國的戰略敗筆還在繼續|專家有話說

撰文:戴侖 均誼
出版:更新:

阿富汗塔利班宣布建國後,全面開啟對外工作,其新聞發言人密集接受各國媒體採訪;有美國媒體引述官員說法稱,日前美國中央情報局(CIA)局長伯恩斯(William Burns)與塔利班政務領袖巴拉達爾(Abdul Ghani Baradar)已舉行秘密會面;塔利班代表團也在首都喀布爾會見了中國駐阿富汗大使一行。作為阿富汗問題「四方對話」機制中的兩大關鍵參與方,中俄元首也已於8月25日通話溝通。
就阿富汗局勢未來走向等相關問題,《香港01》採訪了中國外交學院戰略與和平研究中心主任蘇浩。本篇為系列採訪第五篇(共五篇)。

01:塔利班全面掌權以後,台灣島內輿論的討論也是十分熱烈,有人表示美國果然還是靠不住,「今日阿富汗,明日台灣」;但以民進黨為代表的主流話語認為這一說法「不科學」,台灣和阿富汗的情況有很大差別。你怎麼看阿富汗問題對台海的啟示?

蘇浩:台灣當政者為了自身的政權利益,必然要反對(「今日阿富汗,明日台灣」)這一觀點,但顯然,阿富汗局勢反映出的美國的行為邏輯,令台灣擔心。

今年夏天開始,美國展開大規模環球軍演;8月17日,中國也在台海南部展開軍事演習,中美在台海問題上的高調對抗狀態已經展現出來了。台灣過往可能比較樂觀,這種樂觀來自美國一直高調地壓制中國。但通過阿富汗問題可以看出,美國的做法只是一種戰略姿態,換句話說就是做做「面子」上的事情,而美國究竟會用什麼樣的方式來應對台灣問題,這是台灣方面現在必須認清的。

其實不光是台灣,甚至包括日本,都因為阿富汗問題產生了擔憂。目前日本首相菅義偉過於靠向美國,包括在台灣問題上支持美國,說不定會對中日關係造成更大的傷害,使得日本未來的空間更加狹窄。因此,阿富汗問題對於日台都會造成很大的心理影響。

美軍狼狽撤出阿富汗,當地民眾的逃難慘狀暴露在全球媒體面前,打擊美國盟友的信心。圖為阿富汗數名女性將自己的孩子拋過鐵絲網,想讓對面的外國士兵接住,帶孩子們離開首都喀布爾。(視覺中國)

01:最近美國在「面子」上的言行似乎越來越高調,8月17日美國共和黨參議員康寧(John Cornyn)發布推文稱有3萬美軍駐台,當然大部分分析認為這一說法並不可信。一些西方國家也跟着抬高調門,比如一家澳洲智庫也判斷,一旦台海發生戰事,美國一定會出兵。

蘇浩:這就又回到了那個老問題,美國的戰略文化和戰略決策是存在問題的。美方這一系列的高調的以實力為基礎的壓制,目的是通過強有力的威懾,達到阻止台海爆發戰爭的效果。美國有軍方人員在台灣,其實中國大陸都知道,若干年來一直是如此,只不過3萬美軍駐台是很難秘密進行的,很明顯不可能是事實。現在發表這樣的言論,顯然試圖要達到一種戰略威懾的效果,以此令中國謹慎。

可這樣的做法恰恰給了中方很好的理由,成為中方對美方進行反壓制的籌碼——不是說有3萬美軍嗎,那美國是不是要給中國一個交代?因此,這種威懾恰恰是美國戰略性的敗筆。

+5

01:中國政府早前已經給出了兩制台灣方案,制定了《反分裂國家法》,以及設置了民族復興的目標。對於中國大陸來說,兩岸統一的大目標是不可逆轉的進程,通過威懾的方式,想要改變中國在台灣問題上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顯然是不可能的。

蘇浩:對。大陸解決台灣問題的立場和方式不取決於美國,是美方高估自己,以為通過是否武力介入台灣問題的模糊政策能夠對中國造成威懾。這種戰略評估是錯誤的。

01:不過有一個現象值得注意,過去幾年更多時候是大陸通過國際組織的參與資格、邦交國等方式向台灣施壓;而目前在美國全力打壓中國的態勢下,開始出現越來越多美國藉助打台灣牌對中國大陸進行施壓的案例。例如前不久立陶宛與台灣互建代表處,中國大陸發出抗議後,立陶宛一度不惜與大陸鬧僵,很多分析人士認為背後有美國的影子。

蘇浩:北京方面的邏輯是一貫的。無論是不久前的立陶宛事件或是類似的情況,中國都會以同樣的方式處理。對此美國需要注意的就是把握住中國的紅線。目前立陶宛屬於踏上紅線,還沒有跨過紅線;而美國一旦跨過紅線,台海破局,只會適得其反,損害美國自身利益。

現在美國在政治上逐漸意識到了這一點,在不斷踩紅線的過程中越踩越沒底,需要在這一方面跟中國進行一定程度的交流,對中國進行適度的重新評估,所以近期美國戰略界與學界的一些人也在不斷試圖通過二軌外交的方式與中國接觸,說白了就是要「摸底」,如果美國踏過紅線中國會怎麼做。

一旦台海破局,將是美國更大的失誤,後果絕對是美國難以承受的,是對美國戰略利益的巨大損害。美國的戰略着眼點是無限期維持海峽兩岸分離現狀,而如何達到這個效果,是美國需要認真考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