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爭2周年|輿論戰中為何西方失算於俄羅斯?

撰文:陸一
出版:更新:

在西方的「零和博弈」思維下,俄烏衝突實際上就是美國和俄羅斯兩股力量陣營的對決。以美國為首的一些國家一直試圖通過武器輸送/攔截、技術支持/圍剿、經濟援助/制裁等手段左右軍事局勢,但迄今為止,烏克蘭的反攻顯然不盡如人意。與此同時,輿論傳播一直被視作一切爭端的「第二戰場」。西方嘗試通過掌舵話語主導權,打擊克里姆林宮在俄烏衝突中的敘事宣傳,然而,一切卻事與願違。

轉輿論風向 普京「聰明」的抓住了關鍵變化

俄羅斯總統普京在初期澄清特別軍事行動決策的緣由時,他的核心論述是對烏克蘭進行「去納粹化」。在當地時間2022年2月24日的俄羅斯聯邦總統講話中,普京不僅在提及歷史上的克里米亞戰爭時,將二戰時期的「烏克蘭極右民族主義者」與「希特勒/納粹分子」並列稱為「同夥」,而且將俄羅斯聯邦議會批准2022年特別軍事行動的決定解釋為「使烏克蘭非軍事化和去納粹化」。普京政府的話術是得到俄羅斯國內所接受的。

然而,在國際社會,輿論氛圍是另一回事。衝突爆發後的第三天,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宣佈在歐盟全境禁止今日俄羅斯(RT)和俄羅斯衛星通訊社(Sputnik)及其下屬機構。隨後,RT電視台美國分台(RT America)也在開播10餘年後停播,並解僱了相關駐美工作人員。這就在很大程度上為西方站在俄羅斯對立面的一套敘事清除了阻礙。西方媒體紛紛調用所謂的「普京主義」這一概念,並指認這才是現代的「新納粹主義」。

圖為2024年2月6日,美國霍士新聞前主播卡爾森訪問俄羅斯總統普京,成為自俄烏戰爭爆發以來,首次有歐美記者採訪普京。(Reuters)

面對西方話語霸權的圍剿,俄羅斯政府很快調整了傳播策略:它將導致這場衝突爆發的矛頭指向美國霸權主義和西方殖民主義。克里姆林宮聰明的地方在於,當所攻擊的對象為烏克蘭時,國際社會上站在它的身後支持這一論調的人並不多。但當所攻擊的是美國時,俄羅斯的背後多了一群人,有了理解、共鳴甚至是認同。許多分析人士認可道,一些全球南方國家被這樣的話語敘事所吸引。不僅像巴西等國家拒絕在言論上表態譴責普京,而且以印度為例的國家不願與西方制裁為伍,繼續從俄羅斯進口石油甚至加大貿易力度。

事實上,與其說這些國家同樣對美國及其盟友感到不滿,更確切地說是它們也痛恨霸權主義與殖民主義,這恰恰是在「輿論戰」中俄羅斯獨有的背景優勢。正如歐洲對外關係委員會中東和北非項目主任達西(Julien Barnes-Dacey)和研究主管夏皮羅(Jeremy Shapiro)在《外交政策》雜誌發表的一篇文所述,由於如今「西方對其自身制定的規則充其量是依形勢而變」的事實愈發暴露無遺,全球南方國家早已厭倦西方了虛偽的「敘事之戰」。當今的亞非拉世界因美西方對它們「用之則取,不需則棄」的運作準則普遍不滿,這加劇了它們對後者的不信任。亞非拉國家部分國內公眾也在一定程度上願意接納俄羅斯的說法,將這場軍事衝突歸咎於西方。

圖為2024年2月20日,加沙南部拉法市,有巴勒斯坦人正排隊等待獲取食物。(Reuters)

