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壓之下,印度會不會拋棄俄羅斯?(下)│專家有話說

撰文:外部來稿(國際)
出版:更新:

導讀:近日,美國和平研究所亞洲中心高級專家薩米爾·拉爾瓦尼(Sameer Lalwani)和尼赫魯大學外交與裁軍副教授哈皮蒙·雅各布(Happymon Jacob)撰文指出,中短期內,俄印關係基礎依然十分穩固,長期來看,印俄關係正處於長期下行趨勢,從夥伴關係向「交易關係」轉變。

此為文章下篇,閲讀本文上篇

五、不樂觀的現實

正如雅各布等分析人士所指出的,印俄關係正處於長期下行趨勢,但這一轉變過程將異常緩慢。

印俄關係的逐漸疏遠只會發生在長周期內,也許需要幾十年時間,但這對美國決策者影響俄羅斯近期決策的作用不大(除非俄羅斯使用核武器震驚印度,但這種危機升級的可能性堪稱「微乎其微」)。

儘管印俄兩國保持着持久聯繫,但印美戰略伙伴關係的基礎仍然可靠。印度明白對其自身經濟和技術發展而言,美國是最重要的夥伴。與此同時,美國也能從與印度的積極合作中獲益良多。

西方決策者已經把大額賭注押在印度身上,將印度視為現行國際體系中最重要的搖擺國,有助於制衡中國崛起、維護「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但印度的視野更加「狹窄」且更關注印太地區的力量平衡。

如果美國決策者繼續指望依靠印度制衡中國,那麼美國也將更容易接受印俄持久夥伴關係帶來的代價。

印度總理莫迪。(Reuters)

六、雅各布答覆

我擔心薩米爾·拉爾瓦尼低估了正在發生的結構性轉變。

2022年12月,我對俄羅斯進行了為期一周的訪問。回到新德里時,我堅信:儘管俄羅斯和印度之間幾乎不存在雙邊分歧而且仍然相互青睞,但結構性因素和地緣政治複雜性已經削弱了印俄關係的強度與韌性。甚至連許多俄羅斯分析人士也承認,兩國政府無法控制的因素可能使印俄關係進一步複雜化。

此外,2022年9月我在《外交事務》上發表了一篇文章,我在印度收到的有關這篇文章的所有反饋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人們幾乎一致認為:對中國的擔憂正在致使印度決策者遠離俄羅斯,而俄烏衝突只會加速印俄疏遠的長期趨勢。印俄之間長達幾十年的密切夥伴關係已經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種「交易關係」,且這種印俄關係在未來幾年內還可能變得越來越淡薄。

七、意外負擔

俄烏衝突或許是近年來,印度第一次不得不在俄羅斯與美西方夥伴之間選邊站隊。這一選擇給印度外交和「多向聯盟」政策帶來了意想不到的負擔。印政府在戰爭開始時的矛盾立場實際上為其贏得了諸多關注,直接誘使西方大國和俄羅斯對印高層訪問。

但外交焦點不會長期停留在印度身上,俄烏衝突對印度的系統性影響可能是負面且深遠的。首先,在陣營分裂對立的世界裏,印政府的外交回旋餘地更加受限。

其次,戰爭對全球大宗商品價格的影響已經對印度經濟產生損害。印度決策者並沒有忽視這一發人深省的現實。

是的,印度將繼續購買廉價的俄羅斯石油,並且為此設計了規避西方制裁與俄貿易的方法。但這完全是出於絕對需求而產生的外交政策「機會主義」。

印度將繼續與俄羅斯保持交易關係,但也將繼續疏遠俄羅斯,同時向西方靠攏,以實現其制衡中國的大戰略目標。

除了與國防相關的貿易,如今的俄印雙邊關係幾乎不存在「壓艙石」。正如印度駐俄大使帕萬·卡普爾(Pavan Kapoor)2022年12月指出的那樣,俄印雙邊貿易「過於偏向」俄羅斯一邊(俄羅斯對印出口約佔兩國貿易的三分之二),因此「不可持續」。沒有強大經濟基礎的政治關係,可想而知,走得也不會太遠。

