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長城」阻斷美歐?

撰文:外部來稿(國際)
出版:更新:

距2023年僅剩半個多月,美國《通脹削減法案》近4000億美元鉅額產業補貼即將落地,留給歐洲的時間已然不多。

數月以來,因擔憂美國「搜刮資本」,歐洲開始了接連不斷的抗議,法國總統馬克龍更是親自登門「討說法」。儘管歐洲放出了諸如向世貿組織申訴、「補貼競賽」乃至貿易戰等各種「狠話」,但至今仍未敲定任何明確措施。

為何歐洲這次「雷聲大,雨點小」?上海外國語大學歐盟研究中心主任、上海交大國家戰略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忻華教授向觀察者網表示,歐洲在戰略安全層面對美國的依賴,導致其不敢在經濟領域進行過於直接的對抗。

「歐洲現在沒有選擇,只能依賴美國。」忻華表示,俄烏衝突仍在持續,而歐洲並不具有在烏克蘭戰場上獨立抗衡俄羅斯的軍事力量,這場戰事拖得越久,歐洲對美國的依賴就越牢固。

美歐之間的矛盾,也使中國在兩者之間獲得了更有利的空間。半島新聞網刊載的一篇分析文章也指出,在美歐貿易上的糾紛遲遲未能解決的情況下,「中國長城」正將美國與歐洲多國分隔開來——在法國和其他幾個歐洲國家看來,美國對華立場「過於咄咄逼人」,他們並不想參與其中。

忻華表示,在目前的形勢下,歐洲傾向於與中國展開更頻繁的接觸,從而憑藉中國市場與其他經濟機會來增加自身的力量,這也是歐洲國家和歐盟領導人先後訪華的原因之一。

一紙法案,歐洲急了

當地時間8月16日,美國總統拜登簽署《通脹削減法案》(Inflation Reduction Act,IRA)。該法案又名「氣候法案」,將於2023年生效。

根據IRA,美國將在十年內提供高達3690億美元補貼,以支持電動汽車、關鍵礦物、清潔能源及發電設施的生產和投資,其中多達9項稅收優惠是以在美國本土或北美地區生產和銷售作為前提條件。

正當拜登政府不斷吹噓IRA如何能削減國內通脹與政府赤字時,大洋彼岸的歐洲國家,急了。

「從該法案(IRA)的基本精神來看,這其實是拜登政府產業戰略的有機組成部分,是一項縱向的產業政策。」忻華向觀察者網表示,拜登政府通過對特定產業進行補貼,將造成一種「擠出效應」,使製造業的各種資本從歐洲或其他經濟相對發達地區被吸引到美國。

根據IRA的計劃,美國將取消原本的單一車企20萬輛銷量補貼上限,將提供每輛車7500美元的稅收抵免,並新增二手車4,000美元補貼。

美國政治新聞網(Politico)對此分析稱,這項內容令法國和德國等汽車製造大國來說格外頭疼,因為這相當於在鼓勵消費者選購電動汽車時「購買美國貨」。

11月21日,歐盟內部市場委員蒂埃裏·布雷頓就在與歐盟行業領袖舉行的一場會議上警告稱,IRA對歐洲經濟構成了「生死攸關的挑戰」,歐盟的當務之急是扭轉「正在發生的『去工業化』進程」。

歐洲遊說團體「歐洲商業聯合會」主席弗雷德裏克·佩爾松則稱,歐洲製造業正在面臨的情況就像是「溺水」,一切危機正在「悄然發生」。

除了歐盟層面,德國副總理兼經濟和氣候保護部部長哈貝克批評美國的扶持政策「過分」了,這等同於「從歐洲搜刮投資」。德國總理朔爾茨更是發出警告稱,美方做法可能引發「一場巨大的關稅戰」。

2022年8月16日,美國總統拜登在白宮簽署《通脹削減法案》(IRA)。(AP)

深陷「去工業化」的歐洲,雪上加霜

「去工業化」又稱「產業空心化」,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經濟活動中工業(特別是重工業)比例顯著下降的過程。

