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緊查冊滿月|地產界:專業投資者易造市 代理憂被搶截生意

撰文:蔡偉南
出版:更新:

公司註冊處及土地註冊處在今年11月1日起實施「實名查冊」,即要求查冊時須申報姓名及身份證號碼,措施實行至今滿一個月,有不時買賣舖位的投資者認為,收緊查冊有利「專業」投資者「渾水摸魚」,提供「造市」空間,惟同時市場透明度降低,不利一般市民掌握市場實況。另有前線物業代理則指,「實名查冊」後擔心部分交易過程被同行發現,遭搶截生意。

透明度下降 大業主容易「舞高弄低」

「實名查冊」措施實行一個月,盛滙商舖基金創辦人及行政總裁李根興表示,過往不少物業買賣成交也獲傳媒報道,發揮監察作用,防止各類「左手交右手」、「舞高弄低」等操控市場的情況。然而,查冊收緊後,他相信有利「專業」投資者「渾水摸魚」,提供「造市空間」。他舉例指,假如一個舖位投資者斥資5,000萬元買入4個舖位,再分契變成8個舖位,只要把其中一個舖位以高價1,000萬元轉售予相關人士,整批舖位的價值也隨之大幅上升,但外界不得而知。

李根興稱,收緊查冊令市場透明度降低,不利非專業投資者,「佢地睇唔透市場啲高價、蝕讓」。(羅國輝攝)

李根興又認為,新措施令市場透明度降低,絕對不利非專業投資者,「佢地睇唔透市場啲高價、蝕讓成交。」他補充,如過往曾有新盤開賣前夕,區內二手樓傳出高價成交,惟原來最終註冊的實際成交價是「低一截」,又如財團收購舊樓,慣以新開設的空殼公司進行收購,個別以超高價入市,惟在收緊查冊後,難以作監察及披露,該些異動成交或影響一般市民的看法、甚至左右其入市決定。

交易過程洩露 易被同行搶截生意

此外,個別地產代理擔心交易過程被追蹤。利嘉閣(工商舖)地產商舖、商業及投資部高級營業董事鄭得明表示,代理工作未算受太大影響,不過,由於目前需要以實名制進行查冊,相關代理的名字及身份會列印至註冊文件上,有前線代理擔心物業交易過程會被公司內部或其他同業得知,遭「托價」或被同行搶截生意。就此,公司有意一律改用主管名義進行查冊,減低交易風險。

中原地產亞太區副主席兼住宅部總裁陳永傑認為,集團前線員工處理二手住宅買賣時,運作正常,因地產代理處理物業買賣時,本身需按照地監局「開門七件事」進行查冊,確認業主身份,「但冇必要的查冊、涉及起底搜查形式的查冊就唔會做」,陳永傑指。

問及假若持有多個物業的專業投資者,委託該行放售其中一個物業,代理會否就該投資者的其他物業進行查冊,陳永傑指,只會就受委託的物業進行查冊,不會就放盤人持有的其他相關物業進行查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