俄烏戰爭以降,印度大手買入俄羅斯廉價石油。(Reuters)

八、越來越糟

除了俄印雙邊貿易之外,還有更顯著的影響因素促使俄印關係走向下坡路。而中國,即是這些因素中最受關切的一個。中國正在「離間」印度和俄羅斯。中俄關系越密切,印度就越可能轉向其他戰略伙伴。

俄烏衝突的進程將決定印俄關係的未來。如果俄羅斯戰敗,俄將更加依賴中國,而印度則將進一步疏遠俄羅斯。

相反,如果俄烏衝突以俄政府和西方都可以接受的結果告終,俄羅斯將不得不減少對華依賴,並能夠暫時重新融入國際主流。在這種情況下,印度將視俄羅斯為其在亞洲大陸地緣政治戰略的重要支點,並尋求與俄保持密切關係。

但如果俄烏衝突久拖不決,持續給俄造成損失,印俄關係將走向惡化;印度將被迫尋找其他更可靠的夥伴,以取代日漸衰弱的俄羅斯。目前,最後一種情景似乎是最有可能出現的,而這一算計謀劃促使印度啟動了逐步與俄脱鈎的進程。

決定印俄關係的另一個因素是俄武器供應的可靠性。首先,印度將減少對俄羅斯武器的依賴,因為印正在尋找其他先進國防設備的進口來源。

由於俄烏衝突以及國際社會對俄進口半導體的制裁,俄一直無法向印度按時交付某些武器系統,這將抑制印度對俄製武器的熱情。俄羅斯也已推遲向印交付一些協議承諾的武器,包括S-400防空系統和塔爾瓦爾級隱形護衛艦。

另一個需考慮的因素是,缺乏半導體的俄式武器系統將完全依賴中國晶片。可以預想,印度極為警惕進口由中國晶片驅動的武器。

印度軍方的大部分作戰和打擊裝置都依賴於俄羅斯。在幾十年內,蘇-30戰鬥機都將在印空軍中保持骨幹地位。(Getty)

九、路的盡頭

拉爾瓦尼寫道,「只要俄羅斯掌控着印度先進武器系統的關鍵要素,」俄就「對印度擁有相當大的影響力。」但事實並非如此。印度目前對俄羅斯武器的依賴並沒有真正限制其自主做出戰略決策的自由。

近年來,印度大幅減少了對俄羅斯武器的依賴,但此舉沒有引發俄方的任何不良反應。戰爭的肆虐和其他外部市場的萎縮,使俄只想從印度獲得急需收入,且無意影響印度的戰略地位。換言之,俄羅斯對印度資金的需求,與印度對俄製武器的需求一樣多(甚至可能更多)。

拉爾瓦尼提到了印度外長蘇傑生(S. Jaishankar)2022年11月的訪俄之旅,認為蘇傑生讚揚印俄「強大而穩定」的關係。

印度外長蘇傑生(S. Jaishankar)於2023年1月再度表達印度反對俄羅斯在烏克蘭軍事行動的信號。(Getty)

然而,讓我們再來仔細看看這次訪問。俄方急於強調「多極化」「特殊」和「特權」關係,而蘇傑生則表現出更務實的態度,強調經濟合作,呼籲建立「更平衡」和「可持續」的關係,並在講話時提出,印俄雙邊貿易不平衡問題以及俄羅斯方面存在的「障礙」。

蘇傑生還表示,世界相互依存,一個地區的衝突將「對其他地區產生重大影響」。值得注意的是,雙方都未提及未來的印俄軍事合作。再想想2023年1月初,蘇傑生在維也納發表的最新聲明:「沒有人真的需要這場戰爭。我們根本不需要戰爭。」印度政府想要表達的訊息很明確,印不寬恕且不贊成俄羅斯在烏克蘭的行動。

印俄長期夥伴關係已經演變成了一種充滿不確定性的「交易關係」。但這種關係還將持續一段時間。如果俄羅斯不能兑現對印度的防務承諾,如果印政府對中俄關系越來越警惕,印度只會選擇更加疏遠俄羅斯。

本文首發於南亞研究通訊,只代表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