相關數據顯示,截至今年9月底,歐盟鋁、鋅、鋼鐵、化工等高能耗行業的產能已因停產或外遷而萎縮了近一半。

國際能源署(IEA)估算,今年第三季度歐洲工業用氣需求較去年同期下降了25%。分析人士指出,該情況是企業大規模停產導致的,因為單純提高生產效率無法實現如此大幅度的下降。

與此同時,歐洲在2023年還有迎來更猛烈破產潮的風險。德國哈勒經濟研究所(IWH)12月發布的數據顯示,德國在11月共有808家企業破產,相較去年同期增加23%。德國第三方企業信用評級機構Creditreform預測,到2023年第一季度,德國破產企業數量還將急劇增加。

意大利零售業組織商貿聯合會主席卡洛·桑加利則表示,從今年10月到2023年上半年,能源價格上漲帶來的通脹或致該國至少12萬家小型企業倒閉,損失37萬多個就業崗位。

《荷蘭財經日報》報道稱,據安卓信用保險公司估算2022年荷蘭企業破產數量將比上一年增加9%,而2023年這一數字將激增到77%,荷蘭明年將有約4100家破產企業。

德國2020-2022年每月破產企業數量。(IWH)

忻華認為,導致歐洲出現「去工業化」趨勢的直接原因之一便是能源危機,「當能源密集型的製造業企業生產成本大幅上升後,在歐洲經營是無利可圖的,必然要尋求歐洲之外的投資場所。」

自今年2月底俄烏衝突爆發以來,歐洲能源價格一路飆升,使整個製造業的成本居高不下。反觀美國,則以「救急」為名向歐洲出口油氣,賺得盆滿缽滿。

全球經濟指標(Trading Economics)網站數據顯示,儘管歐洲能源價格在11月有所回落,歐洲12月的天然氣價格仍比北美高出五倍以上。

「我們正在原地踏步。」德國大眾汽車首席執行官托馬斯·舍費爾(Thomas Schäfer)在社交媒體上寫道,「在國際舞台上,德國和歐盟正在迅速失去它們的吸引力和競爭力。」舍費爾稱,由於能源價格高企,大眾和其他歐洲汽車製造商有可能在電動汽車製造領域落後於競爭對手,這場能源危機正使整個歐洲工業處於不利地位。

對飽受成本煎熬的歐洲製造業而言,拜登政府所拋出的IRA無疑成了一塊誘人的蛋糕。

「美國對於製造業的補貼在一定程度上對歐洲製造業資本是很有吸引力的。」忻華說,「如果歐洲製造業資本在美國設立企業,他們可以獲得美國產業戰略某種程度的支撐。」

中國社會科學院歐洲研究所歐洲經濟研究室主任孫彥紅也指出,IRA的歧視性鉅額補貼政策,將進一步激勵歐洲製造業、特別是電動汽車企業將供應鏈轉移到北美,加劇歐洲的「去工業化」,造成製造業就業崗位的流失,危及歐洲的社會穩定和經濟長期發展。

被美國「拿捏」,歐洲沒得選

IRA出台後,歐洲內部的抗議呼聲持續不斷。德國與法國財長就曾發布聯合聲明,呼籲歐盟制定一項「足以使我們的企業能夠在全球競爭中蓬勃發展」的產業政策,並密切協調歐洲應對IRA等挑戰的方法。

從歐美自貿協定到向世貿組織(WTO)申訴,從「補貼競賽」再到貿易戰,歐洲各方確實提出了多種抗衡IRA的方法。但截至目前,距離IRA正式生效僅剩半個多月,歐洲仍未敲定任何明確統一的應對措施。

一方面,擔憂美國「搜刮資本」,從警告到抨擊接連不斷;另一方面,絕大部分抗議只停留在口頭上,具體的對抗手段卻遲遲未能落地——如此表現的歐洲,確實耐人尋味。

「歐洲現在沒有選擇,只能依賴美國。」忻華表示,俄烏衝突仍在持續,而歐洲並不具有在烏克蘭戰場上獨立抗衡俄羅斯的軍事力量,這場戰事拖得越久,歐洲對美國的依賴就越牢固。

