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20峰會|印度改國名「巴拉特」?激進化為選舉卻留隱患

撰文:聯合早報
出版:更新:

莫迪政府急於推動更改國名講到底是自卑心態和民族主義作祟,但背後則是一個更為激進化的意識形態展現。

印度總統府向二十國集團(G20)峰會與會國代表發出的9月9日晚宴邀請函上寫着「巴拉特總統」,而不是通常的「印度總統」。印度要更改國名的說法已經在媒體傳得沸沸揚揚,一張印度教徒心目中包括巴基斯坦、孟加拉、緬甸以至中國西藏的大「巴拉特」或「婆羅多」地圖,更是激起外國強烈反響。其實所謂國家更名,主要是莫迪政府的選舉考量。

巴拉特(Bharat)是梵語詞彙,字面意思是「承載/攜帶」,實際意為「尋找光明/知識的人」。印度在歷史上被稱為巴拉特,意思正是「尋找光明/知識者」。據《印度快報》報道,Bharat、Bharata或Bharatvarsha詞根,可追溯到古印度文獻往世書和史詩《摩訶婆羅多》,往世書將Bharata描述為「南方海洋和北方雪域」之間的土地,而印度(India)這個稱謂要到英國殖民時期才確立起來,歷史相對短得多。

其實被視為印度人民黨母體的激進的國民志願服務團,早就想從民粹主義角度更改現今帶有殖民主義色彩的國名了,莫迪政府可能會在定於9月18日至22日舉行的議會特別會議上,提出一項把India國名更改為Bharat的決議,這實際是出於明年全國大選的考慮。

就在上個月,印度26個反對黨領導人組成聯盟,準備在明年大選中挑戰總理莫迪的印度人民黨。在班加羅爾舉行的26個反對黨會議上,國大黨和包括薩克雷(Uddhav Thackeray)領導的濕婆軍黨(UBT)在內的各黨,一致通過一項提議,將他們的聯盟命名為INDIA,這是「印度國家發展包容性聯盟」的首字母縮寫。

執政黨印度人民黨是不太看得起這個聯盟的,但是反對黨聯盟的組建,促使莫迪政府開始推動國家改名,主要目的是在選舉政治鬥爭中爭取大義名分,在明年大選激發選民民族主義情緒上先聲奪人。

印度新德里,G20 峰會主會場「Bharat Mandapam」旁放置了巨型的印度教舞神濕婆神(Nataraja)雕像。(Reuters)

印人黨在政策議案、執政等方面非常強勢,激起印度反對黨的同仇敵愾,但印人黨實際未必像媒體宣傳上有那麼強大的領先優勢。國大黨領袖拉胡爾甘地(Rahul Gandhi)在全國的政治巡遊,極大地改變了印度人對他曾經有的「幼稚」「不成熟」等看法,提升了自身人氣,其他反對黨在北印度印人黨核心區也咄咄逼人,形成分化印人黨選票的有效力量。印人黨不能絕對保證明年大選選票過半,一個以「印度」為名號的反對黨聯盟組成的聯合政府,未必沒有可能,這是莫迪政府急於推動更改國名的主要原因。

講到底,這是自卑心態和民族主義作祟,但在這背後則是一個更為激進化的意識形態展現。

14億人口的印度有大約11億印度教徒,這是印度人民黨心目中的基本盤,但是還有3億非印度教徒(包括2億穆斯林)。在國民志願服務團和莫迪這類印度教民族主義者眼中,印度是屬於印度教的印度,而不是其他什麼宗教的印度,消滅其他信仰對印度的玷污,還印度一片純淨,始終是莫迪及其印度人民黨在走的方向。

但是歷史已經證明,民族主義是一把雙刃劍,依靠印度教民族主義起家的莫迪,固然可以增加其支持度和統治力,但民族主義「煽動容易平息難」,一旦瀰漫起來,就會快速蔓延和激進化,由民族主義變成民粹主義,由印度教民族主義者,變成印度教至上主義者,不斷壓迫和「消滅」近3億其他信仰人口,無疑是在給未來印度的分裂和外部干預,埋下一個又一個火種,最終損害印度的形象、統一和強國之夢。

本文獲聯合早報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