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價核潛艇撞船背後的美軍南海部署

撰文:茅岳霖
出版:更新:

10月8日晚些時候,中國外交部終於對此前美國海軍「康涅狄格」號(SSN 22)核潛艇在南海撞船,導致船身損毀、艇員受傷的非常事件示了「嚴重關切」。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在答記者問時還專門就「事故發生具體地點」等問題詰問了一番。

對北京而言,美方這艘核潛艇在南海(美方稱「印太」)地區的動向是來者不善的。它折射的不僅僅是一艘潛艇的問題,它還展現出了美軍從第七艦隊日本錨地向「印太」地區的力量投射。這其中最直接的表現莫過於把高性能且價格昂貴的「海狼級」攻擊、間諜潛艇從北極、俄羅斯近海不惜一切代價轉移到太平洋、中國近海。

不可否認,美軍不太可能會把單艘潛艇造價近90億美元,總共只有三艘的「海狼級」潛艇用於常規消耗性作戰。配備八具發射管,最多可攜帶50枚巡航導彈或100枚魚雷的「海狼級」潛艇一般是美方用於特種作戰的。這三艘潛艇因此在美軍中長期銷聲匿跡,只有偶爾返航時打出「海盜旗」,外界才得知其可能完成任務返航。

「海狼級」潛艇在南海的行動可能也不順利,就本次發生事故的「康涅狄格」號來說,該艇從1999年下水入役開始,與其同級別艦艇一樣,長期展開在北極冰層下的監聽、監視等工作。該艦歷時八年的兩次大規模大修,其指標也大都為確保自身在北極環境下的作業和行動,以及配合航母戰鬥群在北極一帶行動。

相對於在北極、俄羅斯近海的高度出鏡,美軍潛艇在南海的存在感也極為有限。這與美方在南海水文訊息的不足有關。到2016年,美軍仍在蒐集南海水文訊息、釋放檢測海流的無人深潛器,並由此和中國海軍發生對峙。「康涅狄格」號的遭遇,似乎證明了美方的數據仍然不敷使用。該艦的南海之行,即成了美軍深入南海複雜深水區的一次孤軍冒險。這種冒險背後也與美方部署有一定關係。

此番出事的「康涅狄格」號長期在北極地區行動,在調往亞洲前,艇內曾孳生臭蟲,導致不得不回港消毒。(Getty)

根據美軍訊息顯示,「康涅狄格」號自2021年5月後就調往遠東,並在7、8月間於日本近海活動。其向南海地區的部署與美國知名智庫「智庫戰略和預算評估中心」(CSBA)針對「第一島鏈」的「海上施壓」(Maritime Pressure)策略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吻合。而潛艇的部署正是其「內線部隊」(inside force)的一環。

美軍向南海地區調遣核潛艇進行長期偵查的意圖是一目瞭然的。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英國首相約翰遜(Boris Johnson)和澳洲總理莫里森(Boris Johnson)在9月15日撕毀法國合同,以「向澳洲提供核潛艇」為名向派遣核潛艇的計劃已經逐步啟動。

美軍核潛艇撞船並不稀奇,圖中為「哈特福德」號核潛艇,該艦曾和與「新奧爾良」號兩棲船塢運輸艦相撞,後又在北極被海冰卡住。(Getty)

按美軍此前的規劃,其核潛艇有望開始其從澳洲西海岸出發,在南海巡航77天或在台灣以北海域巡航73天的「例行巡航」。但美軍調動昂貴且長期專注北極的「海狼級」潛艇的行動仍然是值得注意的。它暗示了華盛頓似乎開始把一切可調動的生力軍部署到西太平洋一線,並嘗試對南海的中國海軍動向加大關注。

就目前有限的訊息顯示,美軍已針對「海狼型」潛艇較好的靜音功能,開始對其展開了改造工作,使之逐漸從戰鬥艦艇轉向間諜船隻。在加裝了「多任務平台」(MMP)系統之後,該型潛艇一號艦「海狼」號和三號艦「吉米·卡特」號已常駐北極、俄羅斯近海或其他熱點地區執行偵察、監聽等任務,其中後者還肩負了監聽海底通信電纜的任務。

隨着華盛頓開始不顧一切代價地把「海狼級」核潛艇送到南海前沿用以監控解放軍動向,它似乎已意味着長期以「航線自由」為口號,派遣小艦隊前往西沙、南沙的美軍開始轉移視角和焦點,進而把冷戰零和思維和基於前者的地緣政治觀念應用在其針對中國而構建的「印太」策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