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未否認布林肯訪華 中國學者:美國欲對北京摸底

撰文:聯合早報
出版:更新: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6月6日傳出將在未來幾週重啟訪華,白宮和中國外交部之後相繼表態,雖未證實也沒有否認。受訪中國學者評估,布林肯今年2月因氣球事件推遲訪華,重啟訪華將意味着氣球事件完全翻篇,也表明中美有意繼續加強溝通對話為兩國緊張降溫。

數家美國媒體星期二引述不具名美國官員披露,布林肯「未來幾週」將重啟原定今年2月對北京的訪問,期間將與中國高層官員會談,並可能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面。

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發言人柯比(John Kirby)在當地時間星期二的簡報會上,並未否認布林肯重啟訪華的消息,只表示媒體會在不久的將來「看到我們在這裏談論未來的訪問,我只是不想提前討論」。

美國國務院副發言人帕特爾(Vedant Patel)同日回應稱,目前「沒有需宣布的行程」「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將重新安排(布林肯)對中國的訪問」。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星期三在例行記者會上僅說「沒有可以提供的消息」。

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形容布林肯此行將是「事關重大」的訪問,預計雙方會聚焦台灣問題、美對華高科技限制、人權等。

圖為2023年5月20日,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與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出席七國集團峰會,也出席同場舉行的四方安全對話(Quad)會議。2023年G7峰會於日本廣島一酒店舉行。(Reuters)

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院長朱鋒接受《聯合早報》採訪時說,布林肯重啟訪華表明中美緊張關係一定程度降溫,「加強溝通對話接觸,是促成中美降溫不可或缺的途徑」。

但朱鋒也指出,這並不意味雙方關係已實現真正降溫,原因是美國總統拜登目前僅是調整姿態,尋求加強與中國的對話溝通,但一味打壓遏制中國的政策尚未出現實質轉型。

北京大學國際政治經濟研究中心主任王勇受訪時評估,布林肯訪華具有「很強的政治象徵意味」,主要是「進一步地摸中國的底,特別是在台灣問題上,這個問題到底應該怎麼解決」。他認為,布林肯此行可能也意在為兩國元首再度會晤鋪路。

圖為2010年2月4日,時任美國亞太助理國務卿的坎貝爾到訪韓國首爾,與時任韓國外交部長柳明桓(不在圖中)會面。(Getty)

坎貝爾:與中國的溝通渠道「正在打開」

另一方面,美國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印太事務協調員坎貝爾(Kurt Campbell)星期二在美國智庫哈德遜研究所舉行的活動上則強調,與中國保持「適當的外交」至關重要。

坎貝爾並提醒,雖然與中國的溝通渠道「正在打開」,但隨着中國軍隊在美軍附近的活動增加,雙方在軍事行動上發生誤判的可能性是「存在且正在升高的」。

朱鋒則指出,拜登政府上台已兩年半,目前中美態勢及國際局勢都嚴峻尖銳,「中美最近一系列的唇槍舌劍,也是中美今天尖銳複雜不確定的關係的一個自然延伸。」

他分析,中美關係目前呈現複雜性、多樣性及不確定性,很大程度仍因美國繼續將中國鎖定為最大戰略對手拼命打壓,包括派軍機軍艦對中國高密度抵近偵察,「這種情況下,不確定性確實在明顯上升」。

美國海軍公布一段影片,稱顯示一中國軍艦在台灣海峽「不安全」加速超前一艘美國驅逐艦。事件發生正值美國防部長奧斯汀(Lloyd Austin)在新加坡出席香格里拉對話期間指中方拒絕與他會面,以及指控中國軍機進行「不專業的攔截」之際。(美國海軍影片截圖)

針對中美近期軍事關係緊張、非軍事關係和緩的現象,王勇指出,兩國近期出現新的交往模式,是因為當前雙方競爭態勢不變,但仍有意願防止擦槍走火,特別是在台灣問題等方面。

王勇分析,拜登政府之前選擇同時開闢兩條戰線對抗中俄,但目前因俄烏衝突可能長期化擴大化,美國勢必更多捲入歐洲事務中。他認為,美國近期調整與中國交往的模式,更多是基於國際戰略考量,想管控危機,才從以往對華全面封鎖打壓轉為「作出一定的妥協」。

王勇也研判,中美目前的互動模式「非常危險」。他預期,雙方關係目前可能還處於過渡期,解放軍未來還可能會繼續在中國近海,以強有力的方式回擊美軍,直到中國認為美國放棄針對中國核心利益。

(記者是《聯合早報》重慶特派員)

本文獲《聯合早報》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