如果俄烏衝突的形勢發生重大轉折,例如任何一方覺得已經無法維持現狀,希望通過和談來終結戰爭,美歐之間的矛盾才會更加顯露。另一方面,IRA在名義上屬於美國的『內政』,故而在美方作出實質性舉動之前,歐洲只能『憋着』,想辦法先穩住內部。

「如果在戰略安全層面,歐洲對美國的依賴不斷增強,那雙邊的直接經濟對抗就會相對減弱一些。」忻華稱,「反之,如果歐洲認為自身對美國依賴沒有那麼強,雙邊經濟領域的對抗就會更加強化。」

值得一提的是,12月4日,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呼籲歐盟「必須採取行動」來應對IRA所造成的「競爭扭曲」。不過,她仍強調,歐洲在「做好自己功課」的同時,也要積極「與美國合作」。

圖為2022年9月28日,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抵達位於比利時布魯塞爾的歐盟總部出席會議。(AP)

美歐會爆發貿易戰嗎?

面對美國「趁火打劫」,歐洲並不會真的坐以待斃。忻華認為,未來歐洲很可能會對內部產業進行補貼,從而降低企業能源成本,即與美國進行「補貼競賽」。

「另一方面,歐洲也在推進自己的產業戰略,可能會加緊研發高精尖技術部門,並提供更多的資源來實現對尖端技術和先進製造業更強的掌控。」忻華指出,與直接進行對抗的貿易戰不同的是,「補貼競賽」更多是一種產業政策性質的間接手段,「目前來說,美歐之間的貿易戰恐怕還不大會打起來。」

「貿易戰一旦開始,雙方就可以不斷升級,最後雙方都會面臨極大損失。」忻華說,

美國的產業補貼所造成的美國企業對外出口優勢與歐洲資本外流情況,達到歐洲無法容忍的程度時,雙方才有貿易戰的可能。

據英國傳媒報道,馮德萊恩也承認,美歐之間存在爆發「補貼競爭」的風險,而且歐洲與美國發生「貿易戰」並不符合雙方的利益。

此外,歐洲議會貿易委員會主席貝恩德·朗格一度呼籲,歐盟應該在未來幾個月就IRA向WTO提出申訴。但忻華表示,這種提議更多是在「死馬當活馬醫」。

「WTO的爭端解決機制的效率太低,運作的時間太長,程序太複雜,其實起不了太大的作用,歐洲也能意識到這一點,所以只是說說而已。」忻華說,「美國早就開始繞開WTO做事情了,也不會多麼重視該組織的作用。」

馬克龍訪美:法國總統馬克龍12月的美國之行,有就美國的《通脹削減法案》提出抗議。(REUTERS)

事實上,美歐之間已並非首次出現貿易糾紛。2018年3月,時任美國總統特朗普根據美國《1962年貿易擴展法》第232條款,以「維護國家安全」為由對進口鋼鐵和鋁產品分別加徵25%和10%的關稅,歐盟、日本、中國、印度、挪威、俄羅斯、瑞士和土耳其都受到「無差別攻擊」的影響。

拜登上台後,並未取消該關稅政策,而是選擇與歐洲達成「關稅配額」的協議,允許歐盟每年免關稅向美國出口330萬噸鋼材。作為回報,歐盟方面也將下調對美報復性關稅。

「為了拉攏歐洲協同以對中國展開競爭,拜登政府上台之後會採取一些緩和性的措施。」忻華表示,儘管在拜登政府的話語體系中,歐洲一直是「美國對外關係中的重要戰略資產」,但事實卻是,美國在爭取本國經濟利益時,即使會對口中的「盟友」造成損害也在所不惜。

「但可以很明顯地看出,美國是『以鄰為壑』,並不會真的站在歐洲的角度進行考量,這也是雙方缺乏『戰略互信』的體現。」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Charles Michel)12月1日早上舉行會談。

美歐相爭,中國能否得利?

