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能期待2020年大選必然「歷史重演」嗎?

撰文:葉德豪
出版:更新:

跟2020年民主黨人最終推舉了拜登(Joe Biden)作為總統候選人一般,2024年大選再一次由拜登領軍,可算是民主黨的「最安全選項」。

在2020年,這是因為拜登是形象最為溫和、最不惹人反感又最具全國知名度的人物,連他的名字「Joe」也有「平常人」(the average Joe)的意思。

在2024年,拜登之所以是最安全的選項,也許就是因為他的「往績」:拜登不只在2020年總統選舉擊敗了特朗普,更在2022年的帶領民主黨創下了1960年代初以來最佳的首屆總統任期中期選舉成績,讓民主黨人擊敗了大批得到特朗普欽點的候選人,還保住了參議院的控制權。

拜登民望低落不是問題?

雖然拜登選擇在4月25日公布角逐連任,不少解讀都認為這是出於符號象徵的考慮——2019年,拜登也在同一天宣布參選總統——但更具策略性的解讀,很可能是民主黨人和拜登自己也看準了特朗普(Donald Trump)勝出共和黨初選的機會愈來愈大,因此願意逆民意而行(高達七成美國人反對拜登角逐連任),再次將民主黨政權的未來交到拜登之手。

拜登作為總統的支持度之低,可算是與特朗普不相伯仲,如今只得42%,民眾對他的不滿度接近54%。特朗普經常口出狂言、四處惹火,民望不振可算是理所當然,相較之下,人們對於拜登的民意支持持續低落卻往往摸不着頭腦。

拜登的民望低落困境從2021年阿富汗撤軍大亂、疫情反彈、各種法案長久耽擱開始,但這些問題到了今天若非過時,就已經被解決,而拜登更有可能拿着基建、晶片、氣候等三大立法變成一個歷史留名的總統。可是,自由派媒體討論多時的拜登「民望反彈」卻一直只是空中樓閣。

至此,人們不得不達至一個結論,那就是拜登上任首年的各種政策失誤和政治劣勢,配合起其年紀老邁、口齒不清的形象,已經在美國人心中種下了一個根深蒂固的無能印象。無論拜登其後有何國內政績,又或者在俄烏戰爭中重新展現出美國領導力,都難以改變這一種刻板印象。

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4月7日公布的民調就顯示,從應對國家危機、與國會有效合作、應對中國,到經濟和移民政策,都有超過六成美國人表示對拜登不太有信心。無論自由派媒體如何努力宣傳拜登政績,似乎也改變不了這個現象。

因此,一直以來,不少分析都認為,如果共和黨的總統候選人是一位不像特朗普般惹人討厭的人物,對上拜登幾乎是必勝無疑,而唯一有「能力」被拜登擊敗的就只有特朗普。

不少分析都認為,唯一有「能力」被拜登擊敗的共和黨人就只有特朗普。(Reuters)

這種分析某程度上也得到民調支持。雖然在最近的民調中,「拜登對特朗普」大體上都呈現出兩人「50-50」難分上下的形勢,但一個由親特朗普機構進行的《華爾街日報》民調則顯示,在同時不滿拜登和特朗普擔任總統的選民中,如果一定要選擇的話,拜登卻以高達39個百分點的差距領先特朗普。

希拉里的影子

對於特朗普是拜登最想碰上的共和黨對手的判斷,可算是保守派和自由派的難得共識。立場親近共和黨的《華爾街日報》4月25日的社論就認為只比拜登年輕4歲的特朗普「將會使共和黨失去所有年齡和世代優勢」,「沒有人能比特朗普更能鼓動溫和民主黨人投票」。

而立場靠近自由派的《華盛頓郵報》同日刊登的專欄文章更說得直白:「特朗普實質上就是拜登的『免獄卡』(get-out-of-jail-free card)——這個前總統是唯一一個可以把拜登從[他任內帶來的連續性災難的政治後果]拯救出來的人。」該文隨後更毫不吝惜地列舉了這些拜登帶來的「災難」:40年來最嚴重的通脹、40年來最嚴重的實質工資下降、美國史上最高的汽油價格、1979年來最大的年度食物價格升幅、美國史上最嚴重的勞工短缺,以及1990年代以來最嚴重的犯罪浪潮。

當保守派和自由派的精英輿論似乎大多都認為2020年拜登擊敗特朗普的歷史將會在2024年重演之際,我們很難不回想到2016年總統大選時的希拉里(Hillary Clinton)。雖然出於不同原因,但跟今天的拜登一樣,當時不少美國人不論立場都以為希拉里最終一定穩勝像特朗普這般「異類」的人物,到了大選夜深才驚覺到自己錯判得有多厲害。

