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戲成癮患病率約為5% 國家衞健委發布診斷、預防、治療標準

撰文:葉琪
出版:更新:

世衞在今年5月將「遊戲成癮」(Gaming disorder,內地稱作遊戲障礙)列為精神疾病,中國國家衞生健康委近日亦發布由多個領域專家達成的共識,系統梳理遊戲成癮的定義、臨牀特徵、診斷、預防、治療等。

中國專家採納世衞對遊戲成癮的定義,即「一種持續或反復地使用電子或視頻(影像)遊戲的行為模式」,主要臨牀表現包括對遊戲行為的開始、頻率、時長、結束、場合等失去控制;遊戲優先於其他生活興趣和日常活動;儘管已經因遊戲產生了負面後果,但依然持續遊戲甚至加大遊戲強度。

中國專家採納世衞對遊戲成癮的定義,即「一種持續或反復地使用電子或視頻(影像)遊戲的行為模式」。(視覺中國)

文件又提到,綜合既往相關研究結果,遊戲成癮的患病率平均約為5%,當中以男性、兒童青少年人羣為主,亞洲國家患病率可能高於歐美國家。

對於遊戲成癮,專家一致認為其可以導致一系列身體問題、精神行為問題及社會功能損害。身體問題包括有睡眠不足、晝夜節律紊亂、營養不良、胃潰瘍、癲癇發作等,嚴重者可因久坐形成下肢靜脈栓塞,甚至引發肺栓塞而猝死;精神行為問題包括有易怒、焦慮、攻擊言行、抑鬱、負罪感等;社會功能損害包括拒絕上學和社交活動,家庭衝突增多,重要關係喪失,學業成就、職業績效受損等。

專家認為,研究顯示早期識別、診斷、幹預對遊戲障礙的預防治療至關重要,並要建立普遍性預防、針對性預防、早期發現及治療等措施的三級預防體系。其中治療措施方面,由於目前尚未有權威的治療指南,但根據近年不少相關研究或臨牀實踐,主要措施將包括有社會心理幹預、藥物治療、物理治療等。

國家衞健委發布專家共識,系統梳理遊戲成癮的定義、臨牀特徵、診斷、治療等。(視覺中國)

此外,專家建議應以修訂《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為契機,出台保護兒童青少年身心健康的相關法律法規;建立衞生健康、教育、工商、文化等多部門協作機制;以相關學術機構及團體為主體,完善遊戲障礙識別、評估、診斷體系;開展遊戲障礙流行病學調查;展開針對遊戲障礙的藥物、社會心理治療相關臨牀及相關防控政策研究,以及將包括遊戲成癮在內的所有成癮行為及其他社會適應不良行為作為一個整體對待。

(國家衞生健康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