特別是去年10月以哈衝突後,對俄羅斯的輿論策略來說也是一個轉折點。以哈衝突剛爆發時,美歐地區領導人幾乎第一時間通過社交媒體平台或官方新聞發布會表達了對以色列的支持。然而,隨着「以色列在加沙地帶的行動可能違揹人道主義和國際法」的聲音開始出現,以色列並沒有及時作出輿論調控。相反,還公開駁斥了白宮「關於以色列同意『人道主義暫停』的聲明」。當內塔尼亞胡明確為擊敗哈馬斯並奪回人質,以色列將「在必要時堅定地對抗全世界」時,他便將自己推向了「全世界」的對立面,這包括以色列的盟友國家。從他發表此番言論後不久,倫敦爆發了自衝突以來最大規模的遊行活動,有近30萬人參與其中表達對巴勒斯坦的支持。而後,對以色列的譴責和巴勒斯坦的聲援遊行活動在阿姆斯特丹、華沙、維也納、柏林、巴黎等歐洲多國首都城市蔓延開去。

帶頭與以色列斷交、召回大使的是玻利維亞、智利、哥倫比亞這些南美洲的國家,一紙訴訟告上國際法院的是南非。這恰恰就反映出來了這些國家在長期被美西方國家殖民壓迫造成本國長期政治經濟動盪,人民生活水平地下,出現了政治覺醒。他們開始用實際行動對美西方輿論說「不」。而普京最機敏之處在於,金磚國家舉辦有關中東局勢升級問題的特別線上峰會上,普京將講話的重點放在了對美國角色的定義上,指出「美國為了自身利益而試圖壟斷外交」,正是其「單邊主義破壞了促成中東和平的機會」。

以巴衝突:圖為2024年1月26日,法官在位於荷蘭海牙的聯合國國際法院(ICJ)就南非指控以色列在加沙地帶實施種族滅絕案作出臨時決定。(Reuters)

前線情況可能更糟?

隨着2023年6月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正式宣佈反攻的決定,西方媒體開始大肆宣傳烏克蘭的反攻「已經取得豐碩成果,逐漸收復失地」。值得注意的是,在這個階段,基本一邊倒的看見的是西方媒體的躍躍欲試。除了對軍事行動進程與結果的常規性報道,俄羅斯並未對反攻之事進行過多的定調。

在俄羅斯「沉默」了將近4個月後,西方的輿論最近開始搖搖欲墜。先是美國內部,尤其是共和黨,開始不再掩藏對於不願繼續援助烏克蘭的聲音。對此,美國親民主黨媒體,如《紐約時報》和《華盛頓郵報》,頻繁進行輿論對沖;《國會山報》等媒體也在不斷報道援烏法案進程的阻滯與僵局,這都間接讓烏克蘭在俄烏問題上的國際輿論立場開始向不利的一方傾斜。再是歐盟國家日趨放棄或無法兑現援烏承諾的新聞不斷流傳。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2月17日出席慕尼黑安全會議,呼籲國際社會不應再縱容俄羅斯。(Reuters)

最近西方的評論媒體平台開始湧現出更直白地表達有關烏克蘭局勢「已不可持續」的聲音。比如,《外交事務》近期發表了名為《重新定義烏克蘭的成功》的文章,不僅承認了美國和歐洲對烏克蘭軍事和經濟支持的政治意願出現疲軟狀態,而且直言烏克蘭的作戰目標(即讓俄羅斯軍隊從烏克蘭的國土撤離並「全面恢復包括克里米亞在內的領土完整」)在戰略上幾乎是難以實現的,呼籲烏軍從進攻轉為防守。英國報紙《經濟學人》也發表了《烏克蘭衝突可能陷入僵局》一文,從軍事儲備、冬季氣候條件、戰場士氣、部隊作戰質量、國際合作意願等方面挑明瞭2024年烏克蘭的困境。

一方面是由於西方用手段封鎖了俄羅斯的發聲,而另一方面,也要注意到,讓輿論不攻自破——這是俄羅斯的新策略。事實上,當西方媒體自身開始「洩氣」的時候,意味著前線戰事恐怕更加脆弱。從這個角度看,其實在輿論戰場,西方已經敗下陣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