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沙戰爭|內塔尼亞胡定義何謂「消滅哈馬斯」 是策略性退卻?

撰文:葉德豪
出版:更新:

由哈馬斯越境襲擊引爆的加沙戰爭已經持續近四個月,以色列政府一直以「消滅哈馬斯」為戰爭目標,卻一直沒有說明這個目標包括什麼具體條件(畢竟加沙整個管治機構也是哈馬斯)。到了2月4日,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Benjamin Netanyahu)才為此提出了一個較為具體的說法。

內塔尼亞胡2月4日的發言,一方面是要重申他不會不惜任何代價去同哈馬斯達成人質協議,另一方面則是要為其極右國家安全部長本格維爾(Itamar Ben-Gvir)日前在《華爾街日報》專訪中批評拜登、稱特朗普比拜登好的言論「補鑊」。但當他再次提到「消滅哈馬斯」是其核心目標之時,卻首次較為清晰地定義了何謂「消滅哈馬斯」。

他提出三個條件:其一,是哈馬斯陸軍營的崩潰,他聲言以軍到今天已經擊敗了哈馬斯一共24個營中的17個,剩下的都在南加沙和(與埃及接壤的)拉法(Rafah);其二,是以軍的清掃行動,用以阻止哈馬斯重組;其三,是哈馬斯地道的摧毀。

在本格維爾批評拜登只顧向哈馬斯輸送人道援助和燃料之後,內塔尼亞胡2月4日對拜登開戰以來的支持表明深刻感謝,同時承認以美兩國立場並非完全一致。(Reuters)

這三個「消滅哈馬斯」的條件,有不少值得留意的地方。

為哈馬斯領袖留活路?

首先,根據這個新定義,殺死加沙哈馬斯領袖辛瓦爾(Yahya Sinwar)、哈馬斯軍事領袖戴夫(Mohammed Deif)等人已經不是以色列國防軍必須在加沙達成的目標。這符合「圍城必闕」的兵法,就是圍困敵人之時必須留下活路,以免對方拚死抵抗。

這明顯也是以色列方面為了降低戰果預期的說法。《華爾街日報》日前報道指辛瓦爾願意簡單接受以色列六周停火換取人質釋放的條件,而不像哈馬斯政治局主席哈尼亞(Ismail Haniyeh)般要求推動長久停火作為附帶條件。由於辛瓦爾屬於哈馬斯的強硬派,其盤算很可能是在暫時休戰重整旗鼓之後,加沙的哈馬斯將有能力抵禦以色列的清掃行動。

哈馬斯領導人辛瓦爾。(Getty)

同時,在停火談判之間,讓辛瓦爾流放在加沙之外是潛在停火條件之一。內塔尼亞胡的新定義,也明白不過地為此留下空間。

「擊敗」哈馬斯的低門檻

其次,所謂哈馬斯陸軍營的崩潰,其實是一個標準甚低的條件。根據以色列方面的說法,哈馬斯大約3萬名武裝人員中已經有1萬被殺。通常一隊軍隊如果折損三成人數左右,將會被視為失去有效作戰的能力,這大概就是以方自稱己經擊敗哈馬斯24個營中的17個所用的標準。

然而,哈馬斯並非正規軍隊,拼湊成軍的士兵們可以一人擔當多種軍事角色,而從其今天依然有能力向以色列發射火箭,並在北加沙以軍已撤出的地方開始重新部署的事實來看,所謂的「擊敗」只是以色列的主觀願望。

以色列的軍事行動開始轉向過百萬加沙人的最後「避難所」拉法。不過,如今加沙北部、中部、南部大城汗尤尼斯的交戰也依然以不同方式持續,「已經打過拉法」可能是為短期內達成停火協議的下台階一部份。(Reuters)

內塔尼亞胡的這種提法,卻是為不完全擊殺所有或絕大部份哈馬斯武裝人員留下空間。只要以軍對哈馬斯的打擊能符合「擊敗哈馬斯陸軍營」的低門檻,內塔尼亞胡就有開始聲稱勝利或戰爭目標快要達到的藉口。

至於以清掃行動阻止哈馬斯重組,以及摧毀地道的餘下兩個條件,在加沙暫時或長期停火的框架下,幾乎都是內塔尼亞胡可以輕易宣稱達成或幾近達成的戰爭目標。首先,在停火協議之後,哈馬斯將不會主動向以色列目標發動攻擊,以方將沒有證據說明哈馬斯已經重組起來。

其次,所謂的摧毀地道其實不是單指將地道炸毀(否則整個加沙地面上的建築大概都得倒塌),而是包括各種使地道不能被正常使用的方式,例如灌入海水、用混礙土封住入口,又或者用海綿炸彈(sponge bomb)暫時封鎖地道一處等。由於沒有人真的知道哈馬斯地道的整體面貌,只要哈馬斯停止利用地道突襲,以軍在停火之下也不再搜索地道,也就沒有人能證明以色列尚未大體上「摧毀」哈馬斯的地道網。

1月28日,以色列國家安全部長本格維爾(Itamar Ben-Gvir)出席呼籲驅趕加沙巴勒斯坦人、重新佔領加沙的極右會議。(Reuters)

準備接受停火?

內塔尼亞胡對於「消滅哈馬斯」的定義,是他政治自保行動的一環。

目前,以色列正被一種「魚與熊掌不可兼得」的論述籠罩,愈來愈多人認為以色列只能在消滅哈馬斯和拯救人質之間二擇其一,不能兩者兼得——要消滅哈馬斯,就不能協議停火換人質讓哈馬斯有喘息的機會;要拯救人質就只得協議停火,讓如今已極其困難的消滅哈馬斯任務變得近乎不可能。

在七成民意認為內塔尼亞胡應當下台的背景之下,他唯一能政治自救的手法,就是要「魚與熊掌兼得」,一方面以「消滅哈馬斯」功成或接近功成來堵住多次要脅解散政府的極右翼(包括上文提及的本格維爾)之口,另一方面則以停火協議換回人質來平息國內持續不斷的示威,並消除他同總理民調支持度最高的戰時內閣成員甘茨(Benny Gantz)之間的最大分歧。

2月1日,拜登到密歇根州出席活動,遇上支持巴勒斯坦人的示威。(Reuters)

而且,加沙停火也能暫時修補內塔尼亞胡和拜登之間的幾近破裂的關係——最近一項YouGov民調顯示高調五成2020年的拜登選民認為以色列正在對巴勒斯坦平民進行種族屠殺;有美國媒體亦稱拜登私下指責內塔尼亞胡是個「bad fucking guy」(按:中文大概可譯為「他媽的混蛋」;白宮否認此說)。

雖然內塔尼亞胡同本格維爾一樣希望可以等到特朗普上台,但他們不能不接受的事實是,在拜登至少還有11個月的白宮權力,要以目前形式持續加沙戰爭那麼長的時間,近乎不可能。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2月4日啟程前往中東,訪問以色列、埃及、卡塔爾、沙特和西岸,是為其戰後第五次到訪。(Reuters)

此時,用更為明確的方式去把「消滅哈馬斯」定義成一個讓以色列能更容易宣稱成功的目標,可能就是內塔尼亞胡最新的政治自保方案,同時也是一種務實的策略性退卻,切合美方正積極推動的停火協議。不過,這個定義會否獲得以色列極右接受則是另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