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龍再次迎戰馬林勒龐 法國總統大選終局難料

撰文:茅岳霖
出版:更新:

4月11日,法國總統大選初選結果出爐。在全部12名初選候選人中,現任總統馬克龍(Emmanuel Macron)獲得978萬選票,以27.8%的得票率取得頭名,緊隨其後的是傳統極右翼候選人馬林勒龐(Marine Le Pen),她獲得了813萬選票,以23.1%的支持率緊隨其後。這兩人由此進入4月19日的第二輪決選。

對此,包括《世界報》(Le Monde)、《費加羅報》(Le Figaro)在內的很多法國媒體均稱此次大選宛如「似曾相識」,其對峙的格局都和2017年時有所相似。但對觀察家們來說,本次大選所折射出的法國政治格局較之五年前已經大不相同。

首先,從選票的政治勢力分佈來看,法國的傳統政治勢力在馬克龍及其「大帳篷」式政府確立的五年內出現了肉眼可見的凋零。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莫過於老牌大黨共和黨與社會黨的全面慘敗。相對無組織無紀律的傳統舊政黨的活動空間也進一步萎縮了。

相對於2017年時,共和黨依靠候選人前總理菲永(Francois Fillon)獲取20%支持率,證明自己第三大政治勢力的身份;社會黨憑藉前教育部長哈蒙(Benoît Hamon)取得6.4%支持率,為本黨贏得了選舉費用的國家報銷資格。到2022年,這兩個歷史悠久的黨派就變得一文不名。

在本次大選中,社會黨及其候選人巴黎市長伊達爾戈 (Anne Hidalgo)以1.74%的支持率慘敗。此前曾在2022年2月獲得15.5%左右支持率,到4月仍有8%支持率的共和黨及其候選人佩克雷斯(Valerie Pecresse)更以4.79%的實際支持率遭遇意外挫敗。這使得佩克雷斯陣營在得知自己的得票數不及5%的報銷資格後,甚至在11日向黨友發出「緊急援助」,呼籲籌款用以補競選費用。

澤穆爾(Eric Zemmour,前右)以7%的得票數證明了自己在法國政壇有一份勉為其難的位置。(新華社)

其次,相對於2017年法國頂端是三股中右翼及右翼勢力,到2022年,法國頂端已是左、中、右三翼的突出代表。他們大都是依靠政治活動鼓動的組織而非傳統政黨。這種局面也進一步折射出了法國各個派系政治理念依靠政治運動的進一步集中。

在外界看來,此次大選第三名被淘汰的候選人及其黨派可謂雖敗猶榮。這就是法國極左翼最有影響的候選人梅朗雄(Jean-Luc Melenchon)及其麾下的「法國不屈」黨。該黨以21.9%的支持率落敗,較之勒龐陣營僅相差一個多百分點。這一表現與其在法國議會中的較低體量顯出了鮮明的反差。這與該黨加強其組織性,構建其媒體、智囊、黨內社交媒體有很大關係。

事實上,以社會運動方式構建黨組織並在社會運動中加強黨的組織性恰恰是馬克龍在2017年前後構建其「前進」黨時給法國所有政治勢力留下的經驗。法國政治觀察家認為,馬克龍的黨派正在比照全盛時的法國共產黨建立其組織。該黨甚至還在建黨前一年組建了其青年團組織用以輸送梯隊。

馬林勒龐(中投票者)在此次大選期間展現了前所未有的潛力。(新華社)

頗具諷刺意味的是,被法國建制派力量嚴防死守的勒龐及其2018年重組的「國民集會」黨在組織的嚴密性上反而不如上述兩黨,只有不到2.5萬名核心黨員且經濟實力相對薄弱的「國民聯盟」只是在2018年改組後仿照法共建立其中委、政治局、執委等系統,並在法國工人、農場主等群體中建立了其組織。

再次,較之馬克龍陣營在2017年後能得到法國建制派力量的響應,最終以66.1%的總支持率壓制勒龐陣營,到2022年,法國建制派傳統勢力的凋零讓此次對峙充滿了最大的變數。

雖然未能晉身次輪選舉的梅朗雄已呼籲支持者「一票不投勒龐」,但其選民在初選失利後並尚未確定其選票日後的歸屬,也有不參與投票的可能。明確宣佈支持馬克龍的佩克雷斯及伊達爾戈等陣營又過於弱小,攏共只能提供不足7%的多餘選票,而非像2017年那樣帶來26%的陣營票。這讓高呼「不要給勒龐一票」的法國建制派勢力空有口號卻難有作為。

《費加羅報》指出,法國建制派力量在第二次選舉期間甚至可能會迎來勢力的解體與再配置。譬如在3月30日時,伴隨着佩克雷斯陣營民調數據的低迷,就有數據顯示該黨23%的選民會轉投勒龐陣營,17%的選民投入會「右翼名嘴」澤穆爾(Eric Zemmour)自建新黨「收復失地黨」傘下,另有21%的選民會乾脆投入馬克龍陣營。與此同時,澤穆爾陣營也在民調中顯示,其八成選民會在此後轉移到勒龐旗下,另有兩成可能會支持馬克龍。

這種力量轉移的潛流也讓法國觀察家們認為勒龐陣營可能仍有沒發動的潛在選民。隨着勒龐已經明確其「重振法國核工業」、「確保法國能源獨立」,並旁敲側擊地提示馬克龍在從政期間放棄了阿爾斯通公司,拆解了拉法基、阿爾卡特、德希尼布、依視路、蘇彝士、法國能源等大型工業、能源企業,還把空中巴士公司的工廠搬到了德國,可以想象,勒龐陣營「法國優先」的訴求面對法國在美、歐間的現實會很有吸引力。而一場更具觀賞性的大戰也將在未來十數日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