IRA出台之際,其中關於新能源車補貼的內容被美國《時代》雜誌解讀為「意圖將中國排除在供應鏈之外」——刺激美國生產鐵和磷酸鹽等電池原材料,減少從中國進口鎳和鈷含量高的電池。

不過,研究表明,美國若要生產電池的話,很難減少對中國鋰金屬原料的依賴。《日經亞洲》報道稱,中國加工了全球約三分之二的鋰,這是電池的關鍵材料。隨着全球市場趨緊,企業已經發現很難購買中國鋰的替代品。

IRA對中國的影響還有待觀察,但被該政策波及的「歐洲盟友」已經上門討說法了。

11月30日,法國總統馬克龍親赴華盛頓,並在與美國國會議員和商界領袖會面時,指責IRA對法國商界而言過於「咄咄逼人」,可能在歐洲扼殺大量的工作崗位。次日,拜登口頭承諾會對IRA進行「微調」,並聲稱該政策的推行「不會以犧牲歐洲為代價」。不過,白宮新聞秘書讓-皮埃爾很快就表示,拜登政府並沒有通過國會推動IRA修改的計劃。

此外,美歐之間的貿易糾紛,似乎也擴大了雙方在對華問題上的態度差異。耶魯大學法學院「蔡中曾中國研究中心」訪問學者貝克林(Nicholas Bequelin)在發表於半島新聞台的一篇文章中直言,「中國長城」正將拜登與馬克龍分隔開來。

半島新聞網發表題為《分隔拜登與馬克龍的中國長城》的評論文章。

該文指出,馬克龍訪美期間,得到了拜登的盛情招待,從「熱情洋溢的相互拍背」再到「與他們的配偶在華盛頓共進晚餐」,雙方都「上演了一出好戲」。

不過,雖然雙方在聯合公報中專門提到了彼此在烏克蘭、歐洲安全、伊朗、中東、氣候變化等方面的共同立場,但並未就在對華態度上達成一致意見。

該文表示,拜登政府將當今時代定義為「民主」與「非民主」之間的競爭,但法國對此持懷疑態度——這種非黑即白的框架顯得過於意識形態化,在地緣政治上並不適用,顯然是「非常自私的」。

「很多人傾向於將這個世界視作只有兩種秩序。」馬克龍11月在印尼參加G20峰會期間表示,「這是一個巨大的錯誤,我們需要一個統一的全球秩序。」貝克林在文中分析稱,在法國和其他幾個歐洲國家看來,美國對華立場「過於咄咄逼人」,他們並不想參與其中。

圖為2022年12月1日,法國總統馬克龍和美國總統拜登一同出席在白宮南草坪舉行的官方儀式。(Reuters)

忻華表示,在目前的形勢下,歐洲傾向於與中國展開更頻繁的接觸,從而憑藉中國市場與其他經濟機會來增加自身的力量,這也是歐洲國家和歐盟領導人先後訪華的原因之一。

11月4日,德國總理朔爾茨抵達北京進行為期一天的「閃電訪問」。就在訪華前夕,朔爾茨曾於11月2日在《法蘭克福匯報》發表專欄文章,闡述了他對於此次中國行的一些思緒。在提及處理中德之間的分歧和爭議問題之餘,朔爾茨強調,即便世界局勢發生變化,中國仍是德國和歐洲重要的經貿夥伴,德國不想也不能與中國脱鈎。

12月1日,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訪華。他在中歐領導人會晤中表示,歐盟願做中方可靠、可預期的合作伙伴。歐方願意同中方辦好下階段高層交往,通過加強直接對話合作,減少誤解誤判,加強溝通協作,更好共同應對能源危機、氣候變化、公共衛生等全球性挑戰。歐方願同中方繼續推進歐中投資協定的進程,增強供應鏈穩定互信,深化歐中各領域互利合作。

12月5日,美國《外交事務》(Foreign Affairs)雜誌刊登了一篇朔爾茨的署名文章,圍繞德語單詞「時代轉折點」(Zeitenwende)這一主題,朔爾茨分析了他眼中所看到的世界局勢變化。

朔爾茨認為,俄烏衝突和新冠疫情等因素導致全球化的一個特殊階段結束,世界上新的力量已經出現,其中就包括經濟強大和政治自信的中國。他強調,不要因為中國崛起就對其孤立或減少合作,相反,德國會繼續與中國一道合作,為兩國企業創造更多機會。

「美歐之間矛盾的增加或激化,可以使中國在兩者之間獲得一個相對有利的空間。」忻華說。

本文獲《聯合早報》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