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五大央企從美退市 中美金融「脱鈎」經歷歷史性一天

撰文:杭子牙
出版:更新:

對於在美上市的中資企業來說,2022年8月12日絕對是個值得關注的日子。一天之內,中國人壽、中國鋁業、中國石油、中國石化、上海石化五家在美上市的重量級中資中央企業一起宣佈從美退市,為近兩年在中美間不斷髮酵的中資企業在美上市問題敲響了警鐘,同時也展現了中國政府在相關問題上的態度和意志。

單純從市場管理的角度,中資企業從美退市好像就是中美圍繞在美上市公司的審計標準(美方要求提供全套審計底稿)達不成一致,是在互相賭氣,但在本質上,多數人應該都能看清楚,它就是中美對抗的產物,是中美經濟與金融「脱鈎」的表現,只要中美關係沿着目前的軌道發展,這種事遲早都會發生。

在這五家中央企業從美國退市後,可以更清晰預見,還會有越來越多的中資企業主動或被迫走到這一步,包括「正努力確保在紐約和香港同時上市」的阿里巴巴等非國資的中概上市公司。其它那些被列入預摘牌名單的中國概念股上市公司,恐怕都得有所準備。

中美圍繞中資企業在美上市產生的爭執已經有很長時間了,這期間雙方進行過多輪談判,從傳統「雙贏」角度,中美走到這一步絕對是雙方的共同損失。在中美合作情況下,美國可以通過推動中資企業在美國上市,共享中國發展機遇,鞏固美國在國際金融市場產業鏈的頂端掠食者地位,中國也可以從美國市場募集資金,用於國內經濟建設,增強相關企業國際競爭能力和國家經濟實力。

但是中美經濟合作、共同發展的良好願望終究敵不過兩國政治對峙與地位爭奪,而佩洛西訪問台灣則絕對是個加速器,這個不負責任的政客為了自己能在美國「青史留名」,為挽救民主黨中期選情,不惜一腳把中美關係踹進冰窟,耗盡了中美最後殘存的一點高層互信,從她飛機降落台灣那一刻起,兩國關係就徹底崩塌了。尤其是中國,恐怕再也不會相信美國政府在台灣問題上的任何承諾了。

而美國,從特朗普時代開始,在新保守主義的推動下,早就把中國鎖定成為最主要戰略競爭對手,終結了尼克松開啟的對華接觸政策,開始對中國遂行全面打壓與遏制。拜登的中國政策雖然比特朗普「温和」一些,但是在連結盟友打壓中國上,卻比特朗普時代更有章法,也更具長遠威脅。

在中美對抗不斷激化、加深的背景下,美國不願意再讓中資企業在美國市場募資,認為這隻會壯大中國企業與經濟實力,會讓美國在中美對抗中更為被動,其心態與封殺中國高科技企業與晶片產業一模一樣。而中國也必須從經濟、金融與產業安全等角度,重新考慮投融資佈局,減少對美國的市場依賴,強化本國資本市場建設,為隨時可能到來的中美決裂與台海衝突做準備。

所以,中美及兩岸關係會怎麼發展,金融市場是一面鏡子,不管人們願不願意,有些事恐怕都要不可避免地發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