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塔尼亞胡稱將訪華 中東密室外交演練中美「良性競爭」?

撰文:葉德豪
出版:更新:

在6月26日以色列媒體流出總理將在7月訪華的消息之後,內塔尼亞胡(Benjamin Netanyahu)27日作出回應,稱他的確獲邀訪問中國。由於如今作為極右聯盟政府總理的內塔尼亞胡與美國拜登(Joe Biden)當局素來關係不佳,重新就任總理半年來都沒有得到白宮的訪問邀請,以色列輿論就將內塔尼亞胡的訪華行程描繪成對美外交示威,有匿名高層官員亦承認內塔尼亞胡此行將是「破格」之舉。

內塔尼亞胡則表示他在一個月前已就相關行程知會華府,並向27日與他會面的美國國會兩黨代表團保證,「美國永遠也將是以色列最重要、無可替代的盟友」。不過,多名以色列前安全部門高層也批評內塔尼亞胡是在抄襲沙特王儲穆罕默德(Mohammed bin Salman),卻罔顧以、沙兩國與美關係的巨大差異,認為內塔尼亞胡在中美間「食兩家茶禮」的做法只會損害以色列利益,甚至可能會變成中美冷戰的棋子。

的確,在美國以科技戰壓制中國之際,以色列的高科技產業早就成為了美國針對對象。去年12月,一位副助理國務卿就公開呼籲以色列採取進一步行動防止中國對其先進關鍵技術的投資。

在爭議之中,《以色列時報》(Times of Israel)稱原訂7月的訪問行程可能會推遲至10月。

中國有志以巴和平進程?

但無論內塔尼亞胡有什麼政治意圖,中國邀請他訪華的其中一個目標看來正是要在停滯良久的以巴和平進程上做點工夫,特別是在近來約旦河西岸以巴武力衝突不斷惡化的背景之下——本年以來已經有至少114名西岸巴勒斯坦人被以色列部隊殺害,而西岸猶太定居者對於巴勒斯坦人的攻擊事件也超過440宗。

2023月6月21日,巴勒斯坦城市拉姆安拉(Ramallah)附近:猶太定居者經對巴勒斯坦人財產大肆破壞後的境況。(Reuters)

6月中旬,巴勒斯坦自治政府主席阿巴斯(Mahmoud Abbas)已來中國進行了國事訪問,並同中國建立了戰略夥伴關係,確立了中國對這個長年未能獨立建國的巴勒斯坦的長遠關係。

在雙方建立戰略夥伴關係的聯合聲明中,中方也闡明了其對解決以巴問題的基本立場:「堅定支持建立以1967年邊界為基礎、以東耶路撒冷為首都、擁有完全主權的、獨立的巴勒斯坦國﹔支持維護耶路撒冷宗教聖地歷史上形成的現狀﹔支持巴勒斯坦成為聯合國正式會員國﹔支持巴勒斯坦加強內部團結﹔支持巴勒斯坦在『土地換和平』原則、聯合國有關決議、『兩國方案』等基礎上同以色列恢復和談,實現巴以和平共處。」

在此訪問之後,如果中方真的像以媒報道所言緊接着邀請內塔尼亞胡7月訪問中國的話,這就清楚顯示出中國推動以巴問題解決的外交目標。整個佈局頗有去年12月習近平和時任國務院副總理胡春華分別訪問沙特和伊朗,直到本年3月沙、伊兩國代表突然在北京宣布復交的影子。(當然,以巴矛盾還比沙、伊斷交複雜難解。)

阿巴斯訪華期間與總理李強會面。阿巴斯現年87歲,2005年當選以來從未進行選舉,大失民心,有接近八成巴勒斯坦人認為他應該下台。(Reuters)

不知是否受到中國促成沙、伊復交的成功所驅使,拜登政府近月也在伊朗、沙特和以色列之間頻繁卻低調地推動「秘密外交」,一方面謀求與伊朗達成有關核問題的非正式「君子協定」,另一方面則在落力促成沙特和以色列正式建交。

美國伊朗「君子協定」

6月14日,《紐約時報》引述以色列、伊朗和美國三方官員的消息報道,指美國正在與伊朗進行談判,希望達成一個非正式、不成文的「政治停火」協議,以作為兩國未能重返「伊朗核協議」之際的折衷方案。

自從2018年美國前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單方面退出核協議,對伊朗實施「極限制裁」之後,伊朗就逐步違反核協議,加大濃縮鈾的提煉規模和提煉純度。根據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5月公布的報告,伊朗已經累積了114公斤純度達至60%的濃縮鈾,到了沒有任何民用用途的程度,如果提煉到90%將足夠製造兩枚核彈。而2月時,國際原子能機構亦在伊朗核設施找到純度達至83.7%的樣本。如今,伊朗如果真的要製造核武的話,幾天內就可以完事。

伊朗最高精神領袖哈梅內伊(Ali Khamenei)年高84歲,人們擔心其權力交接過程會出現不穩。(Reuters)

