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極右成最大黨 澤連斯基的惡夢又有新情節

撰文:葉德豪
出版:更新:

在11月22日的荷蘭大選當中,由反穆斯林、脫歐派60歲政壇老將維爾德斯(Geert Wilders,又譯懷爾德斯)領導的極右自由黨(PVV)奪得國會二院150席中的37席,得票近24%,打破過去極右政黨得票都在兩成以下的記錄。長期被排除在政治邊緣的維爾德斯明顯有領導執政聯盟成為首相之志,表明願意將禁止清真寺、伊斯蘭學校和可蘭經的主張「先放在冰箱」,荷蘭「還有更重要的優先事務」,聲言其政策將會遵守「法律和憲法」,希望爭取到其他政黨的接納。

難以逃避的極右

荷蘭是歐洲政黨分裂最嚴重的國家之一。這次選舉後,在國會有席位的政黨就多達15個。維爾德斯雖然領導最大黨,但也不一定能組成政府,更不一定能夠成為首相。

選舉後的第二大黨是綠黨工黨聯盟(GroenLinks–PvdA),由辭掉歐盟氣候委員要職回國參政的蒂默曼斯(Frans Timmermans)領導,得25席。第三大黨是曾經由現任首相呂特(Mark Rutte)領導的自由民主人民黨(VVD),如今由土耳其裔的司法部長耶希爾格茲(Dilan Yeşilgöz-Zegerius)領導,得24席。第四大黨則是由反官僚主義議員奧姆齊赫特(Pieter Omtzigt)成立才三個月的新社會契約黨(NSC),得20席。

土耳其裔的司法部長耶希爾格茲,在呂特決定不再競逐連任之後,取得了自由民主人民黨的領袖地位。(Reuters)

從牌面上來看,維爾德斯最有可能同人民黨以及契約黨組成政府,三黨加起來已經有81席,超過國會半數。維爾德斯本人本來就是出自人民黨,1998年已經加入國會的他更是荷蘭國會中資歷最高的議員,連極罕見連續執政13年的現任首相呂特論輩份也是他的徒弟。此刻的人民黨領袖耶希爾格茲雖屬難民家庭背景,但在收緊移民管制、較嚴格管控有極端意見的伊斯蘭領袖等議題上與維爾德斯有共通之處。耶希爾格茲也一直不排除與維爾德斯合作,只提出過反對後者擔任首相。

契約黨的奧姆齊赫特偏向右翼,也有一定程度的疑歐思想。他在投票日前曾稱不會同極右自由黨合作,但到投票結果出來之後,他就沒有再提拒絕合作的主張。

而綠黨工黨聯盟立場左翼,與維爾德斯格格不入,當然不會與其合作。

同時,雖然綠黨工黨聯盟加上人民黨同契約黨,然後再補上一兩個小政黨,理論上可以取得國會多數,繼續維持將極右排除在外的政治傳統,不過,他們主張大相逕庭,政治上合作可能性甚低。事實上,歐盟層面的綠黨已公開表明,如果人民黨敢同維爾德斯合作,將會把人民黨踢出歐盟議會的自由派黨團ALDE。

由此看來,即使維爾德斯最終當不成首相,自由黨也將會是未來荷蘭政府的一部份。

荷蘭首相呂特,執政13年來多次爆出醜聞,卻一直未有人能把他從首相位子上拉下馬,只是到了本年夏天因收緊移民政策爭議決定提前大選,不再角逐相位。(Reuters)

又一噩耗

荷蘭的政治新局勢,對於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絕對是另一個噩耗。

相對於意大利極右兄弟黨總理梅洛尼(Giorgia Meloni),又或者是法國極右「國民集會」(RN)領袖馬林勒龐(Marine Le Pen),維爾德斯是至今也未有公開放棄「脫歐」主張的極右政客,推行「荷蘭脫歐公投」依然是其主張。如果維爾德斯能以首相掌權,又或者加入新的荷蘭政府,「脫歐公投」大概還是只能停留在主張的層面,但在歐盟層面攔阻進一步的整合改革以至歐盟擴張,卻在預期之內,烏克蘭本年啟動入歐談判,以至未來的談判過程,將會遇上新一重障礙。

同時,呂特政府在俄烏戰爭上一直站在堅定支持烏克蘭的前線,其援烏撥款佔其GDP的1.1%,排名全歐第八,次於波蘭,先於芬蘭,而且,在F-16輸烏克蘭的聯盟計劃中,荷蘭也扮演了領導角色,烏克蘭最終真正能獲得的F-16很可能有一大批都會來自荷蘭。

在勝選後,維爾德斯與自由黨的議員們見面。(Reuters)

