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使館指在巴基斯坦娶妻須小心:禮金不超230元 扮信教可判7年

撰文:葉琪
出版:更新:

除了著名的「越南新娘」外,中國不少單身男子亦會到鄰國巴基斯坦尋覓真愛。官媒《人民日報》海外版在周六(14日)就刊出中國駐巴基斯坦大使館早前的提醒,強調國內任何婚姻中介均不得從事或變相從事涉外婚姻介紹業務。
此外,大使館亦提醒新郎當地一般送給新娘家人不超過5000盧比(約230元人民幣)的禮金,且巴基斯坦是信教國家,不要為娶親假裝入教或偽造文件,最高可被7年徒刑。

大使館指,今年以來,有不少中國男性經國內非法婚介機構介紹赴巴基斯坦娶妻,卻因不瞭解相關涉外婚姻法律和巴基斯坦當地法律法規及傳統習俗,發生「娶不了新娘,卻進了牢房」的悲劇。

根據有關規定,中國國內任何婚介均不得從事或變相從事涉外婚姻介紹業務,任何個人不得採取欺騙手段或以盈利為目的從事或變相從事涉外婚姻介紹活動。(資料圖片)

大使館共發出五項提醒,一是根據有關規定,國內任何婚介均不得從事或變相從事涉外婚姻介紹業務,任何個人不得採取欺騙手段或以盈利為目的從事或變相從事涉外婚姻介紹活動。若在國內遇到婚介介紹赴巴基斯坦娶親,「請保持警惕,捂緊錢包」。

二是巴基斯坦是信教國家,穆斯林和基督教女性一般只能與同宗教男性結婚。不要為娶親在巴基斯坦假裝入教,甚至偽造入教文件。根據巴基斯坦法律,以結婚登記為目的而偽造文件,最高可判7年徒刑。

三是要準確核實女方身份資料,因為巴基斯坦女性法定結婚年齡為18周歲,否則將會婚姻無效且要被判入獄1個月。

第四項是不要以為女方或其家庭接受金錢(禮金)就可以作為認可交往的證據,金錢、禮金通常會是當地法院判定拐賣人口的重要依據。另外,根據巴基斯坦習俗,新郎一般送給新娘家人不超過5000盧比(約230元人民幣)的禮物。

最後一項提醒是巴基斯坦的司法程序宂長,若涉嫌販賣人口被警方逮捕,即使最終獲無罪獲釋,也將耗費數月甚至數年時間,而且律師費用昂貴。

(人民日報海外版)