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首攻克里米亞 烏克蘭「秘密武器」試俄國底線?|俄烏戰爭動向

撰文:葉德豪
出版:更新:

8月9日當地時間下午3時許,自2014年以來已落入俄羅斯之手的克里米亞薩基(Saky)空軍基地傳來持續近半個小時的十多次爆炸聲,網上流傳影片可見當地濃煙四起。近來,烏方將對俄反攻前線集中在離薩基空軍基地超過200公里的赫爾松(Kherson),不少人馬上就認為這是烏克蘭的攻擊所致。早在7月中旬,俄國前總統、現任聯邦安全委員會副主席梅德韋傑夫(Dmitry Medvedev)就曾警告,如果外國對克里米亞發動攻擊,將引來「審判日」一般的回應。

俄不認 烏不明認卻暗認

對於這連串爆炸,俄烏雙方的反應都沒有超出外界的預期。俄國國防部指爆炸是因為幾個空軍彈藥儲存庫被引爆而造成,沒有受攻擊的跡象,也沒有航空裝備受損。俄國媒體引述消息人士稱有人「違反防火要求」是爆炸的主要原因。正如此前在蛇島「功成身退」的撤軍說詞一般,俄方一如所料的否定這是烏克蘭方面的攻擊所為。

烏克蘭方面,正如過去多次俄國領土上出現爆炸事件一般,也不願意公開承認責任(以免上文述及的「審判日」後果來臨)。當被問及烏克蘭是否要為此次爆炸負責,烏克蘭總統辦公室主任顧問波多利亞克(Mykhailo Podolyak)告訴俄羅斯網絡電視台「雨」(Dozhd):「當然不是。」

不過,他卻在Twitter上發表推文,聲言「俄羅斯聯邦的去軍事化」對全球安全至關重要,稱「克里米亞的未來是一顆黑海明珠、是一個有獨特自然環境和世界級渡假村的國家公園,而不是恐怖分子的軍事基地,這只是一個開始」。這一個「這」似乎暗示爆炸背後卻是烏方所為。

同樣沒有承認責任的烏國總統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則在爆炸同日宣稱對俄抗戰「以克里米亞為始,也必以克里米亞為終」。人們對此言所指只得心領神會。

烏克蘭國防部也分別在Facebook和Twitter上半開玩笑地提醒人們要遵守克里米亞一些不知名地方的防火安全規則和禁煙命令,又稱克里米亞被佔領軍控制似乎與其旅遊旺季有不協調之處(按:克里米亞是俄羅斯人的黑海渡假勝地)。

憑什麼攻擊200公里以外目標?

另一方面,有不具名的烏克蘭官員則向《紐約時報》承認責任,指薩基空軍基地是南方戰區攻擊烏軍飛機的起飛地點,卻沒有點明烏方有何武器可攻擊到這個離烏控區超過200公里的目標,只稱其所用武器由烏方自製。這一道「留白」引起了軍事評論界對烏軍有何「秘密武器」的不少猜測。

目前,烏克蘭已有至少16台美製「海馬斯」(HIMARS)多管火箭砲,近月其對俄軍後方彈藥庫等地點的攻擊,似乎減緩了俄軍在頓巴斯的進攻。海馬斯雖然可發射射程達300公里的地對地導彈(稱為「ATACMS」),不過美國卻沒有向烏克蘭供應此等導彈,只讓烏克蘭的海馬斯使用一次六發、射程達80公里的飛彈。其他類似的大砲,如法國的凱撒(CAESAR)自走火砲,又或是美國的M777榴彈砲,射程更不如海馬斯。因此,如果薩基空軍基地爆炸確為烏方所為,這大概不是出自烏克蘭的火砲攻擊。(當然,有猜測認為此次攻擊顯示出美國有向烏方輸出此等遠較遠程導彈。)

另外,則有人猜測烏克蘭是否用上了美國和丹麥捐助的「魚叉」(Harpoon)反艦導彈,再將其原有接近140公里的射程加強,將之射向克里米亞的俄國空軍基地。同時,烏克蘭自身也確有射程據報可達280公里的「海王星」(Neptune)反艦導彈,本年4月烏方就曾以此擊沉俄羅斯黑海艦隊旗艦「莫斯科號」(Moskva)。不過,一些評論就質疑烏克蘭有沒有能力將反艦導彈可靠地用在陸地目標之上。

爆炸發生前的薩基空軍基地衛星圖片。(AP)

同時,烏克蘭自身近年也有一系列的短程彈道導彈開發計劃,當中包括「Hrim-2」、「Sapsan」等各種稱號,射程據稱達至400至500公里。不過,這些武器從未實試。如果此次對薩基空軍基地的攻擊確實為烏方所為,這似乎意味着烏克蘭本土研發的武器有晉級提升。

不過,最有可能的,大概是烏克蘭在歷經俄國管治八年的克里米亞依然有敵後組織,在當地以烏克蘭常用的改裝超便宜無人機帶上炸藥施襲。這種攻擊在俄島邊境附近的俄國國土上屢見不鮮,此刻有可能只是將同一策略應用在克里米亞之上面已。

但無論烏克蘭是以導彈遠距攻擊,還是以克里米亞當地的地下組織施襲,這都顯示出了俄國的弱點。若果前者為實,這將證明北約盟友擔心多年的俄國「反介入/區域拒止」(A2/AD)空防能力其實遠遠不如外界預期般強;若然後者為真,這也顯示出在俄國嚴厲管控八年之後,親烏反對力量依然能作出有力的反俄行動,其管治的有效程度不言而喻。

在近日俄烏互相指責的扎波羅熱(Zaporizhzhia)核電廠受襲疑雲之中,在開戰後大體失陷的扎波羅熱的親俄領袖已宣布正為「入俄公投」進行準備,就在扎波羅熱之旁的赫爾松相信也難以幸免。此前外界一直擔心,如果這些地區都公投入俄,烏克蘭將如2014年失去克里米亞一般永久失去這些領土,畢竟區區烏克蘭又怎麼會敢進攻俄國領土?這也許是赫爾松前線的烏克蘭反攻愈演愈烈之際,俄方急於推行「入俄公投」的一大原因。

這次烏克蘭對於克里米亞的(疑似)攻擊,正是要反駁這一種預設,也同時測試俄方「審判日」式回應的虛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