然而,相較於呂特的全力援烏,維爾德斯跟其他歐盟極右政客一樣,有着親俄取態,在俄烏戰爭前幾年曾高調到訪莫斯科,聲言反對歐洲的「恐俄症」。他在俄烏戰爭之後雖然已經大大降低其親俄調子,但表明他以「荷蘭為先」,反對將荷蘭國防所需的軍備和經費用來支援烏克蘭。

如果維爾德斯在烏克蘭得到F-16戰機之前就上台,澤連斯基的F-16渴望恐怕將會落空收場。

在俄烏戰爭進入第二個冬天之際,澤連斯基的惡夢情節變得愈來愈複雜。首先是戰場形勢。6月起的夏季攻勢未能夠衝破俄軍嚴密防線,如今前線停滯,美國海軍分析中心(CNA)俄羅斯研究計劃總監Michael Kofman近日便稱俄烏前線的軍人只在爭取一道又一道的林木線(按:有樹木遮掩無人機天眼,因而可作防線),一堆堆的樹木都開始有了各自的專名,以方便溝通。

正如烏軍總司令扎盧日內(Valery Zaluzhny)所言,前線的俄烏雙方都透過無人機等現代科技看清了對方的行蹤,再加上精準武器的打擊,根本難以集結軍隊推進,烏克蘭推進不了,俄羅斯也推進不了。然而,在陣地消耗戰之中,長遠的優勢在俄羅斯手上。例如俄軍近月曾大舉進攻頓涅茨克城外的阿夫季夫卡(Avdiivka),卻失敗而回,但這戰果無阻他們花費更多人力去緩慢推進。

〔以下是烏軍前線作戰的實況片段〕

俄方在人口方面自然佔優,而Kofman的分析亦表明,俄方在彈藥生產,甚至是「第一人視覺」(FPV)的無人機生產上都將會佔得優勢。

烏軍最近唯一的進展就是在第聶伯河西岸建立起橋頭堡,但軍事分析曾遍認為這種越河攻勢只是澤連斯基為了向西方表明烏軍仍有戰果的表演,對實際戰事影響不大,特別是在此刻冬季將臨的時節。

在烏克蘭國內,雖然澤連斯基已經決定不會如期在明年舉行總統選舉,但其政敵為了未來選舉的宣傳已明顯增加。被認為有可能挑戰澤連斯基的扎盧日內,也透過「僵局論」明顯擺出了與總統府「勝利必歸烏克蘭」的不同立場,並因此引來澤連斯基的公開反駁。澤連斯基其後更先後炒掉了特別行動部隊和醫療部隊的指揮官,聲言要作出迅速的軍事行動轉變。雖然扎盧日內從無表示參政之意,但澤連斯基與扎盧日內的政治對立已為烏克蘭戰事蒙上陰影。

有西方記者亦引述澤連斯基助手的說法,稱大家都知道烏克蘭並沒有在贏,但澤連斯基卻依然深信勝利可期。可見,烏克蘭內部對於戰爭應否如今天般持續下去已生出一定程度的疑問。

2023年11月20日,美國防長奧斯汀(Lloyd Austin)突然訪問基輔,向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iy)強調美國支持立場。(Reuters)

在烏克蘭之外,逆風更是一浪接一浪。反對援烏的特朗普還未上台,共和黨控制的美國眾議院已經足夠攔阻了拜登的新一輪援烏撥款。在以巴衝突爆發之後,(本身是猶太裔的)澤連斯基的「全面挺以」立場,也使烏克蘭當局過去一年拉攏全球南方和穆斯林國家的努力「前功盡廢」(按:不少分析原本認為本年9月上任的新烏克蘭國防部長的穆斯林身份將有助此事)。

歐洲的支持,則一直是烏克蘭外部形勢的一個亮點。歐洲整體的對烏援助承諾金額如今已超過美國,而德國也有意在來年倍增其對烏克蘭的軍援,並同法國一起領導一個由20個國家組成的防空同盟,以加強烏克蘭的防空能力。德國國防部長皮斯托里烏斯(Boris Pistorius)在21日的援烏會議上就宣布了13億歐元的新增軍援,捉襟見肘的美國同場則只宣布了1億美元的新增軍援。

荷蘭的新政局,也許不會阻礙像德國這樣持續支持烏克蘭的政策,但維爾德斯反對援烏的立場,在戰場僵局和美援中止的重壓之下,最終就有可能變成壓垮烏克蘭的「最後一根稻草」。

澤連斯基的希望,也許只能放在荷蘭漫長的聯盟政府談判過程之上。上次2021年大選之後,聯盟政府談判就談了271天,這次極右首次加入政府,所需時間可能更長。而期間繼續主政的則還是呂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