2016年的美國大選中,希拉里雖贏得了全國普選票的大多數,但卻在選舉人票上以較大票差敗給特朗普。(Getty)

從拜登這次宣布參選的影片來看,他本人似乎也相信只要像2020年一般打着「反特朗普」的旗號就能取勝。影片以2021年1月6日國會暴亂的片段「打頭陣」,在片中也多次出現相關片段,其中拜登更點名批評所謂的「MAGA共和黨人」(MAGA是「Make America Great Again」特朗普口號的簡寫)正想奪走美國人的核心自由,聲言要保衛美國的民主。拜登口中的自由指的是墮胎權、同性婚姻、投票權等,這些都牽涉到實際政策,卻是民主黨的老生常談,無礙其劍指特朗普的主旨。

歷史不能重演的隱憂

但2020年的歷史真的能重演嗎?拜登方面其實有好幾個隱憂。

其一是副總統賀錦麗(Kamala Harris)的問題。如果連任成就,到他卸任之時,拜登將年高86歲。人們當然要考慮到拜登能否完成整個任期,以至如果他不能完成整個任期,他們能否接受由賀錦麗接順位接任。

4月25日,正在訪問美國的韓國總統尹錫惕在賀錦麗陪同下一同參觀美國太空總署(NASA)在馬里蘭州的一個太空飛行中心。(Reuters)

賀錦麗擔任副總統以來,除了受了零星的右翼攻擊之外,可算是風平浪靜、不過不失。但作為拜登的副總統,本來就被定位為民主黨未來的接班人。可是,無論立場左右,外界幾乎一致的判斷都認為賀錦麗政治能力比拜登還要差,其民調支持度也穩定地稍低於拜登本人。有共和黨人此刻已在宣傳「選拜登等於選賀錦麗」。

賀錦麗這個「負資產」本身可能對拜登選情影響有限,但如果特朗普能夠揀選出一個明顯比賀錦麗更具說服力的副手人選,這卻可能變成拜登的重大失分項。

其二,雖然拜登與特朗普年紀相差僅4歲,但拜登的外表和言行舉子明顯比特朗普蒼老,特別是如果兩人跟隨傳統進行電視辯論,選民對兩人的主觀年齡觀感很可能與兩人真實年齡很不一樣。在這個角度來看,「年齡牌」有可能會變成特朗普的優勢。

其三,即使目前美國的通脹已見回落,但過於熾熱的就業市場仍值得觀察,未必沒有可能會繼續促使美國聯儲局以比市場預期更高的幅度加息,如果美國經濟未能軟着陸,這當然會影響到拜登的選情。

如果本年夏天民主、共和兩黨未能解決提高國債上限的拉鋸,導致美國走向債務違約邊緣,民意會否站在拜登一邊,也很難說。

其四,目前拜登在帶領西方世界援助烏克蘭方面基本上獲得好評,但本年烏克蘭的反攻、9月前美國必需再通過國會的援烏撥款,以至烏克蘭戰場上的事態轉變,都有可能扭轉這個觀感。如果烏軍在戰場上陷入消耗戰泥沼至2024年,又或者讓俄軍扭轉戰局,烏克蘭未必沒有可能變成拜登的另一個「阿富汗撤軍」,一下子衝破其得來不易的民意支持。

其五(也是最重要的一點),雖然目前共和黨總統初選暫時看來特朗普形勢甚佳,其主要挑戰者、佛羅里達州州長德桑蒂斯(Ron DeSantis)明顯後繼無力,前副總統彭斯(Mike Pence)等「舊」共和黨人亦難以在「特朗普化」後的共和黨中挑戰特朗普,但我們絕不能排除未來幾個月會殺出一個有力推倒特朗普的「程咬金」——其中一個較多人留意的人物是新罕布什爾州(New Hampshire)州長蘇努努(Chris Sununu),人們認為他幽默風趣、親和力強,政治魅力勝於德桑蒂斯。

新罕布什爾州(New Hampshire)州長蘇努努(Chris Sununu)也是共和黨內有可能參選總統的人物,人們認為他幽默風趣、親和力強,政治魅力勝於德桑蒂斯。(Reuters)

如果最終勝出共和黨總統初選的竟然不是特朗普,民主黨以拜登重演2020年「拜特對戰」歷史的策略前提將完全潰爛。到時拜登對上一個比他年輕二三十年、沒有特朗普包袱的共和黨對手,就有一敗塗地之險。然而,拜登參選已經米已成炊,民主黨也許就要忍痛接受「最安全選擇」變成「將所有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裏」的敗選結局。

誰是美國立國以來最年長的總統?

拜登。

特朗普的官司會影響其參選總統嗎?

普遍認為不會。美國憲法未有規定犯罪者不能參選總統,而美國史上也曾有在囚人士參選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