伊朗的死對頭、區內唯一核武國家以色列,早已警告過可能會先發制人,阻止伊朗製造出核武。但無論是以色列,還是美國,以武力打擊伊朗最多只會稍微押後伊朗製造核武的時程,並不會改變其最終變成核武國家的走向(如果伊朗決意要這樣做的話)。因此,唯一出路就只有「談」。

然而,在2025年特朗普回朝的陰霾之下,拜登當局並不能對伊朗作出不會再次退出核協議的保證。同時,美國國會有權審議任何新的伊朗核協議,在國會反對之下,拜登也難以用取消對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IRGC)的「外國恐怖組織」定義等方式,去重談一個協議。

因此,美、伊此刻能商談的就只有講一個「信」字的「君子協定」。根據《紐約時報》的報道,伊朗將同意把濃縮鈾的提煉限制在60%純度(這已遠高於核協議的3.67%)、停止攻擊敘利亞和伊拉克的美國目標、擴大與國際原子能機構的合作、不向俄羅斯出售彈道導彈;而美國則承諾不會再收緊制裁、不會查封伊朗油輪、不會在聯合國和國際原子能機構層面就核問題推動懲罰伊朗的決議。

圖為美國前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2023年6月13日在貝德明斯特(Bedminster)高爾夫俱樂部發表講話。特朗普的潛在勝選是美國外交政策延續性的一大不確定因素。(Reuters)

同時,美國也可能會解封被凍結的伊朗海外資金,例如在韓國的70億美元;而伊朗則會釋放在囚的美國人。(6月初,美國已向伊拉克償還伊朗的一筆27.6億美元能源債務開出了制裁豁免。)

如果美、伊真的能達成這份「君子協定」的話,由於政治敏惑性的考慮,雙方大概都不會公布達成任何協議。但如果我們在新聞上看到伊朗將在囚美國人送回美國,又或者在國際原子能機構的報告中看到伊朗再無加大濃縮鈾提煉,我們大概就可推測雙方已達成了「君子協定」。

以色列、沙特歷史性建交可期?

另一邊廂,同樣根據《紐約時報》從美方官員得來的消息,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6月上旬訪問沙特與王儲穆罕默德見面之後,特地致電了內塔尼亞胡,向他轉達穆罕默德對於沙、以建交的條件。而在5月,白宮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Jake Sullivan)已曾為此訪問過沙特;布林肯離開沙特不久,國家安全委員會中東、北非協調員麥格克(Brett McGurk)也低調地到了沙特繼續磋商。

根據多方報道,沙特對美國和以色列都分別開出了條件。對於美國,沙特要求美國同意沙特發展民用核技術(按:這卻有可能逐漸轉為核武發展)、向沙特提供美國正與阿聯酋商談的同等安全保證,並讓沙特可以像北約成員或非北約主要盟友一般購買高層級的美國軍備。

6月7日,布林肯與沙特王儲穆罕默德舉行會談。(Reuters)

對於以色列,穆罕默德則在5月兩次與內塔尼亞胡通電,主要是要求後者在巴勒斯坦問題上作出一些讓步,包括強化巴勒斯坦自治政府在西岸的安保能力,減弱以色列國防軍的角色,並讓巴勒斯坦當局安全部隊負責管理聖殿山上經常在節日發生衝突的阿克薩清真寺(Al-Aqsa Mosque)等等。雖然此等讓步離2002年阿拉伯和平倡議以巴勒斯坦獨立建國作為跟以色列建交的前提距離非常遠,但這至少可讓穆罕默德向阿拉伯世界普遍同情巴勒斯坦人的民眾有個交代。

樂觀的觀察者本來預期本年的伊斯蘭麥加朝聖(Hajj,本年為6月26日至7月1日)期間,以、沙雙方會開放直航以顯示出兩國關係正常化的動力。不過,直航最終卻沒有成事。以色列方面稱以、沙之間的協議要以美、沙之間的協議前提,認為在美國來年3月進入大選期之前還有促成兩國建交的「機會之窗」。

美國對於伊朗和以、沙兩國的雙線外交可算是相輔相成。如果內塔尼亞胡能從美國手上得到以、沙建交的歷史性政績,他就可能在美、伊談判之中減少施加壓力。而在此刻以巴關係愈發緊張,甚至到了美國不得不開口批評以色列過火的時候,利用以、沙建交利誘以色列減輕對巴勒斯坦人的壓制,也可以暫時避免一場讓美國不能不插手的潛在衝突。

同時,如果拜登能夠透過與伊朗的「君子協定」緩減區內衝突,又促成以、沙建交的歷史性成就的話,他也可以向全世界證明美國依然是中東局勢的主導者,其地位並沒有因為中國介入區內事務而被削弱。

當然,如果在拜登這兩手外交操作都未見成果之際,中國能推動以巴問題往和解方向發展,全世界繼沙、伊復交之後也將再次見證到中國擴展全球影響力的正面作用。

如果我們像以色列的媒體一般用中美競爭的角度去解讀今天中東外交走勢的話,這大概算得上是一個難能可貴的中美良性競爭事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