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德國等援助烏克蘭主戰坦克 對俄羅斯構成極大考驗

撰文:杭子牙
出版:更新:

儘管俄羅斯不斷髮出威脅,警告美、德等國不得為烏克蘭提供主戰坦克,美國、德國、波蘭等國還是在近日做出了援助決定。其中美國決定援助31輛M1主戰坦克(M1 Abrams),德國決定援助14輛「豹2」主戰坦克(Leopard 2),芬蘭、荷蘭、西班牙政府也相繼做出表態,宣佈將向烏克蘭提供「豹2」坦克。

美國總統拜登1月25日宣佈,向烏克蘭提供31架M1艾布蘭坦克。(Reuters)

這些都是當今美歐最先進的現役重型武器,顯示出美歐對戰爭的介入力度在持續升級。

開戰以來,俄羅斯在烏克蘭戰場節節敗退,從一開始的全面進攻,轉向針對烏東部進行重點進攻,在連失重地後又被迫轉入戰略防守,希望憑大河天險守住頓巴斯四州,最近好不容易才反攻奪回一個小鎮,美歐又做出了為烏克蘭提供先進主戰坦克的決定。對俄羅斯普京來說,這絕對是個頭疼的消息。對希望戰火儘快平息的人們來說,也肯定也是個令人不安的、甚至可能招致戰爭升級的危險消息。

和中美相比,俄羅斯(也許是因為民族性格原因,也許是因為普京個人原因)的一大短板就是戰略定力不夠,行事衝動,否則也不會掉進烏克蘭戰爭的火坑裏。

過去幾年,美國主導的北約不斷東擴,想把烏克蘭納入其中,把軍靴踩到俄羅斯邊界。烏克蘭政府也不斷做出導致俄烏關係緊張升級的動作。在這些外部因素刺激下,早已有吞併基輔之心的普京,也想趁拜登這個弱勢總統執政之機,重演昔日吞併克里米亞的一幕,對內也為憲修後繼續執政創造合法性,於是就打着「去軍事化、去納粹化」的旗號,發動了這場所謂的「特別軍事行動」。但想不到的是,因為各種誤判以及與西方的軍事科技差距,不僅未能達到戰爭目的,反而在前線損失慘重,陷入空前被動。

德國總理朔爾茨在貝爾根視察聯邦國防軍基地,並在一架豹2主戰坦克前講話。(Reuters)

俄羅斯這種戰略定力不足的短板,在戰爭陷入膠着後也時有表現。比如,前線作戰失利後,從俄最高統帥部到國家杜馬的議員們都不斷釋放核戰威脅,結果不僅未能嚇阻對手,反而把自身推到了更被動的位置,讓美歐等國白白佔領了反核戰的國際輿論與道德高地。

所以,現在隨着美國、德國、波蘭等國不顧俄羅斯畫出的戰爭「紅線」,做出為烏克蘭提供最先進主戰坦克的決定,以俄羅斯人的戰略定力,接下來會做出什麼反應,真的很難說。

在常規武器與軍事科技上,俄羅斯和西方的差距實在是太大了,這是俄軍損失慘重、被迫不斷收縮的一大原因。為緩解被動局面,俄羅斯只能不斷增兵,最近又做出了把軍隊擴展到150萬的決定,希望通過人數優勢擺脱被動局面。

普京現在的戰爭目標早已不是什麼「去軍事化、去納粹化」了,他的目標是鞏固對克里米亞和頓巴斯地區的軍事佔領,把這些地區永久變成俄羅斯領土。這是這場戰爭已經所剩不多的成果,也是普京政府對內宣揚戰爭合法性的基礎。無論如何,普京都不可能放棄這些成果,因為放棄不僅意味着軍事失敗,還意味着普京政府及這場戰爭支持者的政治終結。

美歐等對烏克蘭援助升級,烏克蘭渴求已久的豹-2坦克,終於得償所願。(Reuters)

但是現在隨着美歐等對烏克蘭援助升級,把更多更先進的主戰武器投入戰場,俄羅斯想通過增兵擺脱被動、守住頓巴斯地區的目標是否能實現,恐怕又要變成一個未知數——至少會變得更為艱難。這將對俄羅斯的戰略定力再次構成極大的考驗。隨着戰爭進一步升級,久戰不下甚至接下來可能更被動的俄羅斯會使出什麼招數,會不會因為戰略衝動,採取某些超出人們預料的反制措施,值得關注。

無論如何,這場戰爭不可能在一周年之內結束了,相關各方應該都做好了戰爭複雜化、長期化,甚至在某種情況下可能突然激化的更壞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