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爭|戰場上技不如人 烏克蘭「不對稱作戰」爭取戰略勝利?

撰文:葉德豪
出版:更新:

踏入7月底、8月初,烏克蘭反攻跟過去近兩個月相比似乎進入了一個截然不同的階段。此前,烏克蘭的作戰有着跟俄羅斯打一場傳統戰爭的意味,烏軍要的是衝破俄羅斯在前線佈下的嚴密防禦工事,使用西方武器打出北約的聯合兵種作戰,以地面推進奪回被佔領土為目標。

但近日烏克蘭攻勢的新聞頭條卻已不在前線的緩緩推進上面,反而是針對俄控地區甚至是俄羅斯本土關鍵目標的零星攻擊。

7月29日,烏克蘭攻擊了連接克里米亞和俄控赫爾松州(Kherson)的瓊哈爾大橋(Chonhar Bridge)。

7月30日和8月1日,離克里姆林宮只得8公里的莫斯科商業區同一橦大廈兩度受到疑似來自烏克蘭的無人機襲擊。

烏克蘭局勢:2023年7月30日俄羅斯莫斯科發生烏克蘭無人機襲擊事件後,莫斯科市一棟辦公樓外牆受損,有途人嘗試走近觀看。(Reuters)

8月3日晚至4日,俄羅斯位處黑海的石油輸出第一大港口新羅西斯克(Port of Novorossiysk)有登陸艦被無人艇擊中,傾側大約30至40度,要被拖行,是為去年4月烏軍擊沉莫斯科號(Moskva)以來被損毀的最大俄國軍艦。

8月4日,烏軍無人艇再在克里米亞大橋以大約30公里水域擊中一艘俄羅斯運油輪「Sig號」。俄方稱輪船沒有漏油風險。有俄羅斯軍事博客分析指烏軍故意攻擊Sig號船尾,一方面減低漏油風險,另一方面對最昂貴和最難維修的設備造成最大創傷。

[以下:烏克蘭無人船隻攻擊俄羅斯運油輪「Sig」的船上片段]

同一天,跟俄羅斯對駛向烏克蘭海口的黑海船隻的警告一般,烏方列出了6個在俄羅斯領土上的黑海港口——包括新羅西斯克和索契(Sochi)——警告附近船隻可能會面對「軍事威脅」。雖然烏克蘭並無海軍(最後一艘軍艦在戰爭初期為免落入俄軍手中已被自行沉沒),但其無人艇明顯已能對正式海軍和其他海上目標構成威脅(早前克里米亞大橋受襲也是無人艇所為)。

被烏克蘭點名的六個俄羅斯黑海港口。(ISW)

8月6日,連接克里米亞和赫爾松州東南部的瓊哈爾大橋和赫尼切斯克大橋(Henichesk bridge)一同受到導彈襲擊,經亞速海北部「陸橋」從俄羅斯通往克里米亞的陸上交通要繞行西線,經位於佩雷科普地峽(Isthmus of Perekop)的M-17公路進入克里米亞——這條寬約5至7公里的地帶已是至今還未被破壞、由俄羅斯直進克里米亞的陸上通道。

以上種種攻擊,似乎顯示出烏克蘭當局已知道自己在傳統戰爭中技不如人,難以以陸上推進為爭取戰勝的主要手段,因而要採取「B計劃」。

經過過去兩個月的陸上反攻之後,烏克蘭的劣勢頗為明顯。一是西方坦克等裝備未能讓烏軍有效衝破俄軍防線,反而是沒有以此等西方裝備為主力的巴赫穆特(Bakhmut)烏軍較具進展。二是烏克蘭僅僅受過西方數月訓練而沒有太多戰場經驗的新兵並沒有能力作出較具規模的聯合兵種作戰,只能以小隊方式推進(很多時候是徒步)。三是烏克蘭在無人機方面的優勢已然失去,俄羅斯的電子戰干擾對烏軍原有的作戰方式造成重大打擊。

克里米亞的對外陸上交通線路圖。(ISW)

如今離烏克蘭的秋冬季節剩下時間不多,如此打下去很可能不會打得出任何明顯的戰果。於是,烏克蘭就只有重新回到「不對稱作戰」的基本步。

自去年2月24日俄羅斯進軍烏克蘭以來,烏軍最為人稱頌的正是他們以弱勝強的「不對稱作戰」,例如其利用出奇不意的戰術阻擋俄軍裝甲車向基輔推進,造成數十公里車龍,又例如其利用民用無人機加上3D打印設備作投擲炸彈之用等。

今天重回「不對稱作戰」,烏克蘭至少有五個目標。首先是要透過遠程攻擊達成圍堵克里米亞的戰略目標。這個目標是烏克蘭從扎波羅熱州(Zaporizhzhia)往南陸上推進的主因。然而,在陸上推進無果之後,遠程攻擊就變成次佳選項。

其次是要消耗俄羅斯黑海艦隊的戰力,減弱其對烏克蘭近岸,以至從烏克蘭運糧船隻的潛在威脅,同時削減其維護對克里米亞海上補給的能力——最後這一點也同時支援烏克蘭圍堵克里米亞的目標。

[以下:被烏克蘭無人艇擊中的俄羅斯登陸艦Olenegorsky Gornyak被拖行的照片]

第三是要藉攻擊俄羅斯石油出口命脈,來警告俄方不要再攻擊烏克蘭的糧食出口基建,否則大家將會兩敗俱傷。

第四是要打一種心理戰,向俄羅斯人民說明普京的對烏「特別軍事行動」己使俄羅斯變得不安全,在來年俄羅斯總統選舉之前的時節,試圖製造俄羅斯內部的政治不穩。

第五則是要在上述幾個目標都在向前推進之際,分散俄軍的注意力,企圖在陸上前線尋找可以迅速反攻的潛在弱點。

這一種新戰術,當然有其風險。例如烏克蘭對俄羅斯運油輪的攻擊將推高油價,很可能會引起正要面對連任選舉的美國拜登(Joe Biden)當局反對;又例如如果烏克蘭過度攻擊俄羅斯民用目標,這也許會引發俄羅斯的愛國主義反彈,變相增加了對普京「特別軍事行動」的支持。

不過,對於在可見的將來都必需仰賴西方支持的烏克蘭而言,長久的戰爭意味着不在自己可控範圍之內的風險。要加速在對自己有利的形勢下結束戰爭,冒起自己製造出來的風險,也許是一個難以避免的抉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