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後物流公司主管拒移民 斥千萬上車 冀港人在既有框架生活更好

撰文:黃祐樺
出版:更新:

80後物流公司主管陳先生,三年前斥約1,046萬元買入日出康城一個三房單位,盼為家人建立一個安樂窩,惟漫長的樓花期內,先後經歷社運及疫情,曾一度擔心「飯碗不保」、樓價下跌變為負資產等,心情相當起伏,直至早前終成功收樓。

購三房為建立安樂窩 三代同堂

從事物流業管理層的陳先生,年薪近百萬,甫上車置業,他便選擇購買銀碼較大的三房單位,原來是為建立一個長遠的安樂窩。陳先生指,購買三房單位除了為自己結婚及生兒育女後,有更大的生活空間,亦考慮到家中兩老年紀漸大,日後或有需要同住以便照顧 ,故三房單位才足夠應付三代同堂,不會住得太擠逼。

陳先生三年前斥資1,046萬元買入一個760平方呎的三房單位,他形容是為了一步到位,免得日後有搬屋的煩惱。是次入市首期五成、涉額約520萬元,月供約1.8萬元。

陳先生認為,既然將來發生嘅事係難以估計,倒不如大家喺既有嘅框架下,思考吓點樣可以令自己生活變得更好。 (張浩維攝)

擔心父母移民外國 難適應新環境

面對近年不少港人賣樓移民,陳先生坦言,作為80後的一分子,明白大家為何有移民的打算,但自己會以家人作為首要考慮點。他透露,自己父母及兄弟姊妹在香港生活多年,早已有屬於自己的生活圈子,擔心若然帶同父母移民外國,老人家未必容易適應新環境。身為長子的陳先生,亦自覺有照顧原生家庭的責任,「無理由離佢哋而去」 ,「買樓其實都係想大家(家人)可以聚埋一齊。」

基於家庭責任及成長背景,經濟條件不俗的他,表示暫時未有積極考慮移民。他同時勉勵香港人,「既然將來發生嘅事係難以估計,倒不如大家喺既有嘅框架下,思考吓點樣可以令自己生活變得更好。」

成功儲錢心態要沉實 避免行冤枉路

作為一個80後可以五成首期、即500餘萬元上車,原來陳先生對於儲蓄有一套「佛系」方法。他指自己性格比較踏實,不喜歡股票市場的買賣投機。他笑言,自己最大的投資項目便是強積金供款。多年來,他的儲蓄習慣亦很簡單,便是扣除日常必要開支後,留起一部份薪金作為儲蓄。

他認為,如果投資有誤,等同行錯冤枉路,從而導致心態上變得更加急進,更易做錯決定,最後只會得不償失,離成功儲錢的目標更遠。故他認為成功儲錢,首要是心態上夠沉實,為自己訂立一個合適目標,千萬別心急或過於進取;其次是避免高風險的投資,減少行冤枉路。

從事物流的他亦慶幸其公司有提供泊車及燃油等優惠,加上其工作及居住地點屬於同一區,相關交通開支不大,一個月的汽車總支出大約3,000元,只佔月薪約4%。而他一直與父母同住,省卻租樓開支,亦是其加快成功儲下首期的一個主要因素。

曾一度擔心飯碗不保 變負資產

回看陳先生約三年前入市,正值社會運動,他沒有想到社運完結後又出現疫情,香港經濟環境轉差,他亦曾一度擔心自己「飯碗不保」。他透露,在簽約買樓後的兩年間,心情相當起伏,除擔心自己有機會失業外,亦是擔心其物業價值下跌,未入住已變為負資產。

陳先生指,雖然當日買樓的心態是打算自用,非投機炒賣,但若然樓價下跌10%,價值1,000萬元的單位便蒸發了100萬元,「對香港打工仔而言,要儲100萬元資金好唔簡單。」加上,是次買樓已一筆過取出大部分流動資金,萬一遇上突發事故,也陷於被動。經歷漫長的樓花期後,陳先生早前終於順利收樓,他直指心理壓力已減少,現時只期望經濟環境沒有大變動,期望可以盡快還清「樓債」。

01驗樓 ︰「買樓唔同買棵菜」。若沒有人從旁指導,業主們手執驗樓表,或因毫無經驗而感到迷茫、無從入手,甚至忽略單位的重要缺陷。若希望《香港01》為你驗樓,可簡單寫下自己的「上車」故事,並將個人聯絡方式電郵至:property@hk01.com我們會盡快與你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